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80后”农民博士马瑞强:农村“互联网+”金矿待挖掘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秦交锋、张丽娜)“老乡,小马哥可以帮你捎话到两会上!”在一款名为“云种养”的App上,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迅速征集到了包括产业扶贫、农业补贴、农村创业等一百多条农民网友的心声。在今年两会上,他结合农民兄弟的想法以及自己创业的经 验,准备提出关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对“互联网+农业”支持力度等建议。

  2013年马瑞强第一次上会时,他把自己种植的水果玉米带到了会场,希望人们关注他从农村带来的鲜活建议。这位中国农业大学的“80后”微生物学博士,毕业回到家乡内蒙古种地。他想做一名新时期的职业农民。连续几年,他带到会上的都是事关职业农民发展的建议。今年,他更多关注的是“互联网+”的内容,他认为农村的产业发展要紧跟互联网。

  2015年,农村互联网销售额已经超过1400亿元,正在成为引领农民致富,特别是引导农村农副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说起互联网在农村带来的变化,马瑞强特别起劲。他说,农村就像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宝地,各类社会化服务都在向农村拓展。尤其在城市电商市场日趋饱和的背景下,农村电商顺势崛起,农产品进城加工业品下乡,既帮助农民开拓了增收渠道,又激发了农民的消费潜力。

  但是,马瑞强在调研中发现,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业品下乡质量得不到保障,农民经营意识薄弱,品牌打造犯难。尽管不少快递企业都在谋求市场下沉,但农村居民居住分散、货量少,加之村级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几乎都还停留在县、乡镇范围,并未触及真正的农村市场。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成为农村电商普及、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农业适应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马瑞强说,在农业领域,一些城里青年人返乡创业,无奈基层创业的氛围很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亟需建设一批新型农业创业园区,发挥园区聚拢资源、带动氛围、吸引资本等优势。

  他说,如果在农村建立集中连片的创业园区,帮助农民贷款,为创业青年提供服务,就能解决农村面临的产品营销、技能培训、物流管理等问题,还可以培养农民的“互联网+”意识。

  作者:秦交锋 张丽娜来源新华社)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华网 https://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3/03/c_1118221885.htm report 1605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秦交锋、张丽娜)“老乡,小马哥可以帮你捎话到两会上!”在一款名为“云种养”的App上,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迅速征集到了包括产业扶贫、农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