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大报资本基因:携手资本变身创业孵化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大报资本基因:携手资本变身创业孵化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黄宗彦“资本是否埋单,是检验新媒体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标准。”1月8日,成都商报总编辑陈海泉在“进,无纸境——成都商报2016战略发布会”上如是说。

  作为西部第一大报,成都商报的新媒体转型选择“比激进派慢半拍,比保守派快半拍”。陈海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商报的具体做法是“将昔日航母拆分成一个个创业小舢板”,并全面对接资本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现场,作为成都商报新媒体项目的急先锋——成都商报客户端和四川名医,分别获得了中搜网以及成都妙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每日经济新闻、成都技转投资有限公司的2000万元投资,并与成都尚医信息科技公司签下了战略合作协议。

  两产品分获2000万投资

  在陈海泉看来,“任何一个新平台做大了,都是不得了的事”,成都商报需要做的是由传统媒体变为未来事业的孵化器。据了解,成都商报孵化的部分新媒体产品已获得千万级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成都商报的新媒体拳头项目之一成都商报客户端定位于扎根成都,以原创新闻为入口,以海量兴趣活动为抓手,并配以投诉、求助、政务等刚需,上线以来吸纳了超60万用户,同时还获得了中搜网等投资方的2000万元投资。

  根据成都商报与中搜网等投资方的协议,双方将共同投入资金、技术和媒体资源,组建一想网络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运营成都商报客户端,打造一个以兴趣共享为纽带的区域性社群聚合平台。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成都商报还将目光投向了火热的移动互联网医疗领域。作为全国首个区域性精准导医平台、四川地区最大的疑难杂症病友圈,“四川名医”APP上线半年时间已拥有30万用户。

  1月8日,成都妙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每日经济新闻、成都技转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方在发布会现场分别签下合作协议,各方将投入资金、技术、大数据资源共同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名医还与成都尚医信息科技公司签下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将把精准导医平台注入到四川名医,实现共赢。

  打造中国版“Buzzfeed”

  陈海泉透露,除了成都商报客户端和四川名医,欲打造成中国版“Buzzfeed”的“谈资”也在频繁地与投资机构接触。他表示,“谈资”将于春节以前完善内部治理,完成公司化的准备,希望在3月份就能实现与资本的对接。

  北京以太资本投资经理张慧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5年下半年是B2B的风口期,2016年上半年是O2O的风口期。从2015年八九月份开始,进入"内容创业之春"。现在的用户对内容忠诚,但对平台则未必。所以,能持续生产内容的团队,正是投资人竞争的热点。而谈资的运营数据、定位、内容以及CEO的思路,都令投资人满意。”

  北京禾信资本的投资总监Selina亦表示,对“谈资”的融资前景很看好。她认为,如今正是内容创业最好的风口期。谈资以制造病毒式传播稿件为核心竞争力,已有多条总阅读数突破千万的稿件,这一点非常受投资人青睐。谈资的粉丝不仅仅在成都本地,其覆盖面也开始向全国扩张,这些都是增加融资概率的利好。

  尽管“谈资”尚处于与投资人洽谈阶段,但投资人的一致看好体现出了成都商报清晰的新媒体运营理念。

  “深耕区域、专注刚需、借力纸媒”,陈海泉希望把报纸的影响力转换成新媒体的工具,并加快变现能力、缩短新项目的成长周期。记者了解到,成都商报与每日经济新闻筹划联合一家机构共同设立一只新媒体基金,做新媒体的孵化器。
business.sohu.com false 每日经济新闻 https://www.mrjjxw.com/shtml/mrjjxw/20160111/79855.shtml report 162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黄宗彦“资本是否埋单,是检验新媒体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标准。”1月8日,成都商报总编辑陈海泉在“进,无纸境——成都商报2016战略发布会”上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腾飞)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