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计算代表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它包含信息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大量技术创新。据介绍,IBM的认知系统具备理解、推理、自学习的能力。
陈黎明告诉记者,目前IBM的认知计算已经在投资、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展开应用。
他对记者举例,在医疗应用上,如果一个癌症病患看一个医生,医生会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及他所读到的医学文献,为病人制定一个治疗方案。而将来如果通过IBM的认知计算Watson,可以采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为他治病,比如说Watson可以读学习3000本医疗著作,24万字论文,10万份临床报告,根据病患的生活环境和基因图谱,来制定出三个优选治疗建议,而所有一切,只需要17秒的时间。
再如,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时需要做大量的检索,如果通过认知计算做推理,帮助投资人找到符合投资方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等需求,可以有的放矢地作出推荐。
陈黎明
“人工智能确实能够替代一部分人的工作,但完全替代人类我个人持保留态度的。”陈黎明对记者说。
而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中,记者看到IBM展台展示有“大气污染的预测和管控系统”——绿色地平线计划。这是认知计算在中国市场的实践之一。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这一计划已经可以实现提前10天对城市空气质量趋势进行预测。提前三天,实现精度达1公里乘1公里的高精度污染预测。这将助力政府相关决策者在空气治理方面,实现高效科学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陈黎明是IBM大中华区历史上第一个非“蓝血”的“空降兵”。此前,他的职业生涯与IT及科技行业几无关联。
邀请这样一位此前没有“蓝血”基因的人跨界加盟。外界普遍认为,IBM希望他对中国市场的开拓注入跨界的商业经验。更重要的是,以一种“IBM之外”的眼光来审视IBM在大中华区的业务,给IBM中国带来创新的血液和能量。
而陈黎明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做“隔行如隔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下半句,其实是“隔行不隔理”,也就是道理是相通的。陈的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中国的超大型企业和关键行业的客户打交道。“经历过转型、整合,制定战略也是我擅长的。”他说。
可以看到的是,在2015年8月,IBM大中华区公布了3+3战略:三个战略支柱和三个战略支点。其中,三个支柱分别是近期的再造核心业务的战略方向,中期战略推进新的成长计划,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安全,科技合作战略、绿色地平线、物联网等,长期支柱是推动尖端科技落地中国。三个战略支点,第一是互信、第二是人才、第三是简化流程。
“IBM本身正在转型,凡是转型都不会顺风顺水。IBM是一家百年老店,我们依然保持着活力,因为创新是IBM的DNA的一部分。”陈黎明说。
而谈到IBM在云计算等领域与中国企业的竞争时,陈黎明的回应是:“中国市场的容量足够大,容得下我们和竞争对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