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5日,举世瞩目的健力宝股权争夺战突然尘埃落定,人们惊讶发现,执掌健力宝的既不是把品牌打造得声名大噪的李经纬,也不是实力雄厚、专注实业的新加坡第一家食品。三水政府将健力宝75%的国有股权作价3.38亿,卖给一个名不见经传、年仅28岁的年轻人——张海。这个结果充满玄机,这个张海究竟什么来头、有何背景?怎么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的能量?他又会将健力宝的未来带向何方?
诡秘的身世
张海是个神秘的人。当他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他的身世便充满了模糊与揣测。
据张海自述,他1974年生人,父母是小学教师。 1988年初中毕业后,到河南大学念了两年书,18岁到香港康达集团工作,完成原始积累后回内地投资。对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张海解释得语焉不详,他明确表示没打过工,只说是来自“朋友关系”。
显然,这个身世既不合常理,又不清不楚。很快,新加坡《联合早报》给出了个离奇的版本, 说张海的真正身份,是一位密宗上师。他原籍河南,6、7岁时在班禅喇嘛的安排下到青海,拜在密宗夏琼寺夏日东仁波切座下,后入藏得红、白、花教上师传承。有弟子把张海传得很神,说他发功能让“白发变黑”。文章作者曾在新加坡亲见张海,说他年纪轻轻,就结交不少富商显贵为弟子,其中就包括与他一块出席记者会的港商张金富……”
当年,人们对张海的所知大抵如此。三水政府即便深挖,了解到的大概是:2000年,张海以凯地公司入主上市公司中国高科, 26岁就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他的“凯地系”接连染指中国高科、中科健、北大方正、银鸽投资、浙江国投等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颇具实力。至于这些钱从何而来,则无人知晓。
2002年1月,张海在报纸上偶然看到健力宝要转卖给新加坡公司的消息。那个年代,中国人对健力宝都极有感情。据张海自述,出于个人和民族情感,他决定要把健力宝从外国企业“手里”抢回来。于是,他找到三水政府,双方竟一见如故,电光火石间就敲定了这桩大事。
三水政府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卖掉健力宝呢?
健力宝恩怨
实际上,三水政府和李经纬的矛盾由来已久。
作为民族饮料企业的标杆,李经纬团队对于健力宝的发展壮大功不可没。但企业没转制,大股东三水政府跟李经纬团队矛盾不断。在政府看来,健力宝从不汇报自己的经营状况,没把大股东放眼里;在李经纬看来,政企不分的体制强力制约了健力宝的发展。1997年,双方在将健力宝总部迁至广州的问题上彻底闹僵。 而今,三水政府决意卖掉健力宝,不过是长期以来跟李经纬团队明争暗斗的总爆发。
2001年6月,三水政府发布出售健力宝国有股权的消息,并明确拒绝由李经纬管理团队收购,执意卖给新加坡第一家食品、法国达能等这样的“外人”,引发舆论的强烈抨击。 人们认为,健力宝这样的民族品牌不应被外资收购,三水政府一时陷入被动境地。
即便如此,三水政府依然对新加坡第一家食品集团寄予厚望。但“第一家”非常谨慎,不惜耗费百万也要先完成对健力宝的尽职调查,至少要3个月。三水政府则心急如焚,想赶在健力宝春节订货旺季前出手。
事情拖到2002年1月,三水政府已颇为绝望。此时,李经纬再提管理团队收购健力宝时,三水政府松口了,但只给李经纬一周时间来筹措4.5亿,以完成健力宝100%的股份交易。然而在第六天,李经纬却被突然告知,健力宝已决定卖给张海,一切都无法挽回。
