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两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农办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在两会结束以后,对玉米的改革很快就会推出台。
陈锡文说,中国目前粮食“多了和少了同时存在”。
一方面,连续十
二年连增,从2003年粮食总产量8614亿斤增加到2015年粮食总产量12429亿斤,也就是说年度的产量在12年时间中提高了3815亿斤,这是多了。另一方面,去年的产量和国内需求来看,还不能满足。目前,各个方面测算下来的去年粮食总需求大概在12800亿斤以上。所以总量上还有400亿斤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
但是,粮食又是总的概念。陈锡文说,在统计口径中,粮食有五个大的种类。它们各自有多有少,不尽一样。目前总的来看,小麦大体供需平衡,稻谷供给满足了需求之后略有一点点结余。但是大豆缺口就非常大。2015年,大豆的总产量只有230多亿斤,不到1200万吨。但是离需求差别非常大,去年进口的大豆达到1633亿斤。进口大豆相当于国产大豆的7倍。
对于玉米,陈锡文说,总体上,对于需求略显得多了一些。不过,作为产量最大的品种,玉米的产量在去年有4400多亿斤,但是玉米以及玉米替代品的进口达到了880亿斤,本来玉米产量已经是有一些供过于求,又进口了非常多。
陈锡文认为,既有多的地方,又有少的地方,揭示出两个基本矛盾:第一个矛盾是总产量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粮食的品种结构在供给方和需求方还存在明显的矛盾。比如大豆明显的缺了,玉米就明显的就多了。所以供求之间,最主要的还不是总量的矛盾。所以只看总量还得看品种,品种矛盾比总量矛盾更突出。
第二矛盾是,玉米是供给侧完全可以满足需求,进口多的原因暴露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软肋——价格没有竞争力。粮食生产成本高、价格贵,所以才出现“多了还要进口”的情况。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粮食生产也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陈锡文说,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努力追求粮食总供求的平衡,现在还有缺口,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提高和稳定粮食产能;第二品种矛盾突出,要加强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第三,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通过推出更优良的品种和更先进的栽培技术,通过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耕地的流转集中,去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在体制机制方面,陈锡文说,也要改革创新。比如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补贴制度、收储制度正在积极的推进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适当调减玉米播种面积,同时要推进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由市场形成价格,这个价格才能有国际竞争力。当然,政府也要对农民的合理收益予以必要的补贴。
他说,个人估计,两会结束后,对于玉米的改革很快就会推出台。
作者:邵海鹏来源一财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