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壳资源炒作有望降温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手机看新闻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A股市场借“壳”大戏不断上演。“壳”资源交易火爆,二级市场多只股票走出大幅上涨行情 。监管层近期最新表态或让A股市场上壳资源炒作有所降温。

  壳资源受热捧

  * ST新梅 由于三年连续亏损自4月8日起暂停上市,但在此之前,其股价曾从2 月初的5元一线一路飙升至最高8.15元,阶段涨幅逾六成。2015年成功扭亏的* ST皇台 ,此前多次重组失败,股价自1月中旬起大幅攀升,涨幅最大时超过七成。数据显示,具备壳概念的个股今年以来走势显著跑赢大盘 .

  市值低于50亿、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小于20%、民营企业最好、主业不振、有重组历史,前述关键字已经成为A股市场掘金壳资源的“常识”之一。目前来看,除了借壳高发地ST板块外,壳资源主要集中于 纺织服装 、矿业、化工、商业零售、造纸等传统周期性行业中,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在转型期面临业绩和估值“双杀”,往往会选择卖壳彻底套现或出让控制权。

  近年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加了重组主体与让“壳”主体。 国企改革 顶层设计出台后,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国有企业资产整合和清退力度不断加大。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重组活跃,以往被认为借壳难度较高的地方国企及央企壳资源公司也不乏实施转让、重组乃至借壳案例。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已有恒天天鹅(现重组为 华讯方舟 ,重组前所属中国恒天集团 )、 河池化工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民企,此前属中国化工集团)、 友好集团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大商集团 ,此前属乌鲁木齐国资委)等多家国企 上市公司正在或已经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近期中国南方公司工业集团将所持 中国嘉陵 的股权全数转让给龙光基业,龙光基业由此成为中国嘉陵的大股东。根据以往市场操作手法,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大多预示着后续资产重组“箭在弦上”,中国嘉陵是国企壳资源流通的最新案例。

  分析人士认为,壳资源火热的背后是目前企业巨大的证券化需求和受限的供给下供需不匹配的写照。一季度数据显示,目前排队IPO的公司已经超过700家,按照目前的审核与发行速度,消化存量至少需要2-3年时间,这已经是业内人士的共识。2-3年的时间成本让不少拟上市公司谋求通过借壳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从今年已经或正在实施的借壳案例来看,大体量企业通过借壳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案例明显增多,带来上市公司市值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催热了壳资源个股在二级市场的表现。

  在香港上市的全球第二大工业铝型材制造商 中国忠旺 的分拆上市计划显示,其旗下主营铝挤压业务的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忠旺集团),将通过借壳 中房股份 登陆A股,作价282亿元。中国忠旺也由此成为“香港红筹回归第一股”。而中房股份停牌前市值仅44亿元,复牌后走出连续上涨行情。

  风险不容小觑

  上市公司在被借壳之后往往能够收获巨大涨幅,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被借壳之后基本面发生变化,公司价值得到重估;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借壳往往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容易受到投资者热炒。据统计,被借壳公司复牌后的股价在短期内急剧上涨,十几个交易日相对累计超额收益平均达70%以上。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大多数散户并不具备和机构一样的资金实力和风控手段,同时并非所有被重组的公司都能完成从“乌鸡”到“凤凰”的涅槃,重组过程中重组方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七喜控股 (现为 分众传媒 )股价一飞冲天的背后也有 宏达新材 被火速“弃壳”的戏剧性事件。彼时公告显示,由于宏达新材和朱德洪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分众传媒因此终止了借壳宏达新材的计划。复牌后股价一度跌幅超过40%,不少身在其中的股民损失惨重。

  一些壳属性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和合规性方面存在短板甚至瑕疵,这也可能会成为重组过程中的“定时炸弹”。对投资者而言,若抱着“赌徒心态”盲目参与壳资源炒作,无疑将面临巨大风险。来源中国证券报)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国经济网 https://finance.ce.cn/rolling/201605/09/t20160509_11334908.shtml report 3154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A股市场借“壳”大戏不断上演。“壳”资源交易火爆,二级市场多只股票走出大幅上涨行情。监管层近期最新表态或让A股市场上壳资源炒作有所降温。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