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吓死宝宝了?美眉们的隐私就是这样被泄露的

段文涛mp 阅读(0) 评论()

  

  接收快递,已是当今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遇到的,特别年轻美眉们,网购商品后收快递的感觉,可谓“一日不收,如隔三秋”了。心仪的宝贝寄来了,快递包装肯定是随手丢进垃圾桶吧。

  亲,你想过没,你丢弃快递包装之前,那张印有条形码和写有你诸多信息的《快递单》,该如何处置?

  

网络侵犯个人信息曝黑色利益链

  据新华社电 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络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已从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扩展到网络账号和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实施攻击,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黑色产业链。

  今年3月,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接到多起报案,报案人称银行账户内的钱被盗。通过侦查,专案组先后在海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抓获了5名犯罪嫌疑人,并锁定了为嫌疑人提供作案基础信息数据的源头——“黑客”江某。

  今年6月,南充公安的便衣民警在成都双流区的一个小区内将江某抓获。打开他的电脑后民警发现,密密麻麻的文件夹里,分门别类装着各种各样的公民个人信息:QQ账号和密码,支付宝信息,身份证信息,除此之外,还有邮箱信息、学生信息、单位信息、网络身份账号密码等内容,每个文件都达数十兆。

  在江某的QQ群和微信群里,买家来自全国各地。他将窃取的信息以5000条为一个单位,打包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价格最高的身份信息最高可以卖到每单位400元。买家在获取到这些信息后再进行层层转卖,最终流入各类不法分子手中。

  在南充公安侦破的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张某在网上出售公民户籍、旅店业、银行、铁路、机票、手机、车辆、物流等信息,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600余万条,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办案民警发现,张某有161个“上线”,99个“下线”。在该链条中,他们通过网络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联系,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整个黑色网络链条涉案人员高达3000余人。

  民警表示,通过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滋生的通讯诈骗、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目前正持续高位运行。

  >>安全提示

  及时刮掉快递条形码信息

  四川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在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遏制犯罪活动的同时,公民还需进一步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他强调,公民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慎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不点击不明网址链接。

  “在丢弃快递包装之前务必将包裹上的条形码及收件人姓名、住址、手机号以及身份证等重要信息用水拭去或用刀刮掉、在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一定要在有人像的正面上注明该复印件仅限何种情况下使用,不要用一个密码作为自己所有账号的‘通行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不法分子企图通过网络大数据库对公民进行敲诈的可能。”他表示。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昕杰还指出,要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还需加快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工作。“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现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过于宽泛、模糊,亟待有明确、系统的法律出台。”他还建议,在民法典制定过程中特别是人格权法的规定方面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沈阳3万快递单信息网售0.1元一条

2016-06-2来源:华商晨报

  “6·18”电商大促战火引燃,“剁手族”出手购物狂欢之际,你想过网购过后,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吗?

  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网购过后,印有完整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正在网上明码标价买卖,一条个人信息售价仅1毛钱。

  昨日,记者查验网上售卖的40个快递单据客户信息,其中24名接听电话的客户证实,其真实姓名及家庭住址与“黑市”快递单个人信息完全相符,另外10名客户未接听电话,还有5名客户手机号为空号,1名客户已停机。

  市民报料:有神秘人兜售快递单信息

  沈阳市民张女士在一家装修公司工作,6月12日,张女士登录QQ聊天时,一名陌生人申请加其为好友。

  “那个人说是我的客户,还知道我的工作单位,我没多想就加他为好友了。”张女士说,让她不解的是,聊天中“神秘网友”还说出了她的家庭住址。

  没聊上几句,“神秘网友”的异常举动令张女士出乎意料。“他向我推销网购快递单客户信息,每条最低一毛钱。”张女士说,她怀疑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倒卖了,随后删除了这个“神秘网友”。

  记者核实:网站亮出皇姑大东快递信息

  张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单信息地下交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灰色产业”。

  昨日,记者在网上搜索“售快递单”,跳出不少专门销售快递单信息的网站,根据一家网站留下的QQ号码,记者以买家身份与销售“快递单号”的客服取得联系。

  记者:有最新快递单号出售吗?

