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三代” 的自救
齐鲁晚报5月12日讯(记者 范佳 陈玮 实习生 赖星)李胜是济钢的后勤人员,进厂十多年了。 大专毕业进厂时, 是托了父亲的关系。 父亲和爷爷都是济钢工人, 到他这一代, 已经是 “钢三代” 了。
他从小就在钢铁大院里长大, 从幼儿园到小学
、 中学, 没离开过这座钢铁城。 初进厂时待遇不错, 奖金也丰厚。 跟爷爷和父亲一样, 他也为成为一名济钢人而骄傲。 工作后他找了一个同事结婚生子, 前年又生了二胎。 他满心希望在这座钢城稳度一生,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 生活很快起了变化。近些年, 伴随着国企转型,淘汰落后产能, 钢铁行业形势急转直下, 不少钢企陷入全面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 2009—2011年, 山东钢铁集团净利润分别为28.02亿元、 25.89亿元和20.5亿元。 尽管逐年下降, 但从未出现亏损。 可是在2012年, 企业开始由盈转亏, 且一下就亏损38亿元。 其中, 单是2012年上半年, 济钢集团就亏损了8.7亿元。
效益的下降会相应反映在工资水平上。 每个月两千多元的工资干巴巴的, 又几乎没有效益奖, 这让李胜一家人的日子捉襟见肘。 李胜身边开始不断有同事跳槽, 也有人选择干副业补贴生计。 前年, 李胜就和妻子商量想开个网店卖小饰品, 可最终由于经营不善, 网店不到三个月就关了。
直到去年, 打车软件进入济南市场, 他开始利用自有的丰田车在业余时间做起了快车司机。他只能从下午五点干到晚上十一点左右, 但即便如此, 他也能保证每个月收入四千多“ ,比我工资还多很多, ”他苦笑道。杨松 (化名) 在济钢负责检修工作, 他所在的部门有200来人, 兼职开快车的就多达三四十个。 杨松介绍, 除了开快车外, 不少济钢年轻人还通过干装修、 写编程等工作贴补家用。
老济钢人的自豪
顺着济钢东门正对的南北向马路往里走, 便是济钢新村。这是上世纪50年代建起的老社区, 有8000多户居民, 配套设施非常齐全。
70岁的王春英经常会在下午两三点坐在小广场上看着退休老职工们跳广场舞。 有人讨论着济钢的近况, 她就特意凑上前打听。
29年前, 王春英的丈夫转业,被分配到了济钢工作, 王春英就跟着一起来了。 那之后, 经常有人会对她说, 她找到了铁饭碗。 对此, 她总是会心一笑。 当时, 她和丈夫都被分到了检修车间。 王春英的活儿就是给钢板紧紧螺丝,确保质量。 那时候工作量很大, 她连周末都不歇着, 但钢厂的福利让她这个云南人安心。 刚进厂她就分配了一套公寓, 与丈夫和两个孩子住了进去。 很快, 他们又换了一个面积更大的宿舍。 过年过节的时候, 单位还会发柴米油盐等福利。
由于厂里的效益连年增长, 等到大儿子到了上高中的年纪, 王春英直接让他上了技术学校学习砸钢, “除了济钢从来没想过让他去别的地方, 当个 技 术 工 , 还 能 受 到 别 人 尊重。 ”1994年, 大儿子中专毕业后, 就直接进入了济钢做技术工作, 他说当时一起进厂子的,有3000人左右。
4年后, 王春英的小儿子也像他哥哥一样, 去了技术学校学习砸钢, 毕业后同样进了济钢。 那时候还有一家银行的工作等着小儿子, 却被王春英断然拒绝: “银行上班哪有济钢人有出息! ”
转型期的担忧
然而很快, 王春英有些后悔了。 “现在跟小儿子同年在银行工作的, 已经拿到了一万月薪, 可小儿子现在才两三千, 比原来还降了。 ”她开始为儿子们的未来感到焦虑。
李胜55岁的父亲李正均(化名) 也有了同样的担忧。 看起来还很年轻的他已经办理了退休, 他是在去年接到了领导电话, 通知他到办公室填表, 说可以退休了。 这让他很惊讶, 因为按照惯例, 很多男职工可以干到58岁。 后来, 他听说目前厂里鼓励提前内退, 并且鼓励有些人保留部分工资, 出去另找出路。
这位已年过半百的老钢铁工人摸了一辈子钢铁, 突然离开岗位, 有段时间很不适应。 不过更让他焦虑的是对儿子未来出路的担忧。 “我自己好歹熬到了退休, 可他还年轻呢。 ”李正均说, 他并不支持儿子干快车司机, 更希望他能学一门新的技术, 或者另找一家企业。
每天午夜拖着疲惫身子回家的李胜也觉得迷茫, 尽管现在工资低, 但是有这个钢铁工人的身份, 他就觉得安全, 起码会有保险等各类保障。
比起老一代的钢铁人, 李胜这一代的年轻人更关注钢铁企业的未来发展。 今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再压缩粗钢产能1亿到1 . 5亿吨的目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公开预言, 目前中国钢厂人均产钢300吨, 此轮钢铁去产能意味着, 将有50万左右的钢铁职工面对调整或重新选择。
之后不几天, 1月26日下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 习近平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工信部、 国资委、 央行等八个部委要求称, 要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济钢高管称, “这信息很明确, 表明高层已经下定决心, 要做到去产能的彻底化。 ”而据一位参加整个供给侧改革方案的经济学家说, 钢铁行业几乎贯穿了供给侧改革相关文件起草讨论的全过程。
未来的方向
对于济钢集团的转型, 山东省政府早在两年前已为其理清了思路。 2014年10月, 《山东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出台, 要求济钢集团压缩钢铁产能, 环保治理达到城市接受的水平, 实现余热余能供暖2000万m2, 发挥已有复合材优势, 扩大复合材产能, 发展高端产品并大力促进招商引资, 突出发展用钢制造业, 形成以消化钢铁产品为特征的产业集群。
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 济钢一直在坚持进行着。 去产能过程, 势必是一场断腕般痛苦的历程。 对于钢城如此, 对于钢城内的数万名员工更是如此。
李胜的工友见证了45吨转炉停止运转的时刻。 时间特意选在一天的上午8点58分, 这四个自1958年建厂就运转的45吨转炉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火红的氧枪从转炉中提出, 随着最后一炉钢水浇注完成, 所有的机械设备戛然而止, 刹那间, 厂房里没有了往日的轰鸣和喧嚣。 礼炮响了, 58响。 8点58分,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 为什么选择58响, 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寓意。 那是一种对历史的纪念, 也是对这个注定被淘汰的转炉的哀悼。
济钢相关负责人介绍, 45吨转炉停了, 为了妥善安置796个工人, 14天内炼钢厂办公楼晚上基本上灯火通明研究措施, 向职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具体的安置政策秉承公平公正, 自愿申报, 双向选择, 先公布岗位, 然后根据相同相近的岗位选择。 股份公司里面各个单位进行内部消化, 各相关单位无条件接受。 最后的安置结果工人们都很满意。
据该负责人透露, 按照要求去产能, 直接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老国企应该率先垂范,完成历史使命。 但留给企业自身成本的压力, 工人内心的纠结, 职工家属的留恋, 都应做到平稳顺利进行。 这是济钢转型 升 级 的 必 然 阵 痛 。 李 胜 在想, 或许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
现在, 虽然偶尔也会对于这座 “钢的城” 有不少担心, 但王春英仍然对济钢的转型充满了信心。 “两个儿子不会离开济钢, 只要赶得上发展, 他们的技术, 是不会落伍和淘汰的。 ”王春英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