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开发区30年之天津样本:泰达再出发(组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回到30年前。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后提议——“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时间回到30年前。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后提议——“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他的提议在当年迅速落地。四个月后,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当年,天津、大连、广州等14个国家级开发区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发区正式诞生。

  设立之初,开发区的发展方针是以工业为主,以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发区设立两年后(1986年),邓小平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英文缩写为TEDA,音译为“泰达”)考察。

  在考察时,他说:“天津开发区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到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他还欣然挥毫题写了“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按照全国开发区人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光辉的预言”。

  此后30年的实践证明,开发区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215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万亿人民币,占到全国GDP总量的十分之一。

  30年后,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中央高层称之为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方面都面临着拐点,开发区在过去30多年中营造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依靠要素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开发区和整个经济一样都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表示,“现在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环境约束的强化等因素,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迁出开发区。”

  2015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下,开发区应怎样转型?开发区的未来又在哪里?这是当下众多开发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回到他题词的地方—天津开发区,探寻“新常态”下开发区所面临的困难及转型升级之道。”

  “排头兵”的光荣

  天津开发区于1984年12月正式成立,是最早成立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的一员。30多年来,天津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一直名列前茅。

  根据商务部连续对国家级开发区的评价显示,天津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投资环境的得分始终名列前茅。这一评价体系主要从体制创新、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测算出总指数。美国财富杂志、联合国工发组织,都曾从全球视角,给予天津开发区投资环境高度评价,向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推介这一特殊的区域。

  经济指标上,天津开发区的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天津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天津开发区GDP占天津市的比重为17.8%。显然,天津开发区是天津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天津开发区工委书记许红星指出,事实上,天津开发区的贡献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所作的贡献上。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介绍,开发区目前有九大支柱产业,其中电子、汽车、石化产业的产值均超过千亿元,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达到24个。公开资料显示,天津开发区手机、汽车、数字视听产品、胰岛素、酶制剂、风力发电装备、方便食品和饮料的产量,在全国均占据重要市场份额,许红星说,不仅如此,新一代运载火箭、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等战略性项目,均坐落在天津开发区。他说,当年,天津开发区的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生产了中国第一台寻呼机、第一部手机,虽然这个品牌前几年衰落了,但其在中国培养的信息产业人才和技术外溢效应,在推动我国移动通讯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中,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衷。天津开发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缩影。

  新常态 新挑战 组合拳

  天津开发区多位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开发区充当了中国经济的先导区域,是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晴雨表”。在新常态下,天津开发区感受也比大多数地区更强烈一些,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觉压力很大:

  第一,最直观看,经济增速在逐步放缓。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全国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开发区的经济增速也有所降低。从全国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增速跌破7%,这是宏观经济增速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跌破7%,宏观经济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门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都铭刻在开发区的历史上。”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说,“因此,同全国形势相似,最近两三年,将是开发区最为困难的时期。”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天津开发区的经济增速为15.2%,2015年为13.5%,已告别此前20-30%的高速增长阶段。在此情况下,天津开发区已下调“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增速。经过综合测算,天津开发区将未来五年的平均增速设定为10%。这一增速在京津冀地区仍然是比较高的,以使天津开发区继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侯晓路认为,10%的经济增速,纵向相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横向相比还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速。“10%增速的设定要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留出空间,以腾龙换鸟,辞旧迎新。”

  第二,依靠要素投入的模式亟需转变。天津开发区截止目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486亿美元,外资项目超过5000个,世界500强项目也达到232个,竞争力很强,天津开发区称之为“与巨人同行”。但是,产业资源聚集受到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分流的双重挤压,劳动力供应红利逐步消失,安全稳定和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增强。王盛将此称之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接受产业转移的双重挤压”。在天津开发区,由于成本上升,已有一些跨国企业在分配产能时,更倾向于将更多劳动密集型产能分配到东南亚地区的工厂生产。“一些企业产能迁出的问题,的确对开发区造成了一些困扰。”王盛坦言。

  全国乃至全球外贸形势的低迷,也造成天津开发区进出口负增长。此前天津开发区的进出口增速在30%左右,但2014年进出口负增长(增速为-4.1%),今年进出口形势依旧不好。“经济运行尽管保持了平稳态势,但进出口形势仍然严峻。”候晓路说。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瑞华对笔者表示,“天津开发区出口占工业产值的比例已经降至20%左右,比昆山开发区、苏州工业园都低。”

  “天津开发区已经告别靠出口拉动的时代。”张瑞华说,“出口下降背后所代表的产能外迁和项目转移更值得关注。”

  第三,区域聚焦度在下降。目前,在国内,各种类型的特殊区域越来越多,如国家级新区达到了16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达到了11个,自贸区达到了4个。这些区域,既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又在客观上对开发区形成挤压。张瑞华介绍,“有的金融创新或国际贸易企业,在自贸区跨境融资便利与开发区长期优质高效服务之间权衡,目前,我们正在采取各项措施,包括与自贸区在各方面对接和合作,使自贸区能做的事情,开发区也能做到。”

  第四,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目前,开发区已经有各类人才25万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其中销售收入一亿元以上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近400家。但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表示,“目前,开发区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度不够,对经济的实质性贡献还不足。在产业结构上,开发区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在产业链和价值上,提升的空间很大。”他表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既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又是长期和艰苦的探索过程。”