  客服:我们家快递单号最新最全,都是一手的,有全国1000万单客户信息。

  记者:多少钱一条?

  客服:打包买便宜,一条客户信息一毛钱,你可以一次买一个文件包。

  记者:有没有根据城市整理出来的快递单据个人信息,沈阳这边的客户信息有吗?

  客服:沈阳那边有3万单客户信息,不好统计,你不如一次要一个文件的,里面少的也有10多万单信息,其他城市的也有。

  据其介绍,快递单信息包含收货人姓名、联系方式和家庭或单位地址。客服强调,这些快递单号绝对真实有效,有一些买家一买就是上万条。

  为了证明售卖的快递单信息真实,客服先后向记者提供了两份沈阳市皇姑区和大东区部分快递单客户信息名单。

  逐一验证:打通24个电话信息“全对”

  网上所售的快递单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昨日,记者根据上述客服提供的客户名单信息,逐一验证,一探究竟。

  客服人员提供的快递单据名单信息中,详细列出了收货人的姓名、具体住址或单位地址、手机号码或住宅固定电话。

  在验证过程中,先后有24名市民接听了电话,接听电话的市民均证实称,快递单上的各项私人信息全部属实。另外,10名市民未接听电话,有5部手机号为空号,1个已停机。

  ■当事市民

  皇姑盛女士:太可怕了,感觉被出卖

  对于个人信息被泄露一事,多数受访市民感到出乎意料。“太可怕了,名字、单位地址和手机号这些个人信息都在网上兜售。”在皇姑区工作的盛女士单位地址泄露。

  “个人信息被拿到网上销售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盛女士经常网购,多数留下单位地址收取快递包裹,“我有时收到快递包裹后,有的单据简单折起来就随手扔掉了。”

  盛女士透露,今年以来,她确实接到过一些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现在回想起来,很可能是我的快递单据个人信息泄露了。”

  七旬大妈:只求人帮买过1次保健品

  家住皇姑区的70多岁王大妈家庭地址泄露,得知个人信息在网上出售,她有些惊慌。“我根本不会网购,只有一次求家人帮我通过电视购物买过保健品,留下了个人信息。”王大妈说,快递包裹送货上门后,她把单据扯下来就扔掉了。

  大东王女士:保不准就在哪儿泄露了

  大东区的王女士家庭地址泄露,她在电话中的语气很平和,并未惊慌。

  “我经常接到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习以为常了。”王女士说,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比较多,这次是快递单据泄露个人信息,下一次不保准可能在买房、买车、办健身卡时被人偷偷泄露信息。

  王女士觉得,由于无法确认谁贩卖了自己的快递单信息,个人维权可能面临很大困难。

  ■业内揭秘

  个别快递员内外勾结窃取客户信息

  究竟是谁在倒卖快递单信息?

  记者了解到,快递发出时会生成一张印有发件人和收件人个人信息的面单,通常一式四份,发件人、收件人、快递营业厅、工作人员各一份,这些面单就成了信息泄露的隐患。

  个别快递员内外勾结窃信息

  有加盟商将单据卖给废品站

  王刚(应当事人要求化名)是国内一家区域快递公司的高管。他透露,根据业界掌握的情况,市面上快递单信息被倒卖,有的是员工个人行为。前些年,曾有个别快递员与外人勾结成小团伙,以丢失等借口私藏快递单,然后暗中销售。

  王刚透露,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私藏快递单的情况逐渐减少,但个别快递员又通过拍照等方式倒卖快递信息,目前国内一些快递公司已经着手在快递单据上做涂抹,防止快递人员窃取客户个人信息。

  事实上,这些年快递行业加盟制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一些快递公司很难从加盟商处完整回笼快递单,个别快递公司加盟商也可能泄露客户快递信息。

  在王刚看来,控制信息泄露,销毁快递单据是较为可行的方法,不过由于销毁大量快递单据的成本并不便宜,个别加盟商就将快递单据打包卖给废品收购站,快递单据客户信息从废品回收站往外泄露的几率增大。

  多卖给网店店主用来“刷钻”

  一些商业机构做“电话营销”

  快递单信息地下生意为何越做越火?大量出售这些快递单信息,究竟有何用处?

