>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毛大庆:中国能否崛起的关键因素是创新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毛大庆

  导读:《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近日由汤森路透发布,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高居榜首,共占据40家,力压美国的35家。另外,法国10家入围,德国4家,瑞士3家,韩国3家,瑞典、加拿大、比利时、台湾、荷兰各1家,而中国大陆无一入围。创新是什么?它对中国崛起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呢?中国如何才能真正地崛起?“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环境下,要开展创新,仅凭伟大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全球的机构只有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具备商业洞察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从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Dave Brown的一席解读之中,或许能窥探一二。

  文/毛大庆 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1.放眼国际,创新的形势与浪潮已是大势所趋。

  创新通常被认为是以新思维、新描述和新发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简言之,它即是: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其直接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历史上来看,它也是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源源动力。最为显著的是,技术创新对人类文明、社会经济增长的巨大驱动。自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以机器生产、蒸汽机、铁路、电力、汽车、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一系列技术革命,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这些变革见证了创新对我们历史的重大推动作用。

  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在创新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2011年研发投入对比,美国占全球的29.6%、欧洲占24.6%、日本占11.2%,三者合计接近全球的2/3。同时,根据巴特尔公司与《研发杂志》的调查,发达国家在影响未来研发走向的十大关键性领域中,美国有8项位列第一,德国2项第一。从基础研究看,在2016 Times世界大学排名前50名中,美国26所,其它欧洲及发达国家19所,亚洲一共占5所,我国仅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入选。这也反映了当前的科技趋势和地区科技力量。

  再来看看我们的邻国,被我国部分媒体称为“失去的20年”的日本。就在我们唱衰日本的时候,他们正在为未来投资。虽然在二十多年前,日本经历了严重的地产泡沫,经济为之遭受巨大的损失。但其在全球电子消费领域表面上地位的衰退,掩盖不了它在创新方面的积极变化。例如:日立核电业务中的阳子线治疗技术,可在不伤害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有效杀死癌细胞。同时,日本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里,新技术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首先是医疗领域。索尼与奥林巴斯联合研发的医疗内窥镜,已悄然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0%-90%;2012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的山中伸弥,通过对4种特定的皮肤细胞基因的重组,制造出构成心脏和神经的iPS细胞。其次是创能、蓄能领域。三菱、松下等在大力研发氢燃料电池,为应对未来的石油供应不足做准备;三菱电机发明了一种新型可涂抹式电池,将这种新材料涂在任何物质上,该物质就可以发电,多余的电还可以并网输出。机器人更是日本在重点打造的新兴领域。智能交互式人型机器人,日本是全球领先的;安川电机发明的可穿戴式服务机器人,让平常人能轻易搬抬重物,或者帮助老人行动。日本企业研究专家陈言分析:日本仍有创新力。一是它已经完成资本积累;二是它有学术积累,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找全世界的高手来帮忙解决;三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

  2.放眼内地,中国的创新现状和能力确为短板。

  我国的创新不足一直是经济发展的掣肘,在《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发布后,更是让很多国人痛心疾首。种种批评无外乎指向体制的弊病或文化的缺陷。冷静的思考下来,中国的创新力不足,有一部分原因可能还是教育的不足,目前全球百强高校中,国内只有北大和清华两所,而前20强中没有中国高校。另一个原因也与中国的山寨文化有关,这有消费者的原因,也有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的因素。“山寨”对中国的创新有着极大的杀伤力,它使得企业只看重产品的形式,而忽视了质量和服务及长远的技术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创新确实不足,但这种不足不是中国所特有的。即使是如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等这些人均收入高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其创新力也是不足的。这样的创新不足显然不能简单的归因于体制或文化的问题。

  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还是那些发达的国家。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关键的问题不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创新能力的差距有多大,而是这个距离是否在缩小、追赶的速度有多快、创新的效率高不高。从最新的报告数据中,我们得以看到,目前中国的发明专利增长位列全球第一,创新水平超过了所有其它发展中国家。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专利申请数还很落后。另一方面,中国的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数,已超过了曾经的超级大国俄罗斯,以及处于中、上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波兰、巴西、土耳其、墨西哥等。我们的人均专利数更是远远高于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所有中、低收入国家。

  3.破题的方法只有一个—— 让创新在中国经济升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有一句名言:“当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要创造想法。”

  首先,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实现,而创新是实现它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后工业化阶段,当第三产业产值占到总量的一半、甚至更高时,经济实现高增长就很难了。虽然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已突破了GDP的50%,但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即工业化并未完成的问题。根据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工业化完成的标志,是高端成套装备的制造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这点上我们不仅有差距,即使是在一般的成套设备的制造业上,我们还有极大的不足。

  其次,在经历了高增长后的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在放缓,支撑未来中国的希望还要看创新。过去30年,中国经济较之前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劳动力的流动,补充了东部紧缺的人力市场需求;出口机会的放开和对资本产品的持续投资;沿海地区技术的辐射式扩散等,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国民生产率。但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日愈激烈,加之西方社会创新的减少和对我国高科技技术的出口限制,完全指望从西方引进技术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社会资源配置失衡等因素,使中国不可能依赖旧有模式继续发展。因此,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创新。

  第三、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的改革,关键都在于创新。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需求刺激的效果也收获甚微。加之全球经济还未走出谷低以及股市萧条,中国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过去是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现在更需要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供给侧改革的四个关键点:化解过剩产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无论是需求侧、供给侧的改革,还是结构性优化,都是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使各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数量及质量。创新将是实现这些改革的直接动力和源泉。

  第四、创新并非迫于经济增速放缓的权宜之计,而是为未来布局,旨在增强经济活力和可持续性。目前国民经济面临的严峻问题或许更在于,以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因产能过剩等因素难以为继,而新的增长动力仍未明朗。在这种情况下,李克强总理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就像“下围棋”,既落好眼前每个子,有针对性地出招,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留有后手、谋势蓄势,以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显然正是这种“下围棋”思路的体现。创新、创业,对于解决产能过剩、促进有效投资、提升人力资源潜力,将起到“标本”兼治的奇效。

  从巴克莱资本公司于2013年6月底提出“克强经济学”这一概念之时,“创新”便成为经济政策体系的主角之一。李克强总理在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开幕式致辞时强调,让创新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今年9月10日,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再次提出:“双创”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收入分配模式的重大创新,是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以及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推手,使我们增强了克服时艰的信心。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会议、决议中,创新都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令人欣喜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出现了许多自主创新的企业,华为、腾讯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在创新道路上,思考如何改善产品、提高生产方式。但现在中国创新的格局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和渴望。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活力、民间的创新热情、政府激发出的社会创新激情和这个社会对一些颠覆性技术的包容度。在优客工场的共享办公环境里,我期待诞生出一批具有颠覆性创新能力的企业,引领未来的企业变革。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51215/n431308436.shtml report 3912 导读:《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近日由汤森路透发布,日本企业的创新能力高居榜首,共占据40家,力压美国的35家。另外,法国10家入围,德国4家,瑞士3家,
(责任编辑:沈路)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