这看上去更像是一场赌气的交易。鼎盛之时,健力宝的品牌估值高达60亿。以三水政府的价格来卖,意味着健力宝的品牌一文不值,只是资产与债务相抵。如此价格卖给管理团队情有可原,毕竟是李经纬一手将健力宝品牌做大;但贱卖给外人,显然不可思议。
然而,张海却看透了所有人的心中所虑。首先,在健力宝估值上他绝不纠结,你说75%的股权卖3.38亿——没问题。不等审查结果,张海就敢说出“即便健力宝集团资产为零,我也有信心依靠健力宝这个品牌把健力宝做好”的大话;第二,张海的收购以浙江国投为先导,消除了“外资入主”的顾虑,让三水政府松了口气;第三,他开出“凯地系”上市公司将在三水投资建厂的优厚条件,让地方政府大喜过望;最后,他对健力宝原管理层做出了优厚“承诺”:李经纬团队将获10%的股权奖励,李经纬个人则获得其中的5%。
如此花言巧语,三水政府怎能不上钩?此刻看来,张海已是最好的选择。敲定交易后,三水政府已喜不自胜,并对这次交易给予“无痛分娩,快乐转制”的极高评价。
交易双方约定,3.38亿股权转让金,张海将分三次注入三水政府:首期1亿,于合同签订24小时内支付;两个月内,再付1.38亿;余下1亿,一年之内付清。从付款细节看,三水政府对李经纬极为苛刻,却对张海极为宽限,以至于多年后才窥见张海“空手套白狼”的神奇财技。 而三水政府既不请财务顾问,又不对买家资信进行调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场败局。
1月16日,李经纬在签约仪式上“眼含泪花仰头长叹”的大幅照片刊登在国内各大媒体上,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人们对张海充满了疑惑。他的身世背景如此模糊,他的产业经验完全空白,他的商业履历游走在资本与实体的灰色地带。这样一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来驾驭健力宝,行吗?
张海“埋雷”
健力宝有了新掌门。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方面大耳、“一脸佛相”的张海侃侃而谈。他完全懂得如何掌控媒体,既表现对健力宝和自身的自信,又展露出对做好这个民族品牌的谨慎,恰到好处地迎合了社会公众的矛盾心理。 他有时会表现出“害怕”,怕经营了18年的民族品牌砸在自己手里:“前一段时间,我自己都挺迷惘,在健力宝,我们不能输。”
这种合理谦虚的态度,让人们在怀疑张海的同时,又忍不住抱有期待。或许这个年轻人,真能将健力宝带入新时代,也未可知呢?
张海上任之初,也确实点过两把火。
首先,健力宝极缺现金,但在银行授信良好,于是张海干的头件大事,就是找各大债权银行谈判,将大量短期贷款变成长期贷款;然后寻求更高的银行授信,套出更多的资金,以重启健力宝。这件事,擅长搞资本运作的张海干得漂亮,3月底完成债务重组,90%的“短贷”变为“长贷”,缓解了健力宝资金短缺之苦。
接着,饮料行业现金流良好,只要管好供应链,就不愁没有钱来。张海把健力宝的供应链融资玩到了极致:一方面,原料供应商要在货物入库90天后才能收到汇票,等于健力宝每个月能押上供应商2亿资金;另一方面,健力宝在经销商这头是先收款后发货,每个月又能净收1亿。这种模式,靠的是供应商和经销商对健力宝品牌的极度信赖。但对不懂实业经营的菜鸟来说,一着不慎,则会让整个资金链崩断。
表面上张海妙手不断,一季度就实现销售收入9亿、税后利润6700万,是最近几年的最好成绩。只可惜“地雷”悄然埋下,引爆尚需时日。
手头有钱了,张海便决定要惊艳乾坤,轰轰烈烈地干几票大事。
尴尬“第5季”
