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欣培 上海报道
春节过后,新三板市场交投冷淡。与之相伴随的是,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正在寻求IPO。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2月24日,2016年以来已经有45家新三板企业开始了IPO的上市辅导。
一位接近江苏证监局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局里平均每天都会受理一家新三板企业的IPO辅导备案材料。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新三板交易不活跃、估值较低、注册制推出预期等都是促使它们转投IPO的原因。“新三板为我们发展提供了机会,但现在它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不同的平台对公司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一位正在接受IPO辅导的新三板企业董秘解释原因称。
在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看来,新三板企业纷纷转投IPO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核心问题在于新三板的发展与企业的需求会存在差异,差异带来企业选择的多样性是很正常的行为。新三板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鲁先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转道IPO情绪浓
2015年12月23日,新三板企业康泽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正接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将在券商协助下,有条不紊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期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这已是2016年以来,第45家进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阶段的新三板企业,占去年总数的83%。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多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转投IPO的新三板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去年全年共有54家新三板企业接受了上市辅导,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去年下半年接受IPO上市辅导的新三板企业达到了51家。
“通过挂牌新三板我们实现了快速融资,公司获得了发展。但主板市场的流动性是我们期望的,新三板的流动性短期看不到太大的增长。”一家正在接受IPO辅导的新三板企业董秘告诉记者,即将实行的分层制度可能会提高流动性,但新三板门槛不降低,投资者的群体还是相对固定的,投资者数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挂牌公司数量的增长速度。
根据中国证监会信息披露,截至2月18日,沪深两市IPO排队企业近1000家。“IPO的上市过程是漫长的,证监会受理我们才会停牌。即便最后上市不成功,我们还是可以回到新三板。我们应该在创新层内,但是按照目前来看,我们短时间内IPO的决策不会改变,除非新三板有重大利好,可以给公司带来突破性的发展。”上述新三板董秘表示。
该董秘进一步告诉记者,挂牌新三板给公司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还是要上IPO。因为平台不一样,对公司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新三板市场仍待完善
事实上,新三板也即将迎来大发展。今年5月,分层制度即将正式实行。有业内人士预期,创新层的企业流动性与估值将媲美创业板。
“分层制度到底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都是未知,转板制度等不确定性太大。新主席刚上来,政策是什么样大家也不知道。”上海一家券商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而市盈率低与流动性不足仍是新三板的最大诟病。
春节以来,新三板交投活跃度进一步西江。2月23日,新三板成交金额5.35亿元,较前一日下降12.52%;成交数量0.94亿股,下降39.36%;成交笔数12733笔,下降9.97%。上周(2.14-2.19)新三板市场成交数量4.68亿股,环比下降了27.67%;成交金额21.80亿元,环比下降35.20%;成交均价与成交笔数也分别环比下降了10.42%、22.03%。
根据上海证券统计,对应2014年的业绩来看,协议转让企业、做市转让企业、创业板企业和中小板企业以整体法计算的PE分别为46.65倍、40.87倍、92.74倍和61.19倍,新三板企业的PE估值水平低于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
此外,注册制也让新三板企业存在美好预期。“注册制推出,审核速度与理念都变了,IPO审核注重的将是信息披露,审核速度可能会加快。若如此,前期接受辅导的可能会收益很大。”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表示。
不过,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认为,新三板企业转投IPO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新三板市场的服务仍需不断完善。
“一些企业经过挂牌新三板获得了发展,运作规范,具备了其他市场的条件。但坦率地讲,目前新三板在满足挂牌公司发展需求上还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企业的服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就会有进一步的需求,这是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鲁先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鲁先德进一步表示,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需要过程。在这期间,个别企业会存在服务上的超前,即市场的发展未必满足企业需求。这种情况下,去寻找与企业发展更匹配的市场是很正常的。
“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诉求,每家不同发展阶段需求不一样,所以导致了不同的选择。以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即使分层制度推出也会有,但可能在数量上会有所减少。”鲁先德告诉记者。
一家正在接受IPO辅导的董秘也向记者表示,随着企业的发展,新三板已经不适合了。转投IPO也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变化,去寻找与公司最匹配的市场。(编辑 李新江)
作者:张欣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