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拉美债山(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特派记者 师琰 伦敦报道
特派记者 师琰 伦敦报道

  尽管经历了一整个冬天的凄风苦雨后,3月初油价反弹至每桶33美元直接推升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国债涨幅超过2%,大宗商品市场回温带动拉丁美洲债市整体上涨1%,阿根廷与苦苦缠斗了15年的美国“秃鹫基金”也达成偿债和解有望重返国际债券市场,但拉美经济还远远没熬到春暖花开、苦尽甘来的时刻。

  除了被媒体频频提及的一些国家近在咫尺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拉美地区恐怕也面临一场不可避免的企业债违约风潮。

  聚焦于拉美政策和市场的独立分析师机构LATAM PM最近就发现,该机构跟踪的代表性拉美公司,几乎已尽数丧失债券投资级地位,目前能够留在投资级的公司屈指可数,级别最高也就A-而已。

  企业债批量沦为垃圾级

  大部分拉美公司债券距离垃圾级别仅一步之遥,除了个别公司,绝大多数不单被列入BBB-,而且评定为负面展望。这当中既有评级一路下滑的全球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也有刚刚被摘掉投资级帽子的巴西钢铁巨头盖尔道集团。

  巴西国家钢铁公司(SID)、拉美航空集团、哥伦比亚航空公司等更是已经妥妥落入垃圾债券之列,都只有BB或B+,巴西戈尔航空公司(GOL Linheas Aereas Inteligentes)则被调低到B-,建筑公司Empresas ICA干脆已违约。

  石油业更惨一些,目前已有一家违约,三家倒闭。昔日叱咤风云的巴西石油公司和阿根廷YPF石油公司评级已分别被调低到BB和B-,唯有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还以BBB留在投资级里,不过也是负面展望。

  在银行业,智利银行拥有的A+已是拉美主要银行里最高的信用评级,桑坦德和巴西最大私利银行塔乌联合银行也都失去投资级别,跌入 BB+之列,巴西各银行都已沦为垃圾级。

  LATAM PM认为,拉美地区会出现进一步的企业信用违约风险,由于许多公司都被列入负面展望,拉美公司债券地位恐怕难逃进一步恶化的命运,而原材料和石油因全球需求疲软将是最羸弱的行业;预计企业违约将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组合,并限制贷款发放,导致金融流动性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企业债风险飙升能源领域最甚

  在一个全球低利率、贷款成本长期处于超级便宜水准的时代,很难想象自去年六月之后,就没有任何一家巴西公司在海外债市成功融资。

  作为拉美经济的龙头,2015年是巴西35年里经济增长数据最惨的一年,按巴西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巴西去年GDP萎缩3.8%。此前巴西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更差,显示2015年该国GDP萎缩4.08%。

  仅去年一年,巴西就有5525家公司倒闭,创下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最高纪录。随着国际评级机构频繁降级,投资者对巴西的资产避之不及,该国企业在境外市场发债成本已近历史高位。

  市场预计,今明两年内,巴西企业将有高达240亿美元债务到期,巴西企业债领域或将发生违约潮。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就是其中典型,该公司除了深受油价低迷打击,还陷入巴西最大贪腐丑闻,导致股价暴跌,数十亿美元投资项目被迫搁置。该公司目前债务约1300亿美元,是全球债务压力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仅未来两年内到期的债务就超过200亿美元,已被三大评级机构打入垃圾级。

  该公司首席财务官Ivan Monteiro去年底曾表示,公司正研究以石油出口换贷款,以便降低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依赖。

  2月26日该公司公开表示,已获得中国国家开发银行100亿美元贷款,现阶段仍在讨论细节。有知情者称,这笔资金将帮助巴西石油公司偿付今年到期的120亿美元债务。

  前巴西央行行长Luiz Fernando Figueiredo近日在一个论坛建议,应该加速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资本化进程,并在短期内完成,这样才能迅速减少其债务成本,并有利于巴西经济复原。

  根据标准普尔最近的一份报告,到2020年,标准普尔评级的拉美机构将有总计2080亿美元债务到期,其中非金融领域债务1270亿美元,这其中,油气资源领域的债务就占半壁江山。而在能源领域投资类债务中,石油天然气综合业务占71%,勘探生产领域占34%;巴西和墨西哥能源企业在到期债务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3%和32%。

  主权债务系统性风险仍不排除

  阿根廷本是这轮债务危机中最先遇到麻烦的。2014年,因为与美国一些对冲基金之间因债务争议被迫停止对外偿债,导致违约,当时被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主权信用评级,本国金融市场也遭遇严重冲击,比索大幅贬值、资金外流加剧,并且因为一直无法重返国际债市,为本国经济渡过难关在市场上筹资。

  上月底,阿根廷最终与这些纠缠了15年的“秃鹫基金”达成和解,这意味着阿根廷即将解除债务违约状态,重返国际资本市场。但该和解协议还需通过执政联盟未占多数的阿根廷议会批准才能生效。早在2010年,阿根廷议会就曾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政府债务重组窗口已关闭,不得再与不接受重组的债权人达成协议。要废除有关法律,阿根廷执政联盟还必须争取到足够的反对派支持,所以还可能面临变数。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债规模自2010年起就在逐步扩大,到2014 年外债存量总额已达到1.8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长期债务,而长期债务中82.4%都是私人债权人的债务。

  2014年,该地区短期债务增加20%,而国际储备仅增加3%,导致储备与短期债务的比率恶化。同时,经济增长缓慢和出口减少造成该区域所有债务指标恶化,外债负债率从27.8%增加到30.2%,债务总额与出口的比率从128.3%增加到145.1%,成为不折不扣的重灾区。2015年整体负债率达到32%,其中智利是58%,墨西哥42%,哥斯达黎加39%,哥伦比亚34%,个别本国经济依靠石油等单一商品出口的国家更是出现货币不断大幅贬值,面临随时可能爆发的债务违约风险。

  Cobroamericas是一家专门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提供债务追讨解决方案的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货币贬值对拉丁美洲的企业和个人偿还债务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首先,现有拉美个人和企业的外债通常是以美元发生,一旦需要转换为当地货币,比如巴西雷亚尔或墨西哥比索,对债务人而言负担就会更加昂贵。仅去年一年,巴西雷亚尔就贬值超过三成。

  其次,拉美各国政府流行引入外汇管制工具,以保护本国经济和货币,这使企业和个人支付国外账单和债务变得更复杂、成本更高,而且容易导致支付延迟。只要有债务逾期未付或者不付,就会给企业关系、商业关系等带来更多负面影响和压力,并进一步对拉丁美洲经济增长和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包括银行业对企业贷款转趋保守。

  实际上,拉丁美洲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协会(LAVCA)3月3日的一份调研报告已揭示,尽管巴西仍是拉丁美洲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最大市场,获得整个地区72亿美元投资额中的32亿美元投资,但是同比上一年,投资额已下降了31%。

  而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新兴市场今年还要继续承受资金外逃的冲击。去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情况就比预期严重,净流出达7350亿美元,是自1988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值,国际金融协会(IIF)预测今年仍将流出4480亿美元。

  针对拉美货币近日出现的反弹,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并非是经济回暖的可靠信号,只要拉美经济所依赖的世界市场矿产和原材料需求没有回升,当地经济就很难有真正起色,并可能面临进一步震荡。(编辑 李艳霞)

  作者:师琰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3/07/content_33766.htm report 3609 特派记者师琰伦敦报道尽管经历了一整个冬天的凄风苦雨后,3月初油价反弹至每桶33美元直接推升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国债涨幅超过2%,大宗商品市场回温带动拉丁美洲债市整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