2002年4月24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央视世界杯足球赛广告招标会火爆开拍。在当年,这就中国最烧钱的“豪门盛宴”。 中国顶级的企业豪强们在此鏖战3小时,最后健力宝豪掷1.38亿,在万众瞩目中夺得世界杯“独家特约播出权”。接着,张海又斥资3100万,在央视黄金广告时段隆重推出新型饮料“第5季”。
一时间,人们惊呼张海之能: 短短三个月,竟率领健力宝风云崛起,重新雄霸天下。
只有知情人才知道,此时的健力宝资金依然吃紧。这番豪赌,看似风轻云淡,实则凶险无比。不过大部分人确实被唬住了,因为豪掷亿金后,张海依旧淡然表示:“如何把钱花出去,对我才是真正的问题。”
5月31日,韩日世界杯在汉城开幕,“现在流行第5季”的广告顿时在央视铺天盖地。密集的广告轰炸和新奇另类的策划,很快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品牌知名度迅速蹿红。但是, 谁也不知道“第5季”是个什么鬼,因为超市根本买不到。
有人怀疑张海在玩饥饿营销,因为从常理看,代价如此巨大的品牌宣传,只能以巨量的销售来弥补。当媒体提出质疑时,一位健力宝高层人士曾表示,“第5季”的销售情况非常火爆,供不应求,只待全国范围内铺货。而经销商们则心急如焚,钱都付出去几个月了都收不到货,眼见着饮料销售旺季的夏天都要过去了,“第5季”却在北上广都难觅踪影。
事后多年,人们才搞清楚“第5季”光打雷不下雨的真实原因:因为罐装塑料瓶缺货。张海把钱都拿去打广告,却连给供应商的瓶子钱都拿不出来。 这突出地暴露出他的致命短板:根本不会做实业。
他初到健力宝,就把原先80%的销售人员全部炒掉,然后重新招了一批新人大搞封闭培训;接着,又把非健力宝品牌的产品全部停掉,无端失去五六个亿的营收;之后,把原有的健力宝产品扔在一边,重金推出“第5季”系列,杂乱地囊括了果汁、茶、水和维C碳酸饮料,完全不懂如何做品类细分。不过这都不重要,由于欠着上游制罐厂的货款,“第5季”压根没生产出多少,上亿广告费就这样打了水漂。
“第5季”大败,让张海的自信心备受打击。经销商和供应商好不容易重建的信心,再次跌落谷底。要命的是,由于在推广“第5季”上支出巨大,健力宝的资金链更为紧张。然而,饭要吃、戏要演, 张海很快又想出一个饮鸩止渴的妙计:借着健力宝周年庆,再搞个无比豪华的大庆典,把“全天下人的钱”再忽悠一遍。
疯狂起航
2002年8月28日,新加坡。在亚洲最豪华的“处女星”号邮轮上,张海踌躇满志地亲手拉响了邮轮起航的汽笛。借着这场健力宝18周年华诞的庆典,张海让全国各地前来观礼的300多名经销商感受到“新健力宝”的奢华实力。
即便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没有如此高规格招待经销商的先例。 张海的机巧在于,用一场极致的铺张靡费,向外界传达出财大气粗的假象,以解决健力宝资金短缺的危机。这场打肿脸充门面的奢华庆典耗资400万,一时被媒体误读为张海的“登基之典”。不过,这确实让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安了心,张海得以继续玩着资金链上的刀尖游戏。
觥筹交错之中,健力宝新的管理团队张海(健力宝董事长兼总裁)、叶红汉(港商、董事兼营运总裁)、张金富(港商、董事兼执行总裁)、祝维沙(裕兴科技总裁、董事)首次公开亮相。人们不由得对健力宝新团队的深厚实力刮目相看。而原有的李经纬高管团队已全部扫地出门,他们相继被双规、拘捕,连脑淤血卧床不起的李经纬都因“涉嫌贪污”,被罢免了人大代表。
借着盛典,张海公开宣布,董事会决定拿出40%的股权,给以张海为首的高级管理团队。这是个极易忽略的重要细节,且透着一股难言的玄机。敏感的人已感觉不对,健力宝难道不是张海掏钱买下的? 这算不算亲口承认:他本人并没掏一分钱,就当上了健力宝的董事长?一丝悬疑飘荡空中,只是无人在此刻深追。毕竟很难想象,三水政府怎么可能把健力宝交给一个两手空空的人呢?
