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8日专电 专访:全球宏观信用风险增加 世界评级体系亟待改革——访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
新华社记者记者谢鹏 魏忠杰
中国主要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全球宏观信用风险增加,考虑到信用评级对资本等信用资源的流向和分配具有关键作用,以及目前世界评级体系的缺陷,相关改革应进一步推进。
关建中是在参加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与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联合主办的世界信用评级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的。他在18日论坛开幕的主旨发言中说,世界经济治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直接原因是背离了信用经济发展规律,未将正确评级纳入世界经济治理体系。
据关建中提供的数据,2008年全球债务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2.4%,而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286%。他认为,在结构性改革艰难,宽松货币政策持续的情况下,世界经济一方面债务没有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疲弱,债务负担和对应偿债的财富创造能力之间的“剪刀差”仍在扩大。
关建中分析,沉重的债务负担拖累了各国经济增长,世界进入高债务、高风险和低增长时代。高负债发达国家债务风险有可能在新的薄弱环节爆发,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依然没有摆脱债务“引擎”的角色。同时。西方评级机构没有把世界信用资源引入有财富创造能力的经济体,导致信用资源占有与财富创造比例关系严重失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关建中介绍,在这次国际性论坛期间,与会者非常关注世界评级体系改革,以及中国机构在其中应如何发挥作用等焦点问题。他认为,评级就是算账,算清楚有多少可用资源以支撑偿还债务。财富创造能力是偿债来源的基石,因此评级的标准应该是预测偿债来源与财富创造能力的偏离程度,偏离越大,风险越大。从2008年金融危机及其后暴露的问题看,西方机构评级存在很大偏差甚至是失误,需要有更多行业参与者提供更多元化的评级参考,以建设能够真正承担责任的新型世界评级体系。
此外,据论坛主办方介绍,众多与会者认为,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新实践。资本跨国流动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而传统模式难以实现资本互联互通,需要通过评级体系改革,创新评级联通模式,创造适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融资工具。世评集团国际顾问理事会主席、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认为,中国信用体系的推动和创新将起到示范作用,引领亚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对世界经济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影响。
本届世界信用评级论坛为期两天,以“世界经济与信用评级”为主题,聚焦信用评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带一路”资本与评级联通的新模式和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对世界的意义等议题,以期为实现更稳定、更有活力的世界经济做出贡献。来源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