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在杜伊斯堡,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面对近1.7万名德国钢铁工人大声疾呼,他的话让人很容易觉得这里正在举行的全德钢铁工人“一日罢工”是做给中国看的。
德国钢铁工人“急了”
“我还能再干39年呢,我可不想现在就流落街头”,11日,28岁的蒂森克虏伯集团员工因戈在前往该集团总部抗议途中对BBC这样说。他不愿告诉记者他的姓,但他清楚这场抗议的目的是要德国政府帮助钢铁工人“保住饭碗”。
11日,德国钢铁工人在蒂森克虏伯集团总部前抗议。
11日罢工组织方是欧洲最大的独立工会——德国五金工会(IG Metall)。罢工的中央集会是在柏林总理府前,萨尔州等地也有,《明镜》周刊称全国有约4.5万名钢铁工人参与为期一天的罢工。但当日影响最大的活动发生在杜伊斯堡,德国最大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总部门前。近1.7万名钢铁工人聚集于此,听到了他们最希望听的话。
“我们不反对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前提是,他们做事得像是市场经济”,在杜伊斯堡抗议现场,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向集会人群发誓,要为保卫钢铁工业而战。蒂森克虏伯钢铁集团欧洲中心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巴克则警告集团管理层,整改与并购必须得到一线工人认可,否则企业将面临大罢工的险境,“如果你们想暗箱操作替我们做主,我们绝不会只当看客”。
上述为德国钢铁工人做主的言论是需要解读的。路透社说,半数德国钢铁工人放下工具上街抗议,是出于以下三重担忧:
中国廉价钢铁倾销;
欧盟实施更严格气候保护和能源标准,抬高钢铁业成本;
钢铁巨头并购致工人大量失业,就像塔塔宣称出售在英国的钢铁厂危及1.5万英国工人那样。
从罢工规模之大以及加布里尔的言行可以看出两点:
德国对钢铁工业依赖之深;德国工会反企业并购力量之强大。
文章进一步称,与制造业已逐渐萎缩的英国不同,钢铁业自一战起就对德国意义重大,如今仍是德国经济的关键领域,直接就业人数为8.7万,并间接影响350万德国人的生计。1951年,德国立法赋予钢铁、矿产工人参与公司管理决策的特权,使德国企业在考虑并购或企业发展转型时必须考虑工会的态度。而此次抗议的背景是,受全球钢铁业不景气影响,蒂森克虏伯集团新CEO赫辛格希望公司把重点向电梯、汽车零件等更赚钱领域转移。也有传言说,公司在和塔塔集团谈判筹建合资项目,把塔塔在荷兰的工厂与蒂森克虏伯在欧洲的钢铁业务合并,这有可能危及工人就业。
“2016年是钢铁工业定生死的一年”,在杜伊斯堡集会上,“五金工会”领导人约尔格·霍夫曼这样说。“德国之声”说,德国钢铁业近年来一直低迷,深陷危机。11日的罢工不仅有劳工参与,钢铁业资方也和工人一起抗争,目的是希望争取德国政界的同情和支持,而他们希望政府采取的主要行动,便是应对中国廉价钢产品冲击。霍夫曼说,“我们要的是公平竞争,不是低价竞争”。
据“德国之声”报道,今年2月,来自17个欧洲国家的5200名钢铁工人代表已到欧盟总部门前“和中国急了一回”,他们指责中国厂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欧洲倾销钢铁产品,要求欧盟不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那次抗争的结果是,欧盟决定对中国一些钢铁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BBC说,依据中国“入世”协定,中国将在今年12月正式获得世贸组织市场经济地位,如果中国顺利得到此地位,欧洲再想对中国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就更难了。
塔塔钢铁将退出英国市场引发钢铁危机
在过去5年亏损20亿英镑之后,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拟全面退出英国市场,图为塔塔集团LOGO。11日,印度塔塔集团宣布正式开始出售其在欧洲的部分钢铁业务,接盘的是英国公司格雷布尔资本。路透社报道说,印度的塔塔钢铁此前表示,大量低价钢铁流入欧洲是其决定退出英国的原因之一。塔塔认为,中国等国对欧洲的钢铁出口增加、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疲软的市场导致公司亏损激增,无法承受。
“中国钢铁出口与英国钢铁业的困境没有因果关系”,11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撰文,回应英国舆论对“中国钢铁倾销”的质疑。他批评将中国作为“替罪羊”的观点“误导公众”,“来自中国的钢材无论是数量还是额度都只占英国进口钢材总量的很小一部分。”此外,来自中国的钢材大部分是低附加值产品,英国已不再生产,需从外国进口。刘晓明还说,中国钢铁业面临比英国更大的困境,过去3年中国已压缩9000万吨钢铁产能,今后5年还要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牵扯上百万人重新安置就业。面对钢铁业挑战,中英需要共克时艰。
在外界看来,刘晓明的文章也能看做是对欧洲钢铁危机整体的回应。他有关“欧洲钢铁危机不应怪罪中国”的论述得到了一些理解,也有媒体仍对他提出质疑。如英国《独立报》认为,中国去产能过剩带来钢铁出口激增,这种外溢效应拉低了全球钢价,对全球钢铁业影响重大。英国钢铁协会会长斯泰西对《环球时报》说,英国钢铁行业目前遭遇的困境,“不是昨天才发生的意外”。“我们注意到中国的钢铁出口,在过去两年增长了两倍”。
“生存的希望在于创新”
“欧洲人比谁都更忽视(中国钢铁倾销),”11日,美国最大钢铁制造商“美国钢厂”CEO朗齐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对欧洲可能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表示不理解。在中国学者看来,动辄拿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说事儿,有政治讹诈的意味。
12日,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1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列举了几个数据:中国去年的钢材出口达1.12亿吨,这是破纪录的,其中对欧盟的出口857.8万吨,“但同时我们从欧盟进口121.2万吨,基础设施建设的钢材,中国是很拿手的,可是建造航母、军舰、重要设备等高档钢材还需从欧洲进口,这说明我们互有需求,不能只说中国出口。”他认为,中国与欧盟在钢铁产业上有互补性。因劳动力成本高,欧洲应把低档次钢材产业完全抛弃,但欧洲总还是要盖楼修路,从中国进口低端钢材符合欧洲的利益。
“长远看,欧洲钢企最大的生存希望在于科技创新”,“德国之声”说,提高关税等贸易保护性措施只能让情况得到暂时缓解,而在创新领域,德国只领先中国5年。批评者多年来一直在警告,欧洲钢铁业萎缩不可避免。
往期精彩回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