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西安高新区:古城如何输出“硬科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周慧 西安报道

  相对资本密集、外资活跃的北上深地区,7月的古都西安,更多一些厚重和朴实。

  “我们泡沫很少。”西安高新区副主任王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时他亦不否认,这也说明企业还不够活跃,特别是在资本证券化方面,思维还不够放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7月上旬在西安采访了解到,西安高新区在利用军民融合以及科研院所资源优势方面,做了很多实在的尝试,其探索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都具有样本意义,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为什么是硬科技

  西安的最大特点是科研院所集中,高校扎堆,也是军工大市。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人士表示,所以西安整个创业风格都是偏硬科技,包括一些军民融合的项目,以及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项目。

  中科创星创始人米磊介绍,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新材料等经过长期投入积累的高门槛技术。

  中科创星是西安高新区代表企业,成立于2013年,是由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打造,依托科研院所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投资孵化平台。

  7月上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中科创星,其办公场地位于西安光电所,如果不是门口的“硬科技”相关的创业活动海报,很难想到这是一家孵化器。

  相对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各种孵化器,以及各地炫目的创业咖啡馆来说,这家专业孵化器很朴实。走廊可看到一批科技领域的院士、教授的简介介绍;另一面墙,有苹果前CEO乔布斯、互联网圈的周鸿祎、雷军等人的海报照片。

  和很多创业咖啡馆不同的是,这家孵化器有很多实验设备。中科创星总经理曹慧涛介绍,这些设备价值数亿,租给创业者们使用,“相对互联网+的一些项目,硬科技项目研发成本、周期长,对试验设备要求高,设备对于这些创业者来说很重要”。

  凭借科研院所的专业背景,从2015年开始,中科创星成为国内科研院所孵化器的标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硬科技项目”,比如用于HiFi智能手机的超低相位噪声时钟芯片,还有车载、家用空气净化器等。

  西安高新区还有西电捷通、天和防务等知名军民融合的硬科技企业。

  据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振海介绍,公司拥有700多项专利,其中20多项为国际领先专利。

  天和防务则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军工企业,有很多典型的硬科技产品。事实上,高新区还有很多类似的军民融合的企业,因产品涉及军工领域,一直比较低调。

  高校走出围墙“西安高校多,很多优秀毕业生都去科研院所了。”北京某上市公司驻西安办事处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地缺少优秀的民营企业,更少有大互联网企业,整体氛围偏保守。

  如何搅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氛围,对于西安高新区来说,至关重要。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人士介绍,截至2015年底,西安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42.5万人,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9.9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1.5人,占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78.98%;硕博士5.5万人,占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13.67%,中高级职称人数13万人,占科技型企业从业人员32.77%。

  中科创星总经理曹慧涛介绍,西安光电所的特点,在于鼓励有创业潜力的科研人才带着科研成果走出“围墙”,或许可转让,或创办企业;另外打破“儿子女婿”的陈旧理念桎梏,研究所不再只是“现有员工的研究所”,让研究所成为真正开放的国家科研创新平台。

  曹慧涛说,他们所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再完全以学历、论文、报奖等论英雄,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就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与价值。

  西安光电所的改革,是西安在中国科研院所创新方面的一个突破。

  2015年9月西安光电所发起成立“中科创星众创空间”,目前已入驻10余个项目团队。同年,他们创建了科技创业的培训服务体系,开展CEO特训班、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创业公开课等各类活动40余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探访当天,大厅里摆满活动海报,可以看到很多中关村等地的企业来该所交流的活动。

  科研成果转化探路

  除了搭建孵化器,西安高新区也在探索科研成果转化。

  今年国家科技部发布的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西安高新区综合排名居第四位,单项排名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全国第四。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表现突出,所以总体排名保持稳步上升。

  2015年,西安高新区申请专利总量达41782件,同比增长37.2%,占全市的68.5%,占全省的55.9%;授权专利14380件,同比增长56.6%,占全市授权量的57.3%,占全省授权量的43.1%,在全国排名靠前。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主要用科技大市场,来破解科技资源分割、分离、分隔障碍,探索统筹科技资源改革。

  该市场于2011年4月成立,已经成为面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服务与科技资源共享交易市场化公益性平台。

  目前,西安科技大市场汇聚了900多家高校院所和军工单位、1.7万名行业专家、7300多项技术成果、7700多家科技企业的科技资源信息,累计入库共享设备8233台套。

  据介绍,该市场主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体系,推动科技与产业、科技与文化、科技与金融、军工与地方四大体系的融合发展。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个市场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已经有一些探路经验,其中一些试点在全国颇具典型意义。

  作者:周慧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8/17/content_45239.htm report 2638 本报记者周慧西安报道相对资本密集、外资活跃的北上深地区,7月的古都西安,更多一些厚重和朴实。“我们泡沫很少。”西安高新区副主任王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时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