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产业工人转型记(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新闻
文/戴春晨
文/戴春晨

  机器换人之后,人怎么办?

  这是广东开展轰轰烈烈的“机器换人”背后,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许多人担忧,在“机器换人”之后,以往流水线上的许多工人们会因此丢掉“饭碗”。比如,曾经有一家生产家具的工厂主向记者举例:一个20万的机器手臂,可以代替 两个年薪为10万元的熟练工人。换句话来说,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但是,现实远比简单的演绎推理复杂得多。“机器代人”会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不仅要看生产线改造之于工厂的变化,还要看到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就业结构调整。

  事实上,代替人工的机器人技术由来已久,时下炙手可热的“四大家族”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在国内布局。然而,机器人大热却还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究其原因,正在进行的“机器代人”与经济转型密切相关,带有浓重的“救急”或者说“实用主义”意味。机器人上岗,其中的一大任务是补流失工人的缺,以维系固有的生产能力。从这个层面讲,机器人对工人的替代更多是接替。

  对东部发达地区众多的制造业厂家而言,工人的流失固然有订单减少、经营压力加剧的原因,但也有经济转型造就更多高性价比的工作岗位有关。近年来,中部、西南地区经济崛起,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登台亮相,异地务工人员有机会就近择业或返乡创业,而不必从事搬运等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以及焊接、打磨等危及健康的工作。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跨省流动人数减少,流入服务业的人数增加,正好说明这样的趋势。

  在这样的就业结构调整中,制造业,尤其广东制造业的异地务工人员人数逐年减少是可以预见的。近年来,在珠三角地区,每过一个春节,一些工厂就面临工人流失一两成的窘境。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机器换人”也不可能快速达到很大范围的代替。广东是全国第一大劳力输入省份,异地务工人员目前超过2600万,按照流入制造业约三分之一计算,也有800万左右。按照当前广东省平均一台机器人对应约6.5个劳动力计算,广东要完成新增5万台机器人的三年目标,能替代的劳动力为32.5万人。30多万同800万相比,数量并不多,经济转型应该有足够多的空间承载这些富余劳动力。

  因此,“机器代人”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如何保住工人的“饭碗”,而是如何在“代人”的同时实现劳动力的转型升级。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工业化进程固然重要;但没有人的更新升级,技术和产品的革新就没有载体,工业的转型升级无从谈起。

  时下国人喜欢对标的工业强国德国,在一间工厂工作十几、二十年的技术工人都是宝贝,甚至能指导工程师;但在中国,尤其在珠三角地区,许多“农民工”在不同行业、不同工厂不断跳槽,工作七八年依旧是“普工”。

  这不能不说是“广东制造”乃至“中国制造”中的短板。

  庆幸的是,时下的“机器代人”提供了工人技术升级的机会。机器人替代了简单重复的体力,工人的精力、时间得以解放,这意味着工人有更多条件进行学习更新。而自动化生产,势必需要懂精密管理的高级技工,这样的人才正是当前急缺的。

  记者乐观的预计,如果广东800万的传统流水线工人能分化出400万技术工人甚至10万工程师,那“广东制造”乃至“中国制造”曾经赖以为傲的“人口红利”,将升级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红利”。

  另一层面的事实是,传统工人是最亲近流水线的人,熟悉流水线的每一道工序。当前,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家电、3C、五金等行业,机器人需要反复测试调试才能融入生产流程。如果能激发传统工人的创造力,制造业的“机器代人”将能更快、更高效地推进。

  事实上,广东已有不少企业关注到工人的“学习”问题。例如,家电巨头珠海格力集团在自动化改造的同时,就在进行员工的职业培训。

  不过,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要效法格力难度颇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补位。

  无论如何,在机器人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作者:戴春晨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5/25/content_40607.htm report 2642 文/戴春晨机器换人之后,人怎么办?这是广东开展轰轰烈烈的“机器换人”背后,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许多人担忧,在“机器换人”之后,以往流水线上的许多工人们会因此丢掉“
(责任编辑:Newshoo)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