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上海电影登陆A股 优先发行扩建影院(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吴燕雨 上海、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吴燕雨 上海、北京报道

  导读:虽然今年的票房不如预期,但不可否认,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经历黄金发展期。两家国有电影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市场信心。

  在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市9天后,8月17日上午9:30,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上海电影,代码:601595)在上海交易所正式挂牌,成为第二家登陆A股的国有电影航母公司。

  公司发行价10.19 元/股,发行股数 9350 万 股,开盘即封于44%涨停板,当日收盘价为14.67元。而“中国电影”自在A股上市后,也出现了连续涨停。

  虽然今年的票房不如预期,但不可否认,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经历黄金发展期。两家国有电影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市场信心。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1-6月上海电影实现营业总收入4.97亿元,同比增加18.15%;营业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加18.45%;归属于发行人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21.89%。

  上市后,上海电影成为集电影发行和电影院线为一体的综合运营商之一。

  这个经历了国有单位转企改制、再到登陆资本市场的电影航母公司,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优先发行扩张影院

  之所以将制片列在上市之外,上海电影董事长任仲伦在上市仪式表示,制片依然有很大风险。但影院、发行等业务接收的红利较为直接,利润增长持续。上海电影此后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展:强调发行优先、扩张影院、升级技术。

  在募集资金9.08亿元中,其中6.8 亿元用于新建影院项目,自有影院升级项目6280万,自主组建数字影院网络运营4280万,电子商务平台“上影网”2084万。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红利兑现在了院线端。”任仲伦在上市仪式现场对记者表示,院线处于票房分账的首个环节,拥有强势的分账比例、稳定的经营收益和充沛的现金流,因此较之制片业,院线在高增长同时又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按照目前电影票房的分账制度,扣除约 9%的电影专项基金和税费后,“制片 +发行”与“院线+影院”的分账比例通常为 43%:57%。与制片方需要获得至少 2.5 倍的票房收益才能勉强保本不同,院线端实际上处于优势地位。

  在影院扩建上,上海电影透露之后的扩张计划是,通过自建和外延式并购两种方法,加速拓展影院终端规模, 提升影响力。

  任仲伦预计,行业的高速增长还将持续 3-5 年。而由于国内人均银幕数、人均观影次数等明显低于北美市场,因此电影行业还有很大空间。

  “整个中国电影市场,银幕上座率很低。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保持高度警觉性,不能把资金做无效的投资。去年446亿票房,但人均一年看电影1次多,美国近4次。”任仲伦说,“现在的票价平均是32块,实际观众拿到的比这个低。这两块增长空间是我们继续投资、判断的依据。”

  “我们的计划是在未来2-3 年内自有影院数量过百家,票房总额能够占全国 5%。我们希望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自建和并购两条腿走路。”他说。

  目前,上海电影影院主要采取租赁场地的方式运营,存在着租金上涨、无法续租等风险,固定支出的成本压力也较大。

  且影院目前也集中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存在地域限制。上海电影的全资子公司联合院线,目前拥有超过300家影院。2014年其全国影院数为223家,上海市63家,江苏省38家。

  不过,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募资资金的 6.8 亿元将用于新建影院项目。并购方面,上海电影去年8月增资收购了重庆越界影院投资公司30%股权,其目前拥有11家影院,84块银幕。

  任仲伦还强调要优先发行,“跟美国的几大公司合作,我体会到一条,发行强、企业就强。”

  招股书显示,2015年上海电影收入合计8亿元,其中电影放映为5.78亿元,占72.33%;电影发行收入为1.19亿,占比14.92%。虽占比较小,但从趋势来看,从2013年开始电影放映收入占比逐年下滑,发行收入却在上升。据悉,上影发行业务从 2012 年-2015 年,市场份额完成了3%-5%-7%的变化。

  相比于其他电影企业,上海电影总经理张丰告诉记者,上海电影的优势在于:充分享受了电影产业红利;经营效率高;追求电影的沉浸感,引入包括IMAX等技术;且在发行放映端产业链较为完整。

  回首改制路

  上市这天,任仲伦和上海电影的领导们统一系上红色领带,这在任仲伦出席活动的生涯中是少有的。他显然有些兴奋,记者采访开始时,他说今天是快乐的,王家卫、章子怡、赵薇、贾樟柯等人都来捧场;采访结束后,他又忍不住分享了导演王家卫发来的祝贺短信。

  任仲伦对电影产业是抱有热情的,采访中他回忆在电影票房惨淡的时候,有一次圣诞节忽然出现排队,自己站在旁边热泪盈眶。

  2003年进入上海电影后,任仲伦见证了上影从转企改制到上市的全过程。他表示,上海电影在改制过程中面临很多阻力。任仲伦回忆,自己进入上海电影的那一年,是中国电影的最低点,2003年票房9亿,观影人数仅7530万人。

  2004年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及上影厂改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2012年7月10日,上海电影前身上影厂子公司“东方发行”改为股份制,完成股份制改革。他坦言,改制最大的困难是去行政化。

  “上影集团原来作为国有企业有一个优点,它的级别比较高,一般的电影厂都是正局、正厅级的。”他说。“一听原来行政级别要取消了,第一反应这不是支持我,是给我带来了困难。”

  但改革进行一年多后,他意识到市场化的好处,当所有的高管完全可以市场化,薪酬制度按照行业规律和基准来定。

  任仲伦对记者表示:“上市以后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完全按照电影产业规律,既包括我们的产业发展,也包括我们对于人才的分配。”他表示,现在上影股份的领导班子越来越职业化、年轻化。

  逐渐年轻化的领导班子,让上海电影在选片上也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在上市仪式中,任仲伦多次提到由上海电影担任出品方之一的电影《盗墓笔记》。截至8月16日,该电影总票房达8.83亿元。

  对于这部影片,任仲伦认为影片的IP形象好,后来组合的创作资源也较好,让他最庆幸的是找了南派三叔做编剧,可以传承小说里的精神。

  “上影和中影两大传统的国有企业的上市,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意味着原来的国有传统电影企业,摆脱了历史上的积淀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慢慢走出了困境,开始跟其他一些比较活跃的电影企业站在同一个跑线上,进行新一轮的竞争。”他说。

  作者:吴燕雨
business.sohu.com false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8/18/content_45332.htm report 3326 本报记者吴燕雨上海、北京报道导读:虽然今年的票房不如预期,但不可否认,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经历黄金发展期。两家国有电影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市场信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