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 > 科技·媒体·电信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零售业“有效供给+”新模式在国美创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手机看新闻
  中新网5月5日电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中国零售业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期,有的企业关店裁员、有的企业合纵连横、有的企业布局新产业,此前高歌猛进的电商也进入缓慢增长的新常态。国美选择在此时与亚马逊中国结盟,形成战略合作,他们的生态圈与其他公司有何不同,从产业趋势来看,零售业到底应该怎样转型?如何放大整个产业链的利益?中国新闻网记者段红彪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先生。

  十几年电商只是“辫子革命”一场

  中国新闻网:近些年电商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让人为之一“震”,资本市场也看好这一模式,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将引领零售4.0革命,但您却认为当前零售业并没有发生真正的革命,能详细解读一下这一观点吗?

  罗清启:电商本质上是一种零售形态,过去十几年电商的发展是将线下业务搬到了线上,放大了店面的辐射范围,实现了交易层面的电子化。这一“搬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实体店面的部分成本,但销售空间的电子化不等同于整个产业链的优化。事实证明,当前的电商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消费者、零售企业、制造企业之间的完整产业循环。

  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自从电商发展起来以后,行业价格战此起彼伏,这种价格战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给产业链带来了破坏性影响。电商销售的部分产品价格低,并不能说明这一模式有多先进,因为它是依靠资本市场的场外资金补贴而进行的,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这种游离在产业链之外的电商,并没有自己的产业链贡献,供方不仅不会配合这种价格战,甚至都没有与之达成真正的战略合作。

  从这个层面来看,所谓的电商发展就像“辫子革命”一样,只是卖场的电子化,并没有创生出新模式、新业态。真正能够带来零售革命的新模式应该是能整合并优化产业链,并放大所有利益攸关方利益,这正是未来零售业变革的根本所在。

  “创商”将成为未来零售的新形态

  中国新闻网:当前各行各业产能过剩严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出路在于供给侧改革,零售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提供准确的产品给准确的消费者。为此,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探索反向定制模式,请问这一差异定制模式对行业的转型升级有何启示意义?

  罗清启:有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企业的有效供给率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低的,家电行业不到60%,而日本在95%以上,美国和欧洲也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的制造企业总是拿着巨大的产能和产品资源等着市场挑选,而市场需求量远低于供给量,这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流通环节的孱弱。

  长期以来,零售企业仅是一个产品自上而下流通的渠道,当前的电商也是如此,并没有以消费者为中心对产业链进行重置。在过去,购物实际上是消费者面对零供体系进行选物的时代,而在现在,消费者对零供体系的要求不仅仅是做选择题那样简单,而是他们既能参与“选物”又能参与“造物”。

  自现代零售出现以来,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供应与需求在高度个性化前提下的准确匹配问题,也就是供需的零距离问题。零售企业采用反向定制模式较好的诠释了这一用户参与的“造物”模式。

  从这里来看,零售的称谓本身就不科学,零售体系必须成为创造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总枢纽,这就是零售在新时代的粘性,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只有把用户也纳入产业体系中的供给侧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近期,国美以供应链切入,与亚马逊合作,本质上来看是国美放大自身差异化定制优势,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参与“造物”过程,这一模式有助于零售体系供需结构的全面升级。

  只有有效供给才能互联网“+”转型

  中国新闻网:当前全球零售业面临比较大的经营困境,很多零售巨头纷纷关店,压缩经营成本,而有的企业仍然在逆势扩张,比如国美电器不仅接手了部分超市的电器经营,而且还将店开到了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上,如何看待这种渠道触点外向型扩张的模式?

  罗清启:未来的零售形态应该是让购物变成了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方便地进行需求创造和需求满足的活动,那么零售企业所有形态的零售终端都必须适应这样的原则。所以,线下门店并不会消失殆尽,它仅仅是达到以上原则的一种手段而已,电商也只是这样一种渠道形式而已。

  这也就意味着,在碎片化时代,决定零售企业发展的关键从单纯产品流通能力扩大到与所有利益攸关方协同共赢的运营能力。国美线上线下的扩张动作在于全触点、全渠道的布局,本质上是有效供给能力在各种渠道形态的展现。正因为国美具备了为用户提供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的体系,其零售网络具备了巨大的延展性,这是当前传统连锁企业和电商都无法做到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谁能抢先布局全渠道触点以收集用需求数据,谁就能较好的解决供需零距离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有效供给的能力,在渠道触点和有效供给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进一步放大自身的产业优势。所以,对零售企业来讲,互联网“+”不是盲目的乱“+”,只有具备了有效供给的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不能共创共“盈”就称不上生态圈

  中国新闻网:目前亏损成为很多零售企业尤其是电商的常态,这样的企业倾向于寻求合作伙伴组成所谓的生态圈、大平台,这种合作模式能构建起优质的生态圈吗?所谓的生态圈只是网络企业的“专利”吗?

  罗清启:很多企业的抱团取暖我们只能称他们为“取暖”,而非创造一个一直供暖的系统,即生态。以行业的合作为例,一些企业为了掩盖亏损或自救而组建“圈子”,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所谓的生态圈。生态圈首要原则是共“盈”,每个企业都盈利的圈子才能称为“生态圈”,只要有一方处于亏损,就不是生态圈。

  从产业趋势来看,电商最初是传统零售用电子工具期望实现良性的产业循环,通过技术重塑使产业链条上的所有环节加速释放创造力,并创造供应和需求完全一体的产业组织形态,但现在电商的发展已经脱离战略轨道,成了资本市场的产业游戏,动辄“生态圈”的概念掩盖不了持续亏损的窘境。

  生态圈的运营者与企业形态没有关系,只与运营逻辑有关系。生态圈中的运营者必须能够整合产业链各环节,并放大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福利,这是生态圈的本质所在,也是其产业价值与投资价值所在。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网 https://it.chinanews.com/it/2016/05-05/7859833.shtml report 2817 中新网5月5日电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中国零售业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期,有的企业关店裁员、有的企业合纵连横、有的企业布局新产业,此前高歌猛进的电商也进入缓慢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