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岳国君:东北振兴要善于利用新技术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

  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记者 侯隽

  8月19日,哈尔滨市政府、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的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太阳岛开幕。出生于东北、求学于东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粮集团总工程师岳国君为东北振兴献策建言,他希望东北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再创造出一个“大庆”。

  

  岳国君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岳国君院士表示,人类社会走到现在,经历了六次科学技术的革命,“转型”已经成为关键词,企业家们要更多地去要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我是出生在东北,求学也在东北,一直工作在东北,但是这几年在央企,跟外面的企业学界也接触很多,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东北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和新经济联系的相对少一些,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兴的产业,我举一个例子,其实杭州有一个生物技术产业园,他在2014到2015年高峰期的时候,平均每个星期有一个团队从国外回来,带着技术,带着资金,到这个产业园来创业,我就想我们能不能营造这样的环境,大力引进人才去发展这个。真真的创业企业都是叫做四不像,不像研发企业,不像大学,不像研究所,也不像事业单位,这是我的思考。”岳国君说。

  他还提出,大庆在东北整个发展的历史当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近习总书记又再次弘扬石油精神,目前大庆油田产量下降,但有非常多的陈化粮,希望转化东北丰富的陈化粮,包括农业的废弃物,环境,能源,也包括农产品,为农产品找到一个出路。

  最后,岳国君提出,只有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改革开放,打破条条框框,重点去扶持企业,积极引进人才,才能“不忘初心”,真的深化改革,科技创新。

business.sohu.com true 中国经济周刊mp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820/n465210514.shtml report 1385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www.ceweekly.cn文|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侯隽8月19日,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