  据多名快递单信息卖家透露,快递单信息批量从废品站购进的价格最低一两分钱,转手后可以卖到一毛钱,“黑市”售出的客户信息大多卖给网店店主用来“刷钻”。此外,还有一些商业机构购买后,用来做“电话营销”。

  赵女士曾在一家电商平台经营服装店铺,在赵女士印象中,快递单信息买卖市场起源于网店的“刷钻”需求,个别店家通过购买快递单据个人信息制造虚假交易量,从而提高网店的信誉度。

  近年来,国内多家电子商务网站对虚假物流信息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有业内人士透露,如今店主若想成功“刷钻”,必须要掌握真实有效、完整的物流信息,才能躲过网站的监管。

  ■律师说法

  非法出售公民信息需担刑责

  因为快递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而引发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

  据报道,今年5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通过购买快递单信息,到各快递公司网点冒领快件的诈骗案件。嫌疑人范某先是在网上购买收件人的快递信息,再伪造其身份证件,在快件已到达快递网点但尚未进入派送环节时,直接将快件领走。

  2012年10月,厦门一犯罪分子根据获取的快递单信息,冒充快递员进入一名女白领家中实施抢劫杀人。

  对此,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继新表示,按照法律规定,非法提供和获取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应追究信息泄露者的法律责任。

  杨继新指出,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杨继新认为,《刑法》修正案(九)对个人信息有了更大边界的保护,目的就是要更有效地打击目前严重泛滥的非法出售、非法提供或者违反规定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

  本组稿件由华商晨报记者赵威采写

  ■相关新闻

  疑信息被泄露 接近百推销电话

  本报讯(华商晨报记者孙笑天)“我们推出新的理财产品,您感兴趣吗”“有个好消息,肯定保本的”……

  10天以来,沈阳市民刘女士接到了近100个理财电话,密集的时候甚至几分钟就有一个推销电话,“我就纳闷了,我的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10天接了近100个推销电话

  近日,沈阳市民刘女士在网络上吐槽,称频繁接到推销电话让她不胜其烦。

  “都是白天工作时间接到的,密集的时候每两三分钟就有一通电话,都来自不同地点、不同机构。”刘女士回忆,最近她的手机突然多了很多推销电话,平均一天10个电话。

  她提供的通话记录显示,对方的号码归属地多数为上海、西安、长春、龙岩、深圳、济南等,10天内的电话数量有近100个。

  “都是理财产品、理财APP的推销,他们知道我姓什么,知道我有做投资,上来就问我有没有投资理财意向。”刘女士说,前几天她正面临找工作事宜,不能忽略陌生来电,结果这些电话让她很郁闷。

  “每次有电话打来,我都特别兴奋期待,以为是有用人单位联系我,可结果每次都是推销电话,很失望,也很耽误事。”这几天刘女士已经找到新工作,再看到陌生外地来电,则一律拒接。

  猜测被证券公司泄露信息

  去年刘女士买完房子,就收到了装修公司、家电公司的推销电话。她据此分析,是开户的证券公司倒卖了她的个人信息。

  其实,近期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刘女士第一次遇到。刘女士回忆,自去年开了证券账户之后,就断断续续地接到过理财产品的推销电话,平均两周一通,一年多来没间断过。

  昨日记者拨打了刘女士提供的几个推销电话,有的公司号码为空号,有的公司不承认拨打过电话。而更多的公司的说辞是:“因为她曾经购买过理财产品,我们有后台数据,都是相通的,可以看到,所以想问问她有没有合作意向。”

  律师:市民想追责可起诉

  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继新表示,如果市民想要追责,需要初步举证,明确诉讼对象,可到法院起诉。

business.sohu.com true 段文涛mp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814/n464116815.shtml report 10205 接收快递,已是当今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遇到的,特别年轻美眉们,网购商品后收快递的感觉,可谓“一日不收,如隔三秋”了。心仪的宝贝寄来了,快递包装肯定是随手丢进垃圾桶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