奢华庆典之后,张海继续纵情向前。笔者梳理资料显示,当年年底,张海枉顾健力宝缺乏酒业经营经验,豪买河南宝丰酒业,琢磨着让健力宝销售员夏卖饮料、冬卖白酒,毫不理会酒类与饮料销售渠道的巨大差异;然后,又耗资1亿(一说5000万)买下中国平安的深圳足球俱乐部,改组为“健力宝足球俱乐部”,玩起了中国最烧钱的足球游戏。
一年折腾下来,人们突然发现,2002年健力宝集团利润竟高达1.2亿元,远超2001年的4600万元。 这份光鲜亮丽的财报,后来素有争议,但当年看来,张海简直就是健力宝的“救世主”。不过,太多的迷雾和谎言笼罩其间,今天人们已搞不清这究竟是张海高超财技的表现,还是健力宝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004年8月,健力宝即将迎来20周年庆典之际,张海却跑海南三亚度假去了。8月23日,他突然接到电话通知,被正式免去董事长总裁职务。 执掌健力宝两年零8个月后,张海出局。
25日,健力宝集团特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罢免张海的理由是:任董事长期间,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巨额亏损。第二天,健力宝集团更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其中特别强调:1、张海任何言论和行为都不代表健力宝; 2、张海从来都不是健力宝控股股东。
一时间,外界搞不清真假。为什么昔日的“控股股东”、收购健力宝的主导者张海,会突然被扫地出门?
张海将此事称之为“逼宫”,发起人正是“左膀右臂”祝维沙和叶红汉。对此,张海一直表示无法理解。但实际上他心知肚明,因为收购健力宝这件事,他根本就没出钱。
逼宫事件,显露出张海入主健力宝的真相。但祝维沙接手公司后很快发现,企业已经没法做了,数十亿资金被张海挪用,钱去哪了不知道。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张海至少挪用了6亿投入了资本市场。
对此,张海完全否认。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实业经营还是资本投资,他都大获成功。因为直到他卸任,健力宝总资产45亿元,银行负债约22亿元。2003年年底,健力宝账上还有几亿现金。
但实际上,表面看得过去的巨额资产中,充斥着大量的滞销存货,早已无法掩盖健力宝资不抵债的惨状。“第5季”惨败后,张海又琢磨出个“爆果汽”,还得意地把瓶子颜色设计成奇葩的黑色,结果瓶子遇光吸热、变形,造成废品无数。面对巨量退货,张海的做法竟然是把生产日期抹了,重新发货…… 好好的健力宝,就这样被张海玩残在手里。
2004年以来,健力宝已由半停产转向全面停产。银行催款,工资拖欠,供应商拒绝提供原料,经销商整日上门催讨货款……张海下课时已是天怒人怨。
但很快,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逼宫的祝维沙和张海并没有反目,反而再度联手,决定将健力宝股权再卖一遍。毕竟,巨额的债务黑洞已经形成,只要能把健力宝卖给下家,张海、祝维沙还是能全身而退。而本来要由他们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最终都能化为无形。
很快,张海就寻到了他的新“猎物”,那就是汇中天恒的李志达。2004年11月16日,张海和李志达签署协议,将91.1%的健力宝股份转让,让真正出钱买下健力宝的祝维沙,在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复杂交易中得以全身而退。
此时, 三水政府对健力宝的乱象终于忍无可忍,并突然宣布强行接管健力宝。原因很简单,李志达一接手,张海在健力宝的事就查不清了。即便地方政府仅掌握8.9%的股权,但如果缩水,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谁也吃罪不起。
三水政府派驻工作组审核后发现,现实的情况比最糟糕的预料还糟糕。健力宝的负债从2002年底张海接管前的25亿,激增至41亿。 如此巨大的财务黑洞,已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出来混,迟早要还。2005年3月,张海因涉嫌“做假账、虚假投资、侵吞健力宝资金”,被佛山警方正式拘捕。
