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碧水源:技术和模式双创新 打造水环保界航空【周二特刊稿件】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碧水源未来的愿景是用PPP模式,通过分享创新技术,带动拉起地方企业,最终打造成为水环保领域的航空母舰。”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何愿平告诉记者。

  捷报频传化身国开新贵

  今年以来碧水源在资本市场出尽风头。

  近日刚刚复牌的碧 水源(300070.SZ)宣布收购久安集团方案获得证监会通过。碧水源带给投资者惊喜不止于此,从定增引入国开行子公司到超预期的业绩表现以及出色的拿单能力,无一不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8月15 日,碧水源公告完成61.87亿元定向增发,其中,国开金融全资子公司认购87%,国开行子公司国开创新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开创行业先例,巩固公司水务龙头地位。至此,碧水源华丽转身,成为“国开新贵”。

  公司三季度显示,年初至报告期末, 营业收入达 17亿,同比增长 31.56%;实现净利润 2.53 亿,同比增长 51.47%。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远高于历年同期水平,主要得益于在国家大力推广 PPP 模式以及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的背景下,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结合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了业务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形成了多个核心区域市场,抓住机遇,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2月以来,碧水源连发两篇项目中标公告,公司连获两大单,项目金额逾40亿元。今年以来碧水源的拿单能力也不容小觑,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碧水源在手订单近20个,项目总投资逾160亿元人民币,堪称环保界“劳模”之一。如此强大的接单实力,背后少不了强大的水环保技术来支撑。

  技术领先更有底气

  与公司资本市场的风生水起相比,何愿平更愿意从技术说起,向记者演示了展示公司的解污水处理系统,用水环保技术的事实说话。

  据何愿平介绍,碧水源通过世界上首创的DF膜处理技术来过滤污水。展示过程中,何愿平告诉记者,污水被引入机器后,穿过只有头发丝七百分之一口径的DF膜,成为可以饮用的健康水。同时不断循环,用微生物来分解掉污染物,尽可能减少水浪费。

  何愿平认为,水资源利用率是碧水源的一大优势。通过净化水实验对比,一吨待净化水通过碧水源的净化设备后能产生0.85吨可饮用水,而业内普遍技术通常只能达到0.3吨的标准。

  在何愿平看来,好的技术只有造福更多的人才有价值。目前碧水源的净水设备不但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家用产品也非常逐步普及。“只要在自来水龙头里接入设备,全家人就能喝上和纯净水同等质量的好水。”

  “中国的环保难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没有过硬的技术路会越走越窄。” 何愿平认为,当前环保行业的竞争中,很多企业只是在砸钱玩价格战,而忽略了技术创新。同时,他表示,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不接地气,好产品也是很难推广的。

  PPP商业模式尝甜头

  “碧水源从2007年就开始做PPP模式,是非常适合国情,适合中国环保企业的一条路子。” 何愿平告诉记者,“我们企业拿技术、资金去换市场,跟政府一起来合作,我帮你创造价值,然后我们一起分享成果,从而实现企业、政府、市场和环境的多赢。”

  按照这个思路,今年碧水源与云南城投采用PPP模式合资成立的云南水务已经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水务领域第一家PPP模式上市公司。同时,碧水源在和漳州发展等不少地方国有企业的合作中沿用这种模式。

  正是碧水源这条趋于成熟的发展轨迹,坚定了国开行注资碧水源的决心,开启了国有企业投资民营企业、逆向混合所有制的先河。

  借助此前所募资金将投入到碧水源14个水处理项目中,其中包含3 个PPP项目共计8.1 亿元。碧水源在PPP 项目的扩张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碧水源在PPP 领域跑马圈地已经占得先机,在PPP 项目的政府支付能力及信誉程度有望得到更大保证。国家稳增长政策将有力保障PPP项目收益,碧水源未来有机会获得更雄厚的资金支持,更有利于中标更多的大型污水处理项目。

  “我们希望更好地借助国开这个平台,为我们国家在市政基础设施上、在PPP模式探索中做出更多典范引领,形成示范效应。” 何愿平告诉记者。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817.html report 2935 “碧水源未来的愿景是用PPP模式,通过分享创新技术,带动拉起地方企业,最终打造成为水环保领域的航空母舰。”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