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叶青:供给侧改革来了!谁都躲不过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盘古智库

  摘要:供需关系,就是源流关系。过去是产能过剩,水在哗哗的白流。现在是要调整“水龙头”了。把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够实现结构优化的目标,中国才会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好源才有好流”。难怪朱熹会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慧,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文/叶青,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来源于动向新闻

  如果说你2015年躲过“互联网+”的话,那么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是难以躲过的。一方面,政府的各种企业门槛会越来越高,这也是“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所以,我说“五大发展理念”是企业家的护身符,只要你不违背“五大发展理念”,就会顺风顺水,否极泰来。另一方面,市场更加无情,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如何能够生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经济学家在此次供给侧改革的呼吁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两位大咖值得一提。

  ——2013年,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教授发起成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并任院长、秘书长,举起了新供给经济学的大旗。他在2013年3月提出“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认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存在着一种共同失误——就是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然后更为强调的只是需求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他们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和供给侧的共同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2013年7月提出:供给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认为2014年经济结构会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其中,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由原来主要依靠需求边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开始更多地向供给边的“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转化。

  在经济学家们的呼吁之下,供给侧改革的理性认识越来越清晰:需求侧主要解决短期的经济目标,供给侧主要解决长期的经济目标。这也是最近两任总理的不同。我的观点是:供需关系,就是源流关系。过去是产能过剩,水在哗哗的白流。现在是要调整“水龙头”了。把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够实现结构优化的目标,中国才会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好源才有好流”。难怪朱熹会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官方语言、重点,看三张表即可(见下图)。不再赘述。

 

 

 

  前几轮改革,关停并转的重点在国有企业。现在是面对所有企业。

  企业家在供给侧改革面前,要从容应对。好的企业会更好,不好的企业也会“洗心革面”,找到新的机遇。具体是“被合并”与“走出去”。

  有媒体报道,湖北省一家大型民营企业,3年前因为资金链断裂接近停产,目前靠将部分生产线租给另一家大企业勉强维持。这家企业迟迟不能进入破产程序的原因,一方面是歇业待岗的职工妥善安置难度大,另一方面累积的债务风险无法释放,仅拖欠银行的贷款就高达几十亿元。这就是典型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靠政府或者银行输血维持,他们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环境容量以及信贷资源。

  初步摸底显示,这类毫无生气的僵尸企业,在湖北省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化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光伏等新兴产业中同样也能看到“僵尸”们的身影,成为改革攻坚中最难啃的“骨头”。省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兼并重组的锤炼,存量资产也能焕发新的生机。“十二五”时期,我省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打出了等量淘汰、减量淘汰和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组合拳,目前全省钢铁企业由2010年的116家整合到了27家,水泥企业由过去的365家减少为151家,企业平均规模与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

  各级政府已经在探索新的形势之下,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2015年底,襄阳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万亿工业强市的10条措施,其中明确:在襄阳开展兼并重组的企业,可以获得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以及实际投资额20%的产业基金跟投。目的是支持襄阳本土的企业走出去进行兼并重组,让外地的优势企业到我们襄阳来兼并重组,通过产业链的组合,进一步地提升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来提升它的市场竞争力。

  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是企业的不二选择。但是,在湖北,似乎是央企的事情,不如中建三局到了12个国家,完成38亿美元的合同。民营企业能不能“走出去”。沿海已经有经验。

  8年前,一批来自江苏无锡红豆集团的创业者来到柬埔寨西南部的西哈努克省,在毗邻泰国湾的海边荒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经济特区。8年间,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园区大道四通八达。未来几年,这个“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的样板园区将建成有300家企业入驻、10万产业工人就业、20万人口居住的生态化宜居新城——中柬友谊城。

  目前已有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81家企业入驻,其中59家已投产运营,为当地百姓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

  在交通不便的恩施,也有三家茶叶企业走到了非洲摩洛哥,把初加工的富硒茶运到那里在进行精加工。

  你的企业能不能做得到?要认真思考。“一带一路”肯定有三大浪潮: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服务业。总会有你的位置。

  房地产的“去库存”,也是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政府加大货币化拆迁的力度,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转型——进入租房市场。由卖房改为租房。

  在北上广深,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租房市场一直是卖房市场,因为外来人口总规模大,市场上可供出租房源供不应求。北京已经修到了六环,有通州、丰台、昌平等卫星城作为睡城,但是房源依然紧俏。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地铁沿线的房源,都是抢。所以,将租房这一个房源资源稀缺的行业,变成了资源丰富甚至过剩的行业。再加上“互联网+租房”,长租与短租都会有机会。

  专家提出,大约有四种玩法可以参考:

  ——可以通过长租公寓的形式,大规模承租开放商的新房,进行装修改造,然后转租给中高收入的租房者,比如U+公寓,或者开发商自建公寓品牌。

  ——可以通过网络中介的形式,代理所有开放商房屋空房的出租,实现网上看房,网上签约。

  ——可以通过B2C或c2c的形式,将存量房交给汇聚了求租者的网站或者app,无中介费,实现网上看房,网上签约,网上支付,app管理本地生活。比如与房主儿这样的无中介租房app。

  ——按照互联网金融的玩法,把不动产变为资产,先租后买,租金变为购房储备金,正如万科重庆的营销打法。

  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天无绝人之路”。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120/n435144070.shtml report 4659 摘要:供需关系,就是源流关系。过去是产能过剩,水在哗哗的白流。现在是要调整“水龙头”了。把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够实现结构优化的目标,中国才会从经济大国走向
(责任编辑:沈路 UF067)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