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美联储加息真意何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从当地时间12月17日开始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并维持在0.25%-0.50%的区间。这是美联储2006年6月以来的首次加息。这是否意味着自2009年以来美联储奉行的在零利率条件下实施非传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此终结?它对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在2016年开始的“后危机时代”里将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要说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美联储的这次加息举措释放出来的信号谈起。

  首先,这次加息并不是我们常规性所说的收紧银根控制经济过热的风险而做的选择,而是通过小幅加息,甚至依赖过去多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及事后与市场的沟通,来传递美联储加息意图,避免像大萧条时代那样,让刺激经济的效果前功尽弃。因此,这次加息的看点之一是不影响美联储持有的机构债券、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的规模。即使一些国债到期,美联储也会展期或将其拍卖,不会改变市场资金宽松的局面。

  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在经历了一年货币政策的痛苦探索后,毅然决然放弃可能导致“流动性陷阱”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而是选择了专心设计的具有创新性的“非传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的是解决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和价格破坏造成的“通缩”压力,把政策焦点落实到大量购买住房资产抵押证券(MBS)上。

  一方面,这让家庭“负资产”问题能够通过资产价格的回复得以有效处理。在美国,背负债务的劳动力是无法带着信用污点去新的地方租房买房(安定下来)的,也就难以获得企业创造的新的劳动机会。因此,如果家庭受困于“负资产”,失业和用工荒并存的问题就会困扰美国经济的健康复苏。

  另一方面,为了改善美国企业的融资能力,政府大量购买具有抵押品属性的资产,如国债、住房抵押证券等,以修复被金融危机破坏的企业融资所需要的抵押能力。否则,企业投资不足,就业压力就大,而失业率增加,又会影响美国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影响支撑美国经济的服务业的增长。

  因此,美联储量宽政策的核心不在“利率”水平本身,而是为了修复商品价格、提高市场投融资能力。控制好“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与市场投融资能力的关系)比寻找合适的利率水平(货币政策与融资成本的关系)更重要。

  其次,这次加息也不意味着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地开始进入了稳固的上升期,而是充分释放了世界经济与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反作用力——这是美联储当下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前,美联储迟迟不调整基准利率,今后,美联储会保持“审慎而渐进的方式”(预计明年会有四次的加息,每次都限于0.25基点。即使如此,也不排除未来根据情况再度放松的可能)。美联储这样做,很大的理由是美国净出口疲软和国际能源价格低迷产生了“进口通缩”效应。美国再工业化,以及解决巨大的美元财政赤字,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回暖程度和全球金融市场分散投资机会的增加。如果QE退出方式不当,就会造成美元泡沫,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大宗商品价格更加疲软。这种状况也会使得美国国际收支的失衡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影响到美元债务的可持续性,甚至会影响到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绝对影响力。

  第三,不能将这次加息简单地理解为美联储打开了加息的通道,而是在多次口头阐述(实际上就是在进行QE退出的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将加息带来的诸如市场恐慌性抛盘等后遗症被控制到了最小的地步。随之而来的全球股市上涨,反映的是市场对美联储的“包容心态”,而且他们相信,美国经济复苏受到货币政策的干扰会比较小。美元指数跌,反映的是国际资本接受了美联储弱势美元的诱导(美联储可能为促进净出口增长、缓解进口通缩压力而保持宽松货币);美债价格跌,反映的是市场避险情绪得以释放。这些市场表现,反映美联储和市场的沟通能力很强,这是各国央行今后可以借鉴的一个经典案例。(编辑 欧阳觅剑)

  作者:孙立坚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12/18/content_27901.htm report 1767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从当地时间12月17日开始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并维持在0.25%-0.50%的区间。这是美联储2006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