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狐财经思想库 > 思想库观点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孙文凯:男女收入差异来源探讨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经济学家茶座 孙文凯
  • 手机看新闻

  摘要:实际上,已经有学者对中国企业数据分析发现,越是市场化的私营企业,其性别收入差异越大,但是歧视所能解释的程度却越小。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上和结果的平等,而应该按照生产力原则以及比较优势原则理解现实和制定相应政策。

  (搜狐财经思想库:让思维有乐趣,让思想有力量!汇集顶尖财经智库,分享深刻透彻的调查研究,旨在普及常识,为网友提供思想洞见和专业分析。)

  孙文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1 男女收入差异及传统解释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都较男性要差,比如在就业率、工资收入和职业发展各个方面,男性都比女性有更多成就。以收入差距为例,两个美国学者发现个人其他特征相同的情况下,在美国女性工资比男性平均要低20%,在欧洲这个数字大概在17%。对中国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社会上大概存在15%的男女性别工资差异,相对于西方国家要低,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争取男女平等的努力结果。但这个性别收入差距是持续性的,随时间变化不大。本文将对性别收入差距原因的研究加以总结讨论,并且这些研究的结论也同样适用于解释职位高低、就业率等劳动力市场指标。

  以往学术研究中的解释多半从传统观念和性别歧视角度展开。女性更被认为应该在照顾家庭上付出更多努力,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时间少因而收入低;而且女性受到就业市场上的歧视,相同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个人素质条件下,雇主会给女性更低的报酬。这种解释广泛受到认可,流行了很长时间。

  就业市场上的歧视还可能通过预期效应产生一定的放大作用。男女在就业市场上收入的明显差别,对家庭决策有很大影响。如果女性在同样受教育水平下收入低于男性,那么对女孩的教育投入可能就会偏低于男性,从而造成男女生产力的不同,进一步扩大未来男女在就业市场上的收入差距。

  以上的解释被统一认为是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存在与否以及数量、程度被大量的学术论文所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热点问题。从数量上分析性别歧视,主要是如下步骤:首先,从全体男女样本中计算出平均收入的差异,然后观察其中能够被男女个人特征差异不同解释的部分,比如受教育和工作年限等影响收入的因素可能在男女间存在差异,这导致的收入差异是能够合理解释的部分;排除了个人特征能够解释的收入差异部分后,剩下的收入差距部分被认为是性别歧视的影响程度。依据这个思路和各种统计方法,可以较容易地定量分析性别歧视的程度。一些对中国的研究认为歧视甚至能够解释收入差异的50%左右,也就是说近一半的男女收入差距来自歧视而非合理因素。

  2 非歧视的解释

  不可否认,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但是,更直接的问题是:即使具有相似个人特征比如接受同样的教育、做同样的工作,男女的生产力是否也有不同?如果个人特征都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力不同,那么男女收入差异就不能完全被歧视所解释了,因为产出不同当然回报不同。如果生产力本身不同,企业当然不会给不同性别的人相同待遇,而如果生产力相同,歧视行为在市场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通过企业的“挖墙脚”行为可以将高生产力而在另外企业受到歧视的女性雇佣走,企业也将因此获利,竞争的均衡结果是没有歧视,按照生产力付酬。

  之所以在“个人特征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力不同”,是由于很难做到“除了性别差异其他特征完全相同”,这很大程度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区别。如果存在其他很难观察但却是对收入有影响的因素影响性别生产力和工资差异,那么以往通过歧视角度的研究多半是站不住脚的。

  主要的对以往研究的补充应该从生产力差异角度观察,但是,要衡量生产力的差异是困难的,因为我们分析的是所有男性和女性,在如此大的目标群体下,很难通过做实验来收集关于做同一件事情的男女的效率差异;同时,另一个困难显而易见:仍然很难控制收集到的样本中男女的个人特征基本相同。即便如此,近年来有一些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尝试。

  有一些医学和生理学上的证据是直接的,比如男性往往力气更大,至少做体力劳动更有优势。因此在低端劳动力市场可能男性会比较有生产力,男女收入会存在差距。这也是传统“男耕女织”观念形成的原因之一。一些学者使用统计局的大样本微观数据库发现,在低收入人群中男女性别收入差距更大,将能够控制的、看得到的特征差异控制后仍然成立。

  除了医学上的一些证据,已经有一些学者关注从性别本身的固有差异来解释收入差异。比如,最近一项美国学者针对男女在就业市场上缺勤率的研究发现,女性明显存在28天周期性旷工现象,并用女性的生理周期来解释这种男女旷工差异。由于生理周期的存在,女性比男性从统计上要有更大矿工的可能,尤其是45岁以下女性。如果女性更易于无故旷工,那么就业市场上雇主会提前考虑这个问题,从而降低其工资或减少雇用率。这会导致合理的性别收入差距。该研究作者发现此生理周期因素解释了性别收入差异的1/3。

  另一个美国华人学者从人力资本折旧角度结合女性生理现象解释性别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折旧是指知识的遗忘。由于女性更可能在工作中中断工作(比如因为怀孕生孩子或者照顾家庭等其他原因而中断工作),这会导致她们在职业发展上积累的人力资本折旧要平均高于男性,而人力资本的差异显然会导致收入差异。

