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管清友:经济药方重要,还是主治医生重要?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 清友会 管清友
  • 手机看新闻

  摘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时间节点,“大缓和”终结,“大调整”开启。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历史阶段作为参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亮点不多,各种解释汗牛充栋。与1980年代相比,几个成熟经济体的政治家施展的空间不大,魄力不够,效果不佳。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库,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文/ 管清友

  以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为时间节点,“旧常态”终结,“新常态”开启。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上,我们似乎第一次经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中国经济缓慢下行,偶有亮点,理论上潜力最大,但新经济尚无法对冲旧经济的下行。中国政治家改革的决心很大,但也面临现实的约束。

  以2015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跌破7%为时间节点,7时代终结,6时代开启。在中国经济政策选择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激烈甚至对立的政策辩论。经济学家开出了各种药方,纵观其间,刺激论、改革论、中庸论,不一而足。主治医生试遍了各种办法,综其大略,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莫衷一是。

  作为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一个观察者、参与者,最近几年,我们隐约看到了这些变化,参与了一些讨论,也感受到了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艰难选择。

  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中国在最近几年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政治周期呈现新变化。传统的隐性激励机制被打破,地方政府行为发生变化,中央和地方关系重塑。中国传统的政治周期特征是“地方竞争,大干快上”。但是,自2012年底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以来,这种周期特征发生了转变,转向了“中央定调,从上到下”。政治周期特征的这种转变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同的激励,出现了“懒政怠政”现象。

  其次,供需管理出现“期限错配”。短期的总需求管理和中长期的供给侧改革存在“期限错配”问题,以改革红利稳增长存在现实困难。需求侧管理主要着眼于短期,而供给侧管理主要着眼于中长期。用中长期的供给侧改革来解决短期问题,会遇到期限错配问题以及具体实施上的难度,因为改革的措施可能很难马上释放出对经济的支撑和提升作用。

  再次,经济低位均衡短期难以打破。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算是一个扰动因素,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国已经从2002年到2007年的高位均衡过渡到了现在的经济低位均衡。并且,要走出这段经济低位均衡相当困难。同样情况发生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从1992年到1998年的高位均衡状态,再到1998年以后的低位均衡状态,最终转向2002年到2007年的高位均衡状态。从低位均衡转向高位均衡,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时发力,需要国际国内两重因素同时匹配。当前,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很快走出低位均衡并不具备条件。

  因为这三大问题,杠杆过高、金融风险、失业压力、产能过剩等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然而,无论是经济学家提供的药方,还是主治医生面临的选择,都必须面对或涉及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如何处理政治正确性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抑或是,三中全会提及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问题。

  第二,彻底的产权保护问题以及已故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奥尔森提出的“强化市场型政府”的建设问题。

  第三,关键性的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土地制度、财税体制的改革。

  药方是重要的,惟其如此,才可“对症下药”。主治医生是重要的,因病因时施治,才能把药方用好。治疗思路是重要的,方向正确,配以技术、勇气、择时,才能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614/n454285914.shtml report 2028 摘要: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时间节点,“大缓和”终结,“大调整”开启。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历史阶段作为参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亮点不多,各
(责任编辑:陈君)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