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以结构性改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经济减速趋势及其原因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最近,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因素,以及内部的结构性矛盾,只有靠改革才能遏止全要素生产率的减速趋势。

  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降低的确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隐忧。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除了受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大环境影响外,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降低的趋势也是深层次原因。许多经济学家对此都有共识。

  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指源于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因素的生产效率增长。很明显,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化发育水平仍不高,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下降,科技进步与制度完善的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历程表明,在经历要素投入驱动的初步增长之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是世界经济的普遍规律,对中国同样适用。

  中国经济的减速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衰减,一些地方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工资水平则不断提高,正在面临“刘易斯拐点”到来的问题,这给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意味着要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而这首先需要减少一些人为限制劳动者潜力发挥的制度障碍,通过打破户籍藩篱、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解体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经济发展潜能,现在已经基本用尽,必须创造新的模式来代替,即以人力资本的提升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

  一切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都来源于人的劳动,人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主要还是要靠教育。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以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非凡的经济成就,与新中国建立以来义务教育普及化创造了大量具备基本素质的劳动力是分不开的。不过现在教育成就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正在出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素质,这就需要增加政府对基本教育的投入,同时要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培养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这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希望所在。

  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制度的作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按照我们的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结构改革。结构改革在根本上的方向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勇敢地接受激烈的竞争与优胜劣汰,通过打破那些阻碍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形成一种“创造性毁灭”的制度环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培育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从商品到生产要素,各类市场全面放开,以价格作为主要调节因素,由市场力量决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和控制。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深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主要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做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者,而不能直接参与竞争。政府职能转变也意味着要打破行政性垄断,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在竞争性领域和公益性领域适用不同的监管规则,让国企与民企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政府不预设竞争结果加以干预。在培育竞争性的市场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保持社会的稳定运行。

  中国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在计划经济体制解体之后,也必然面临世界各国共通的增长问题,必须遵照通行的经济增长理论,借鉴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有益经验,并从本国改革开放历史中吸取正确的经验教训,寻找实现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动力。保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应该从战略性高度加以重视和推动。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1/08/content_28921.htm report 1674 中国经济减速趋势及其原因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最近,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
(责任编辑:Newshoo)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