张海真面目
直到被抓后,人们才得以揭开张海的真面目。
1974年5月,张海在河南开封出生。父亲是当地公务员,母亲是中学教师。初中毕业后,张海没上高中,而是上了河南大学办的一个收费武术班。 在这里,张海慢慢传出有“特异功能”。有人亲见张海把树叶缩小,却保持轮廓不变,甚为神奇。此外,张海还能让“时光倒流”(即用意念拨表倒转),发功给人治病,一时间远近闻名。
张海向来访的美国人表演“特异功能”将树叶变小
不过,张海在河南大学的最大收获,是结识了藏密信徒王紫升,并由他推荐,成了藏传佛教大师夏日东活佛的“弟子”(后被证伪)。1991年,《妇女生活》杂志发表一篇《大器早成——记十六岁的藏密气功师张海》的文章,说张海4岁开始学静坐,在夏日东活佛那里学得很多高深功法。 从此,张海“藏密大师”的称号不胫而走。
18岁的张海“大师”在表演“传功”
1992年,张海以夏日东活佛弟子的身份广开藏密健身中心,招揽学员,传授“密法”。有次,因为给河南社科院一位领导治病,效果颇佳,便得以在河南社科院名下成立了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18岁的张海当上了所长。有了这个官方身份,张海开始迅速发迹,不但全国各地开班授课,甚至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传授藏密气功。此时,人们方才知晓当年新加坡《联合早报》所言不虚。
张海的第一桶金,正是打着气功大师的旗号忽悠而来。笔者梳理资料显示,他前后曾向30万信徒做带功报告,90年代中期所得就高达上千万。1995年,捞成大富豪的张海举家南迁广州,买豪宅购名车,结识各类富商,渐成资本玩家,在资本市场上编织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凯地系”。
这一切,才是张海在入主健力宝之前的真实人生。 如果在收购健力宝时,三水政府能做好尽职调查,知道张海是这么个“神棍”,断然不会将健力宝托付于他。而李经纬则很可能顺利接手,完成健力宝的全面改制,不会酿出此后一连串无法收拾的惨剧。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大错已然铸成。
而今,张海已深陷囹圄。他的过去和未来,只能向法官去叙述。这一次,他会选择救赎,还是继续愚弄世人呢?
空手套白狼
2006年11月2日,张海在看守所被羁押了18个月后,走进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指控张海侵占健力宝1.21亿元、挪用9473万元。一言以蔽之, “他用健力宝的钱买了健力宝”。
这犹如一个精彩的魔术,一切则要从收购健力宝时说起。
当年,张海敲定3.38亿买下健力宝75%的股权时,其实并不轻松。1亿股权款必须在24小时内支付,张海随即质押了一批国债,拆借期只有1个月。后面1.38亿股权款要两个月内付清,加上公司运转也要钱,而张海恰恰没那么多钱。
然而,张海团队对健力宝的尽职调查进展神速。一周后,张海得到健力宝的财务数据后仰天长笑,无比得意地说: “3个亿,就是单买下健力宝大厦也值呀!”
有了这个底,张海调动“凯地系”的关联公司开始了眼花缭乱的资金魔术。很快,三水政府发现,张海给的1亿无法兑付,开始索要现金。张海于是找到北大方正,由其出资先堵了这个“窟窿”。但接下来,力图完全掌控健力宝的张海提出要引入多个投资者,却遭到有同样雄心的北大方正的反对。
于是,张海很快甩掉北大方正,找到了祝维沙。他们在3月20日登记成立了一个名叫正天科技的空壳公司,张海、祝维沙、叶红汉三人充当股东,所持股份比例为4:3:3。 在这个空壳公司名下,张海向祝维沙借款2.38亿,1亿给北大方正,1.38亿给三水政府,由此完成了对健力宝的收购。
就这样, 健力宝成了张海的囊中物,随后,开始从健力宝掏钱“还”给祝维沙,以实现“用健力宝买健力宝”的目的。这一过程中,张海用过各种曲折转款的方法,(投黑马www.touheima.com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还使用了虚增库存、购买原材料、支付借款等千奇百怪的手法。另外,他还挪用公款给自己买别墅、搞装修……好好的健力宝,就这样生生被掏空。
如果张海经营得当,这一隐秘手法很可能大获成功。但张海显然不是干实业的料,健力宝的经营每况愈下,到2003年年末,张海还未能还清巨款,让祝维沙也急了。眼见着健力宝摇摇欲坠,张海四处玩各种资本运作,祝维沙更怀疑他有转移资产之嫌,于是悍然发动“逼宫”。但祝维沙把企业拿到手才发现,健力宝已债台高筑,自己经营也无力回天。于是伙同张海再将健力宝股权卖给李志达,祝维沙得以最终解套。