  至于外界将税收优惠政策的取消视为开发区面临的挑战之一,开发区人倒没有什么担心的。“2007年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为25%后,开发区企业不再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确实是开发区最初发展的基础。”张瑞华表示,“但现在开发区内企业基本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上我们欢迎清理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我们特别希望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下竞争和发展。”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表示,“天津开发区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国家和区域战略方向的新路径、新模式,关键是要打好"新常态下的组合拳"。

  天津开发区新的定位、目标比较明确。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孙洪雨表示,“开发区经过深思熟虑的研究,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先进制造研发的集聚区、推进创新驱动的活力区、美丽文明宜居的标志区"的定位,”他认为,“这比较准确反映了天津开发区在新时期、新常态下的地位和作用,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是开发区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天津开发区还确立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原则,即“提升”的原则:要实现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同步提升,要推动总量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融合”的原则:要坚持科技和经济融合发展,要推动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使科技进步产业聚集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相统一。坚持“接续”的原则:要实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前沿产业接续发展,要推动十大园区接续发力,构建转型升级区、增长支撑区和接续发展区。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伟华说,打好组合拳,很重要的是要形成五个保障。

  其一是做好人才队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开发区人才资源总量占全区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6%,国家和天津市级“千人计划”等领军人才达到130人。

  其二是做好体制机制保障,要坚持和完善集中统一、高度授权的管委会体制。《天津日报》曾报道称,天津市原副市长、天津开发区的一位老领导曾透露:“当初建天津开发区,市委领导给的政策就是"三不":不给钱、不要钱、不多管。”

  “不多管”其实就是高度授权的管委会体制。在开发区成立的30年间,有的开发区与当地行政区合并,有的依然坚持管委会体制。天津开发区经过研究,认为依然要坚持管委会体制,以提高运行效率。李伟华说,开发区要深入落实天津市“十个一”重要改革举措,继续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他说“十个一”特色鲜明,力度大,接地气,希望笔者也了解一下。

  此外,李伟华认为还应该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安全和谐保障、发展载体保障三方面的工作。

  开发区而立之年再出发

  此前开发区作为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红星认为,“开发区三十而立,发展的内涵和条件深刻变化,一定要站在新的起点,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要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继续提升开放水平,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在国家级开发区中,天津开发区、广州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一直位列前三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天津、广州、苏州开发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3.8%、30.7%、41.3%,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6.2%、69.3%、58.7%。

  “天津开发区从业人口近60万人,但常住人口大约20万人左右,所以服务业占比会相对少些。”张瑞华对笔者表示。在他看来,开发区主要是注重生产环节的功能区,因而第三产业特别是生活环节的服务业的比重会比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三产比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正在稳步提高。

  “天津开发区一直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并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我们把这个作为天津开发区的优势。”王盛表示,“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要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开发区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宝贵的经验。"十三五"期间,开发区仍然要坚定不移地以先进制造业支撑发展。”王盛说。他提出,“未来天津开发区要在横向上、纵向上延伸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使先进制造业链条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

  许红星介绍,“天津开发区将以高端产业作为支撑发展的主要抓手,构建"5+1+N"的高端产业体系,以此破解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接收产业转移的双重"挤压"。

  其中,“5”指电子、汽车、石化、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5个产业集群。根据统计公报,2014年五个行业的总产值分别为1929亿元、1371亿元、1097亿元、801亿元、803亿元。五年后前三个产业的产值要达到3000亿元,其余两个产业的产值要达到1500亿元。

  “1”指构建一个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业集群。具体而言,在形成金融服务、现代商贸两个增加值超过300亿元行业的同时,形成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四个增加值超过150亿元的行业。

  张瑞华表示,“类似酒店之类的生活性服务业也要发展,但因为开发区的区域面积、人口容量有限,生活性服务业不可能无限发展。”

  “N”指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等若干新兴行业。“N既代表numerous(若干),也代表new(新的)。”李伟华如是解释。

  通过构建“5+1+N”的高端产业体系,天津开发区到2020年要达到两个80%的量化目标。一是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80%以上。

  另一个引领发展的动力是创新驱动。“当然,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许红星说,“我们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创新,在行动上更加支持创新,在资源上更加倾斜创新,在氛围上更加鼓励创新;形成开放、快捷、低成本的创新创业体系,未来五年,天津开发区将着力推动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到2020年,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要达到28万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1000家、10000家、650家,相比目前分别增长213%、78%、58%。创新企业的贡献要占到经济增量的半壁江山。

  “除了发展之外,不能忘了开发区的老本行——对外开放。”王盛对笔者表示。正如习总书记在2015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强调的:“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当然,"新常态"下,开发区的开放则应赋予新的内涵,需要做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王盛表示,“要在滨海新区、天津市、京津冀、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经贸、文化合作中,准确把握开发区所处方位,加快构筑多层次、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开发区经过30年的发展,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许红星表示,“(天津开发区)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率先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保持中高速增长,率先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在新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据中高端,在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引领新潮流。”

  
开发区30年之天津样本:泰达再出发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1/19/content_29379.htm report 7147 “时间回到30年前。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后提议——“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