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区应该是属于减量优化区了。对北京这座城市,规划者一直觉得人口太多。这几年,北京出台了不少“措施”来压缩人口。但这种压缩人口的做法是短视的。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库,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搜狐财经思想库评论员、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邓新华
近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明确规划期内,减量优化区需要通过建设用地“减量瘦身”倒逼城市功能提升,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北京市区应该是属于减量优化区了。对北京这座城市,规划者一直觉得人口太多。这几年,北京出台了不少“措施”来压缩人口。但这种压缩人口的做法是短视的。
首先,北京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城市,原主人口的老龄化快过其他地方。但是大家为什么看到北京年轻人多呢?那是因为北京有着极高比例的外来年轻移民。正是这些外来年轻移民,权利上低户籍人口一等,但创造了大量财富,这才缓解了北京的老龄化问题。很多北京人把外地人口当成竞争者、负担,意识不到外地人口帮助北京解决了多大的问题。北京有很多吃房租的老年人,假如没有外地人口的贡献,他们的房租将大跌。是外地人推高了北京人的财产性收入。北京人的这种民意,反映上去,就变成了压缩人口的政策。这些不友好的政策,也会损害北京人的利益的。
其次,适度发展区被定位为“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应引导人口产业合理集聚”,其实也是规划者的一厢情愿。规划者眼中的集聚区域,真的“合理”?如果那些地方真的适合集聚,人们早就拥过去了,还需要你来规划?不当规划只会加大人们的移动成本、影响城市发展。
第三,规划者明确减量优化区发出控制建设用地的信号,也是同时发出推涨北京房价的信号。限量版总是更贵的。当然了,也许规划者就是要利用高房价来压缩人口。多少人在北京抛汗水、吃苦头,就是为了想在北京拥有一套固定住所,对这个美好的中国梦,规划者却要设置障碍。
北京尽管在人口上早已是超级大城市,但是规划者总是把北京当成一个村子看。大城市要有开放、宽容的心态,规划者却总觉得外来人口是压力、是负担。大城市的心态应该是来者即市民,但规划者却总是区分“我村的”、“外村的”。大城市要懂得集聚即合作,但规划者却把集聚看成竞争。
试想数千年前,当北京还是个村子的时候,假如有人告诉村长,这个地方未来会搬过来几十万人,估计村长也会把这么多的人口涌入视为村子的灭顶之灾吧。现在北京已经几千万人了,规划者还是几千年前的思维。当然,他们自己可能还以为自己视野很超前呢。估计几千年前的村长也会以为自己挺高瞻远瞩的。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