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宝之战新年伊始再次打响。1月6日,万科H股复牌,当天暴跌9.17%。7日,再跌3.61%,盘中股价一度跌至19元/股,而停牌前的收盘价格为22.9港元/股。复牌两天总计跌幅近13%,两天交易量达到破纪录的30亿港元,巨量成交背后谁在卖谁在买?
万宝之战新年伊始再
次打响。1月6日,万科H股复牌,当天暴跌9.17%。7日,再跌3.61%,盘中股价一度跌至19元/股,而停牌前的收盘价格为22.9港元/股。复牌两天总计跌幅近13%,两天交易量达到破纪录的30亿港元,巨量成交背后谁在卖谁在买?“宝能、安邦和万科管理层都有可能买,以便在股权争夺战中获得更大的砝码。”1月7日,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万科控股权之争白热化。
当安邦保险以及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冲入这场战争,险资抢筹地产已被视为“门口的野蛮人”,万科正在紧急搬来救兵以定增稀释股份,夺回管理层的控股权,这个救兵又会是谁?
险资的凶悍并不会因此而停止,由于市场无风险利率已从前两年接近5%降至3%以下,保险公司承诺给客户5%左右的保本收益已无法覆盖,地产等蓝筹股息率有的达到5%以上,自然成为险资疯抢的对象。“险资买债券已经完全不能覆盖资金成本,所以需要找新的投资渠道。”某保险公司投资部门的负责人称,现实倒逼之下,未来险资会继续抢筹大蓝筹。
安邦或再增持
万宝之争变化万千,第二回合开战。
1月5日晚上10点多,万科申请H股复牌,第二天开盘大跌11%,盘中最大跌幅13%,收盘时跌幅9.17%,当天交易量高达17亿港元,成为其史上最高交易量的一天。
1月6日,万科H股开盘又大跌超过8%,收盘仍跌3.61%,成交量接近12亿。市场认为这或是万科利用市场力量砸盘,以痛击对方杠杆资金买入的风险。 “这背后是谁在卖,又是谁在买?”深圳一家投资公司总经理说,这才是关键所在。
宝能会买吗?安邦会买吗?万科会买吗?在大战控股权的第一回合,三方都在二级市场疯狂抢筹,停牌前第一大股东“宝能系”持股24.26%,第二大股东华润以及万科管理层等一致人持有21.19%,安邦持股6.18%。显然,继续增加股份将有助于提升话语权。
棋局在悄然变化中,万科H股复牌第二回合开战。宋清辉认为,既然是控股权的争夺,那么谁手里拥有更多股份,谁就有更大的话语权,“三方都有可能在H股复盘时抢筹。”万科不一定需要自己动手,此前惠理集团就逆势高价增持万科H股,这被认为是万科搬来盟友救急。
万科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哪家会参与进来?会是安邦吗?有消息称双方已就“万科+同仁堂+安邦”的社区医疗和养老模式商谈。那么安邦将击退宝能,与万科牵手甜蜜秀恩爱,险资与地产进行深度结合,万科也因此而转型,从一家住宅地产商转向服务商。“我们的战略是城市配套服务商,而不仅仅是住宅地产商,今后我们做的业务覆盖会更多,比如教育等等。”万科总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万科的转型正大步前行。
万科也可能搬来其他大鳄救急,如定增20%股份,再加上从二级市场收购一些股份,届时即使安邦与宝能结盟,也无法与之抗衡。
重组方案需要宝能和安邦投票通过,三方各种制衡仍在继续。“但若万科将宝能、安邦排除在定增对象外,他们会投反对票。”宋清辉认为。万科则在对公司2015年年会总结时称,“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国防,两手都要硬。”
万科H股砸盘,A股若复牌会如何呢?目前很多公募基金以及分析师调低万科A的估值。因为香港与内地两地监管政策的不同,万科A股复牌更多地掌握在万科手中。香港监管规定,参与方如果没有任何需要披露、会导致虚假市场的消息就应该复牌。内地监管则规定,公司重组有重大需要公告或者重组终止才能复牌,以严格避免内幕交易。所以只要万科方面仍在谈重组,就可以继续申请A股停牌。
险资偏爱蓝筹
明面上,万科与安邦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但这并不意味着博弈终结,而只是大戏的开始。
对于万科来说,能打的牌只有两张,一是通过定增的方式注入资产引入新的股东,以稀释宝能的股份,重新夺回控制权。但是如此巨额的定增,且股价处于高位,谁愿意参与充满不确定性。二是通过停牌和股价下跌,打击对方的杠杆资金,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减持,从而抢回控制权。
打压股价这一招是否行得通?深圳某券商保险研究员称,万科股价的短期波动肯定很大,但是保险资金浮盈足够大是可以平滑的,只要不退保就不涉及现金的流出,只是账面的变动,“保险的空间很大,短期对险资没有什么压力。”
从宝能和安邦来说,买入万科股票总计超过30%,就不是抱着短期炒作目的,“短期股价对他影响不是特别大,只要不减持。”上述保险研究人士称。
宝能资金部分是通过杠杆借贷而来,万科股价大跌会不会对其造成内伤?上述分析师认为,宝能增持万科的劣后成本很低,其成本估计在15元上下,而目前万科24元,距离平仓价还有很大距离。
保险资金抢筹蓝筹,是一场围猎盛宴,还是一个烫手山芋也难说。地产之所以会成为险资的投资标的,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认为,“包括地产在内的低估值蓝筹股分红高,属于稳定现金牛,未来仍然会成为险资抢筹的对象。”
目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降至3%以下,而前两年接近5%,保险配置债券的动力在减弱,因为很多保险产品收益都是4%、5%以上,可见买债券已经完全不能覆盖保险资金成本,保险资金需要找新的投资渠道。大类资产无非是股票、外汇、债券、房地产,“要找4%、5%的收益,大房地产的确是不错的标的,一是估值低,能够获得资本利得,同时又有可观的分红。” 刘斐凡分析称。目前,很多蓝筹股分红高达4%左右,万科等企业甚至高达7%,这无疑会成为险资围猎的目标。
险资抢筹蓝筹的脚步不会因此停步,控股权争夺也不仅仅是万科。保险公司按规定权益类最高可配至30%,目前普遍在10%多的水平,未来股票配置还有很大空间,从中长期来看这种趋势还是会继续。
但是,股市本身存在高风险性,如果股市大跌,同时保费出现大规模赎回,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也充满了兑付的风险。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