  风险承受能力也是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的一个原因,因为不同风险承受要求不同的收入回报。最近一个根据土耳其男女高中生报考大学填志愿的实例分析发现,男女对待风险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女生更倾向于保守估计自己的分数和填报更有把握的志愿,而这样的专业志愿往往对应着冷门或就业前景并不很好的专业;女性还会考虑报考的学校是否离家里很近等和收入无关的或负相关的因素;而男性挑选专业则更多考虑就业前景是否好,如果第一年没有报考到好的学校和专业,宁可复读一年也要在下一年报考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的学校。很显然,在就业市场上,风险和回报是对应的。我们看到女性更倾向于做公务员和教师,而男性相对偏好于外企和创业,这必然带来收入上的差异。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中国留美博士生也通过对中国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的女性相对于男性在报考志愿时也存在规避风险的问题。

  专业化程度不同也能解释男女收入部分差异。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更偏向做一般性的专业化不强的工作,男性更可能做专业化程度强的工作。专业化往往会带来效率提高,这个现象显然也对解释生产力的差异有帮助。以上这些研究间接地论证了即使其他外部条件看似相同,男女的收入也可能存在差异,这源于二者内在差异,而非歧视。

  最近,我的一个同事在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分析男女在对待竞争态度上的性别差异。他设定了三个阶段的实验:第一阶段,男女学生每个人被放在一个小隔间里面答题,就是稍复杂的数学加法题,每答对一道题,给5元钱的报酬。第二阶段,要求这些学生随机分成二人一组,但不知道自己和谁在一个组里面,进行“锦标赛”式的答题,如果答对题的数目超过组内对手的数目,则能够得到全部奖金,否则得到0;第三阶段,每个人可以自主地选择是参加锦标赛规则的答题还是单独答题。每个阶段都是三分钟的时间。结果表明,女生和男生在回答数学题这个项目上答对题数和锦标赛制度下的胜利频数平均值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前两阶段男女差异不大。但是,第三阶段女生明显偏好于避免竞争式的锦标赛制度,而基本都选择单独答题,男生则相反。这个实验证明了男女在面对竞争时态度的显著差异,这种在竞争前的退让可能会导致就业市场的收入差异和职位高低差异。

  3 使用奖金数据对生产力差异进行的研究

  我最近使用某大学年终奖金数据进行了男女教师生产力差异的研究。由于中国大学教师基本工资相对较低,年终奖金占到了总收入的相当大比重,因此,努力挣到更多的年终奖是教师提高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一般来讲,年终奖包含三个主要部分:科研奖励、教学奖励和行政工作奖励。由于年终奖是计件收入,能够很好地体现多劳多得,因此年终奖金的数据能够较好地反应这些教师的生产力。

  使用大学教师的这个数据除了年终奖能够较直接衡量生产力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保证了不同性别的教师很多条件是基本相同的。比如,相似的平均年龄,基本都拥有博士学位,拥有相同的职业但专业化的研究领域,甚至相似的家庭背景。这个数据的另外一个好处,在于我们除了使用总奖金观察男女总的生产力差异外,还能够使用分项奖金观察男女是否有比较优势。

  首先,我仍然采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将尽可能年龄接近、职称相同、相似教育背景(海归或者土鳖、是否博士)、是否有小孩子等进行匹配,然后比较这些因素相似的老师之间年终奖的差别。这种方法在统计上称为“倾向匹配得分的平均处理效应”。

  使用这种方法,我分别对总奖金、教学奖金和科研奖金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别分析。得出的结论令我比较吃惊。我发现在总奖金这一项上,男女教师差别并不显著,但是男老师在科研上要明显好于女老师,而女老师在教学上明显好于男老师。这说明男女总的生产力差异不大,但是男性可能在创新性工作上有一定优势,而女性可能在重复性工作上有一定优势。

  当我把这个研究结果在课堂上讲给学生的时候,也有学生给出了其他一些解释。比如一个男同学说,虽然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能力更强些,但是女性相比于男性更有耐心,能够耐得住寂寞,这对于教学科研这类的工作有好处,因此能够弥补女性的一些先天不足。一个女同学进一步补充说女性之所以看上去耐得住寂寞,主要是由于可选择的太少。还有同学对我的研究的样本选择提出了质疑,比如说大学老师这一群体不能反映全部男女,而且这个研究结论可能也仅局限于学术界,而不能对所有领域推广。这些质疑是有道理的,但不论怎样,我的统计结果进一步对男女生产力差异以及他们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一些新证据。

  4 简要总结

  总体上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性别歧视能够解释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受到质疑——不同个体获得的收入应该更多基于他们的贡献而非性别。目前的研究从各个角度解释男女收入差异来源,主要是从生产力差异观察。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规避风险的态度、专业化选择差异以及自身比较优势,男女收入差异可能由于生产力差异而保持持续性。实际上,已经有学者对中国企业数据分析发现,越是市场化的私营企业,其性别收入差异越大,但是歧视所能解释的程度却越小。虽然几十年宣传“女人也顶半边天”,提倡男女平等,但以上研究告诉我们: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上和结果的平等,而应该按照生产力原则以及比较优势原则理解现实和制定相应政策。

  (本文来自《经济学家茶座》,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内容见搜狐财经思想库,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

business.sohu.com true 财经综合报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704/n457613836.shtml report 5082 摘要:实际上,已经有学者对中国企业数据分析发现,越是市场化的私营企业,其性别收入差异越大,但是歧视所能解释的程度却越小。不能过分追求形式上和结果的平等,而应该按
(责任编辑:陈君)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