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0日报道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3月8日发表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的文章称,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会使中国在未来几年避免经济硬着陆。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企业减债,更广泛地推行全面经济改革计划。
文章称,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和中国政府可能听凭市场强迫人民币贬值,这两点被广泛引述为全球市场动荡和全球2016年经济前景恶化的原因。少数人提出了更悲观的观点,他们称中国的增长率已暴跌至更低的个位数。但是这些悲观的论述过度聚焦于中国的工业部门,而该部门6年来增长平平。鲜有人注意到中国的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半以上这一事实。
这种极度看跌的观点与中国职工工资、家庭可支配收入、航空和铁路客运量、家庭娱乐消费的大幅增长和表明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其他指标是不符的。
文章称,许多因素表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住宿、卫生、教育、租赁和商业服务、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人口学角度看,中国的职工工资已快速增长了一段时间,以至于多年来家庭可支配收入比GDP增长更快。既然中国的工作年龄人口实际上在减少,这一趋势可能加强,推动私人消费支出增长。
第二,世界银行目前把中国归类为中上收入国家,在这一发展阶段,私人消费支出中服务业所占比重稳步增长,商品所占比重则在下降。这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将推动对服务业的需求。
第三个因素则加强了这一趋势:中国原本极高的家庭储蓄率正在逐渐下降。中国政府过去10年来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95%的人口被某种形式的医疗保险覆盖,可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快速增长,存钱以防万一的需求正在减弱,家庭储蓄率也随之下降。
另一个可能继续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汇率。
21世纪头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民币被低估相当于对中国的出口进行了补贴,而工业产品在出口品中占绝对多数。这也无异于对几乎无法交易的服务型产品征收隐性税赋。因而,人民币被低估以损害服务业为代价增加了工业生产的利润,令投资偏离服务业,向工业倾斜。
文章称,2005年随着汇率浮动性增强,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近几年,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甚至美国财政部都认可这一点。IMF在2015年年中表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升值,使得当前币值不再被低估。”中国投资的分布也明显验证了这一点。服务业投资在21世纪头10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呈下降趋势,2015年却连续第三年迎来增长,几乎占投资总额的60%。
最后,服务性生产比工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度更高,因而与早期的发展形式相比,GDP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更能推动城市就业率强劲增长。这一增长随后可反馈给就业市场,为家庭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贡献。
文章认为,也许除了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外,所有这些推动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因素都是结构性的。它们的影响将持续存在。政府也不太可能弱化这10年来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因为这一政策不仅在政治上广受欢迎,而且也为通过国内消费需求而非投资推动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人们很容易夸大中国经济增长缓慢促使商品价格下跌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全球商品价格的崩盘显然会对大多数商品出口国造成不利影响,但在某些情况下,这是由原材料供应过剩而非中国需求下降造成的。
供应增加导致价格下跌在原油这一商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2014年和2015年原油进口量均增长9%,事实上高于2011年至2013年的进口增长率。中国在全球铁矿石市场是更强大的一股力量。去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事实上增长了2%。的确,这比此前5年平均8%的增长速度要低,但与中国进口需求适度放缓相比,创纪录的铁矿石生产水平也许对2015年铁矿石价格暴跌影响更大。
文章称,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会使中国在未来几年避免经济硬着陆。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企业减债,更广泛地推行全面经济改革计划。这是保持经济增长、推动中国最终跻身高收入国家最现实的基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