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王玉普山东调研强调做油田“增量” 中石化上游谋变?(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何清 实习记者 王宇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何清 实习记者 王宇 上海报道

  导读

  手握现金却面临“坐吃山空”的尴尬局面——王玉普胜利油田之行似乎透露出中石化在布一个很大的局。

  “没有增量,仅靠存量,可能一到两年甚至三五年还过得去,但长远来看就难以为继。”这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 王玉普在山东调研时着重强调的一句话。

  7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就在数天前王玉普带领集团一队人马直奔地处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

  据了解,2015年中石化整个上游板块亏损高达174亿元,其中胜利油田亏损超过92亿元。严重拖累整个公司的利润总量。

  “如果油价仍维持在65美元以下,中石化的油田预计还将面临持续亏损。”采访中,有中石化总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该总部官员坦言,胜利油田已经过了成熟期,产量逐步下滑,部分油井已经是无效井。在低油价时期,这些油井将逐步关闭。这位官员介绍:“其实,华北油田、胜利油田、江苏油田、东北油气分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中石化旗下油田都有关闭油气井的情况。”

  这种非常举措,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年上半年中石化的油气当量同比下降5.99%,而原油产量下降的幅度高达11.43%,国内的原油产量更是下降了12.95%之多。

  “只是中国企业这样做。”一位跨国石油公司驻华高层人士说:“大庆油田产量50年一直在5000万吨,胜利油田也是一直在2000-3000万吨上下。高油价时这样做可以,但是低油价时,不应该了。中国企业应该迅速裁员减产。”

  但是中石化、中石油是央企,肩负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2015年8月,上任不久的王玉普公开表示,自他上任以来从未提过裁员,旗下公司也从未有裁员行动。对石化油服来说只是减少用工总量,其中包括正常退休的人员,这和裁员完全是两个概念。

  王玉普在胜利油田强调“增量”显然话中有话。在更小范围的场合,央企领导人并不避讳谈新一轮整合,甚至包括几大巨头之间。记者采访的一位石油央企专家则提出另一条思路:“我认为,应加大国外的投资,坐在国内,只有等死。”他坦言,在低油价时,国外的竞价可能更大也更残酷。“比如挣的钱比过去更少,但是总有活路。”

  尴尬处境

  此次山东调研,王玉普说得最多的是“油田企业要彻底丢掉幻想,彻底转变观念,全力减亏扭亏”。因为胜利油田是中石化最重要的油田,其油气产量占据中石化原油产量半壁江山。

  2015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整个上游板块亏损高达174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勘探及开发板块经营亏损人民币125.3亿元”。

  更可怕的是,目前中石化油气探明储量持续下降,未来产量增长乏力,是中石化作为一个油气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年报的公开数据,通过计算(储量替代率=新增储量/当年产量,新增储量=当年年末储量-上年年末储量+产量)可以得知,2015年中石化的储量替代率大约为-40.3%。这就意味着中石化面临坐吃山空、吃老底的困境。对照其他两家央企更可以看出中石化的尴尬,参照同样的计算方法,中海油2015年的储量替代率为67%,中石油2015年的储量替代率为33%。

  值得一提的是,就油气产量作为唯一评估指标的话,2015年中海油首次超越中石化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第二大石油公司。就当前的资源情况可知,中石化要重新登上国内第二大石油公司的宝座,难度较大。

  其实,目前中石化是石油央企中日子最好的一家。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433亿元人民币,在三大石油公司中居首。其中,炼油业务实现经营收益210亿元,化工业务实现197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长点。一季度也是如此,中石化股份一季报披露:“一季度本公司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66.6亿元。炼油板块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134.4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76.9亿元, 化工板块实现经营收益人民币45.8亿元。”唯独上游亏损125.3亿元。

  与此同时,中石化负债率较低,现金流也非常充裕。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石化在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为45.66%,比期初下降9.89个百分点,为上市以来的最低值,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8亿元,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

  联合信用评级分析师杨世龙介绍:“公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能力很强,收入实现质量较高。整体现金流运行状况良好。总体看,公司负债水平明显降低,处于合理水平;债务构成以长期为主,债务结构明显改善。”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王玉普说:“要多渠道增加油气可采储量,多途径提高油气采收率,宽领域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所谓“多渠道、多途径、宽领域”可以这样理解,目前中石化有很好的现金流,将一部分炼油产业出售,同时将国内一些油气资源收购下来或者大手笔整体重组。“这才是大企业应该做的。”

  全球资源

  其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中国就没有再发现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类似的特大油田,因此上述石油央企专家认为,至少目前在国内王玉普面临无米之炊之忧。

  他坦言,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都已经过了成熟期,产量逐步下滑,只是通过各种手段维持当前的产量,但是其成本很高。

  “目前中国生产原油成本在50美元/桶附近,但是国际油价还不到50美元/桶,沙特等中东国家的原油成本更是只有2美元至5美元。低油价时,我们应该迅速将无效和低效产量关闭。”他说。

  他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对页岩油气和稠油等研究,并且将这些技术保留起来,等到高油价时再使用。“目前,我们主要目的是保存队伍,让上游企业的员工有吃有穿,而不是用高成本的国内原油产量来弥补这些员工的生活。”

  同时,将大量石油央企员工派到中东等国,让他们成为中石化到那里油田工作的“乙方”。

  据了解,2000年后中石化和中石油开始将很多上游企业员工派到沙特等地工作;2010年国内石油央企中标伊拉克鲁迈拉油田、哈尔法亚油田和艾哈代布油田后,大量中石油、中石化员工都到那里工作。

  “当时,伊拉克为鲁迈拉油田给中石油的价格是2美元/桶,但是因为油田产量大,因此让很多人有了活路。”那位石油央企专家说:“现在低油价,竞价将更加残酷。”

  据他介绍,鲁迈拉油田探明储量高达177亿桶,哈尔法亚油田探明储量为41亿桶,最小的艾哈代布油田,也有10亿桶探明储量,有了这样高的储量,大量中国石油工人不愁没有活路。

  但是,记者采访的中石化总部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我们也有很多国外员工因为工作没有着落而回国的,很多人有半年时期空闲。”

  然而那位石油央企专家透露,关键还是“价格”问题。“沙特和科威克等国员工待遇高,因此很多工作都是让邻国人干。一旦中国石油工人愿意,完全可以取代他们。”

  显然,与其冒巨大减值风险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美元买油田,不如以低姿态“切入”国外成熟的油田获得相应分成,可能是央企目前更现实参与全球资源分配的路径。

  作者:何清 王宇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7/27/content_44080.htm report 4172 本报记者何清实习记者王宇上海报道导读手握现金却面临“坐吃山空”的尴尬局面——王玉普胜利油田之行似乎透露出中石化在布一个很大的局。“没有增量,仅靠存量,可能一到两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