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仍在快速推进,但老问题依然难解。
在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
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仍然很快。“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人,比欧洲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
然而“野蛮生长”虽然迅猛,“人的城镇化”却依然落后,说到底,城镇化背后有很大一块“欠账”。国务院此前出台的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左右,现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56.1%,正在向目标靠近,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的目标,却很不容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是首要问题。胡祖才表示,归纳原因,“一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为要增加一些投入。二是农民也有担忧,存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这两个不高,是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反映。化解这些问题,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各地各自为战、任由历史惯性前行,而必须有顶层设计。
未来城镇化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不断填补往日欠账、消弭突出矛盾的过程。从地方政府方面来说,为进城落户的农民提供教育、医疗、公共绿化、交通等公共资源是需要长期投入的,在地方财力紧张的当下,许多地方不情愿作此决策;对农民来说,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不易转让,也是一种资源闲置浪费。由于其中涉及土地制度、政府职能定位、改革成果共享等宏观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单靠地方自身,既没有解决的动力,也没有解决的能力,还要有通盘考虑、顶层设计。
此前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过去暴露出的突出矛盾有深刻剖析。大体而言,问题主要出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等。
城镇化的进程要和工业化的进程相匹配,要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匹配,但说到底,最根本的是必须和人的城镇化相匹配。过去的城镇化进程中,这些方面曾有不少问题存在。
此次国务院吹风会也提到了一些配套政策设计,例如,经过试点,已经摸索出一些新的土地利用机制。而此前不久国务院表示绝大部分城市应该放开落户,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的农村“三块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改革政策方向,都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和农民两方面的入城落户意愿。
总体来看,城镇化是中国历史大转型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事关重大。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应当重新梳理利益分配格局、定位相关角色,才能理顺城镇化进程中的相关矛盾,实现有质量的城镇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