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广州去年GDP总量超越香港 差距仍大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目前内地北上广三大城市的GDP总量已经先后超越了香港和新加坡。大陆不少省份的经济总量也超过了台湾。不过在经济新常态下,这种追赶效应将逐渐减弱。

  差距仍大

  近日,广州市政协举行十二届十七次常委会议,会议透露,2015年广州经济总量预 计达到1.8万亿元,赶上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新加坡和香港。并且,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说明广州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个可与国际领军型城市媲美的水平,尽管衡量一个城市有多种指标,但经济总量无论何时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只有达到一定的总量,城市的辐射力也才能进一步显现。

  不过,广州经济总量虽超过香港、新加坡,但广州与两者的差距仍十分明显。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由于人口基数不同,目前广州人均GDP仍只有香港的一半。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与香港、新加坡相比,广州在收入的分配方面的差距还是要大很多,无论是从基尼系数还是从户籍、非户籍人口的差距方面都还很大。

  尤其是,广州的GDP总量是建立在大量的外来人口基础上的。目前广州常住人口有1600万,但户籍人口只有800多万。彭澎说,无论是在教育、保障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仍十分明显。而这些差距急需通过制度的设计来解决,这也是未来需要突破的难点。

  在这种情况下,1月4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下称《融合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广州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设置开展全方位的专业化、个性化、优质化融合项目培训,加快推进来穗人员在文化、经济、政治、生活等领域全方位融入广州社会,努力实现广大来穗人员“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子女有教育、生活有改善、政治有参与、维权有渠道、生活有尊严”,有效促进来穗人员“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局长曾凯章通报称,这是广州率先全面规划户籍和非户籍人员的融合融入、率先探索破解中国超大城市大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的实际举措,在全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中是一个重大创新,将使广州服务管理来穗人员的工作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赶超效应消减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本世纪初,香港经济总量相当于北上广这三个城市的总和。现如今,上海和北京的GDP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超越了香港,广州在2015年超过香港。天津、深圳等城市的GDP总量也有望在近年内超过香港。

  以省份层面看,台湾也曾经让很多大陆省份难以匹敌,但近年来已陆续被一些省份超过。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2007年就超过了台湾,江苏和山东也在其后一年超过。目前台湾GDP排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之后。

  这种格局也是这十多年来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写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经济刚开始腾飞,彼时已率先进入发达社会的中国港台、新加坡人均GDP是中国大陆城市的二三十倍。但改革开放后大陆沿海地区凭借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吸引港台等地产业转移后,经济迅速发展,与港台等地的差距日益缩小。

  不过,在未来,无论是大陆城市GDP总量要赶超香港、新加坡,还是省份GDP总量要超过台湾,将会越来越难。这是因为,过去中国经济处于崛起和腾飞阶段,再加上类似4万亿投资等强刺激政策,不少省份动辄出现1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现在这种持续高增长难以重现。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大陆省市原来赶超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正在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东南亚等区域大幅度承接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的土地、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我们再像过去依靠高投入、依靠外延扩大驱动的路径已经走不通了。”

  丁长发说,在目前我国工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高企等情况下,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不会再走“大水漫溉”、“强刺激”,即使再走“大水漫溉”也没太大作用。过去很多省市赶超港台,是建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而“现在整个发展的传统动力机制已经切换了,原来的传统动力源已经不行了,过去靠要素驱动,现在靠制度和创新驱动,结构转换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没有那么快。”

  他说,港台在进入发达状态后,经济增速明显降低。从这个规律上说,大陆省市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也会和港台一样,经济增速慢慢降低。

  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在进入发达状态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做得比较好,收入分配和居民社会保障等都很不错,公共产品的供给很充足。相比之下,包括广州在内的内陆省市目前无论在居民社会保障,还是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例如,虽然很多地方GDP不断上涨,甚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准,但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缓慢,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远低于国际水平,这也正是被很多市民一直诟病的地方。

  作者:林小昭来源一财网)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财经网站 https://www.yicai.com/news/2016/01/4737340.html report 2954 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目前内地北上广三大城市的GDP总量已经先后超越了香港和新加坡。大陆不少省份的经济总量也超过了台湾。不过在经济新常态下,这种追赶效应将逐渐减弱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