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林毅夫:“僵尸企业”不退出是得到了政策支持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中国青年网:张乐 晋凯
原标题:林毅夫:“僵尸企业”不退出是得到了政策支持

  “两会”期间,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表委员纷纷支招献策,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为了去产能而去产能,宏观政策必须要稳。

  去产能是否会影响国内消费?林毅夫这样分析道:不能简单去产能,必须保持宏观政策要稳,要在总需求适当增长的状况下(去产能);另外,总体趋势增长的话,需求增加,过剩的产能就会减少,产能过剩多少相当于市场需求有多少,并不是“为了去产能而去产能”。

  他同时提到,按理说去产能时经济会有波动,“需求减少的时候,正常的状况是价格下跌,效率比较低的(企业)就 会有亏损,就要退出。”这样留下来的应该就是效率比较高的企业,市场恢复均衡,但现在产能过剩的问题是,“价格下来了,但是效率低的企业退不出去,所以产 能一直过剩。”因此林毅夫建议,必须要了解效率低的企业为什么不退出去,也就是所谓的“僵尸企业”已经亏损,可能还会长期亏损但是仍未退出。林毅夫判断, 这些“僵尸企业”不退出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得到了政策性的支持,“一些国有企业雇佣很多人员,如果退出,马上出现很大的失业潮,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这 些企业有维持就业的政策性负担。此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对地方GDP、地方税收、以及就业贡献很大,如果其破产或退出,同样影响很大。正是出于地方政府的 “政策性补贴或保护”,企业才有了“隐形的担保”。同理对于银行来说,这些企业一旦退出,“原来的借款就会变成呆账坏账了。”所以在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 下,就会继续贷款,就“有办法继续维持下去”。

  基于以上分析,林毅夫坚称去产能一定要了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有政策性负担的企业来说,应该把政策性负担 消除掉,“如果承担了就业的责任,就应该把超过正常经营所需要的、由企业承担的就业政策性地消除,减少雇员。”与此同时,对于辞退的职员,应该有政策性的 安置,如接近退休年龄的提早退休,给予教育、培训等补偿,帮助其再就业等。

  对于没有政策性负担的企业来说,林毅夫直言,需求减少,地方政府也没有继续承担补贴的责任,“应该关停并 存”;对于所造成的失业人群,应该由社保部门提供必要的兜底、失业救济。林毅夫强调,目前地方政府的考核,不应该以GDP考核为标准,“为了解决过剩产能 所减少的GDP不应该作为考核的指标”。在林毅夫看来,如果这些举措能够做到位的话,市场机制就发挥作用了,“把‘企业经营不好可以不关’的道理消除掉, 市场就会取得平衡”。

  因此,林毅夫总结道,在去产能方面,比较好的方式是创造市场汰劣存优的机制,经营不好的企业会退出,市场自动恢复均衡,“而且留下来的企业质量会很高。”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313/n440257929.shtml report 1170 “两会”期间,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表委员纷纷支招献策,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各种意见建议。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为了去
(责任编辑:郭儒逸 UF029)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