但 张海对这一切毫无悔意,大呼冤枉,绝不认罪。2007年2月,佛山中院作出一审宣判,以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判处张海有期徒刑15年。
张海不服,当庭提出上诉。很快,又发生了个离奇的事。就在一审宣判第二天, 有个女人哭着喊着要嫁给张海,这个女人叫黄鹭。
逼婚张海
张海刚刚被判15年,马上有个女歌手宣布要跟他结婚。这事奇葩又温情,很快引发媒体关注。
有资料显示,黄鹭曾是解放军文艺兵,得过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二等奖,当时是某化妆品牌高级经理。她自述与张海相恋10年,感情很深,虽未结婚,却已得到双方家长首肯。如今,张海遭逢大难、无人支持,她深感要站出来为张海说话,特别是二审开庭之际。
女友黄鹭
很快,多家媒体以“逼婚张海”的立意大肆报道,甚至有媒体狱中采访张海,记录下他“感动异常”、“流下泪水”的情形,极为煽情动人。 但多年后,张海的辩护律师道破真相:这事由张海一手策划,目的只为假借结婚打出张“温情牌”,以便为二审减刑造势。
显然,这招根本不管用。但2008年9月广东高院的二审判决中,虽然维持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的原判,却将有期徒刑由15年改判为10年,理由是:张海在狱中检举他人犯罪,“立功”了。
这事又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玄机。而事情的真相又跟张海神秘的身世一样,竟要多年之后才能揭开谜底。
奇葩“越狱”
2011年1月26日,在服刑不到6年后,张海突然获得自由。 社会公众得到的解释是,由于在狱中多次立功、表现良好,张海获得两次减刑机会。秘书康杰和女友黄鹭(黄鹭还是女友,张海始终未和她结婚)还对外表示,张海出狱后在广州家中休养,希望人们能慢慢将他遗忘。
然而,干“大事”的张海注定无法让人遗忘。 3年后,广州中院发出通报,张海“假立功”多次大幅减刑,存在弄虚作假。而此时,张海早已逃出生天、不知所踪。
张海为何如此神通广大?一言以蔽之,司法队伍中有败类,苍蝇叮了有缝的蛋。然而,张海在狱中毕竟作为有限,能把一连串假立功、减刑的事办下来, 秘书康杰和女友黄鹭可谓“功不可没”。
对普通人来说,张海的秘书康杰是个神奇的存在。张海得势时,权贵朋友遍地;出事后,臣子避之不及,唯有康杰死心追随。这种忠诚度几乎匪夷所思,康杰不仅承担起照顾张海家人的重任,还跑到张海服刑的监狱边租房居住,以便随时照应。由于张海资产被冻结,康杰甚至不惜变卖自家房产,以便筹措照顾张海家人和四处打点的费用。为此,康杰的妻子与他愤而离婚,但康杰依然痴心不改。
有了这样的“神助攻”,张海开始了他神奇的“立功计划”。
二审时,康杰和黄鹭就开始寻找机会。“狱中结婚”固然温情,但审判长不相信眼泪。两人于是找到佛山市看守所一负责深挖在押人员犯罪线索的民警, 3万“好处费”送进去,犯罪线索拿过来。二审很快认定了张海“立功”,一下就减了5年。之后, 张海转到佛山监狱服刑如法炮制,又“发现”一条重大的贩毒线索,再次成功减刑2年。
靠着揭发狱友的把戏成了两回,张海觉得这个套路不能再用了。不过条条大路能“减刑”,他们发现,搞点“发明创造”也能行。
一次,健力宝老员工纪文到番禺监狱探望张海。这位前中学物理老师爱搞小发明,决定帮张海这个忙。纪文和康杰找到一家专利代理公司,把纪文设计的“汽车前后双视镜”拿去,以张海的名义申请了国家专利。 很快,“爱发明”的张海又“立功”了,减刑2年1个月28天,并在2011年1月“刑满释放”。
张海能连续“立功”,离不开相关司法人员的腐败渎职。在女友黄鹭的疏通下,张海先后在佛山监狱、番禺监狱和武江监狱轮转服刑,频繁换监狱,为的就是方便“假立功”操作。可叹的是, 张海顺利出逃后,24位涉案的司法人员栽了进去,成了张海的“替罪羊”。
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张海跑哪去了?这个问题,广东省检察院在2015年2月曾回应称:“目前还没有线索,但慢慢会有的……”
如今,神秘的张海依然踪迹全无,但还是要相信那句老话: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