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行业

北上广深,关于网约车新规请三思

中港股市通 阅读(0) 评论()

  

  

  “你看到网约车新政了么”?我妈的声音很兴奋。

  “看到了呀”。

  “我记得你叫车的时候,都能和司机互相看见对方的电话是不是。以后啊,你出门前都要好好收拾收拾,不要不洗头不化妆出门,特别是你要叫车的时候”。

  “为啥啊”?

  “本地户口,有本地车牌,开的都是2.0L或者1.8T以上排量的车,这条件,平时介绍对象都不好碰,现在滴滴都给你筛好了”。

  这是今天很火的一个段子,也反映出大家对网约车新规的关注。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同一天公布了网约车的地方细则。

  这一细则,直接把网约车,送上了绝路。

  

  北京的网约车细则规定:网约车必须是北京号牌,驾驶员必须北京户籍。

  除此之外,对于开的车,规定的更是详细:

  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2.0L或1.8T、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

  新能源车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7座乘用车排气量不小于2.0L、轴距不小于3000毫米、车长大于5100毫米;

  这意味着啥?

  现在,北京的出租车大多是伊兰特,轴距也就只有2610,都不符合网约车的标准,排量也不到2.0。实际上,按照这个标准,很多中型车都不会达标。现在市场上,也就帕萨特、奥迪A4、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级别以上的车,才符合要求。

  而上海,同样规定,必须是沪牌沪籍,规定网约车为燃油车辆的,车距应达到2700毫米以上;为新能源车辆的,轴距应达到2650毫米以上。

  拥有北京或者上海户口,恰巧开着高排量的中高端车,遵纪守法历史清白,且又恰巧必须靠开网约车养家糊口的北京上海土著,能有几人?

  网友表示:

  

  

  

  根据滴滴的统计,以上海为例,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1/5;同时,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

  也就是说,网约车细则一旦实施,100个网约车司机也留不下一个人。整个上海,最多也就剩下3000名网约车司机。北京的情况也差不多。

  问题是,地方交通委不清楚这种后果吗?

  他们为何非这样干不可?

  北京市交通委官方解释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干,是为了控制人口。北京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严重影响了首都核心功能的发挥。治理“城市病”首要的就是严控人口规模。

  一下子赶走四五十万网约车司机,也就是说,一下子赶走了四五十万辆车。

  这下,好家伙,城市可彻底清净了。

  很难不想起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中他絮絮叨叨重复一句话,“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北京、上海的网约车,大部分是外地年轻人在开。他们如我一样,对城市怀有梦想。我们的特大城市当然需要控制人口,但我们已经有了房价、户口等诸多手段,难道特大城市真打算将多余的梦想驱逐出境?

  说到底,网约车算是分享经济之下的一种个体劳动,我国《劳动法》里明确规定,在招用职工时,用人单位不能因地域、性别、民族、信仰等因素产生歧视。户籍排他性则明显是一种歧视。

  通常来说,不应随意评价政策。

  这是因为,大多看似简单的条文,背后是复杂的专业问题。外行容易想当然,而在专业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想当然非但不淳朴,其实愚不可及。

  然而这次网约车政策,恰好属于我们可以评价的那一类。这是因为,对于网约车,我们很可能比政策制定者更有经验,更有需求。

  

  也因为,这些城市的网约车条文,与几个月前交通部所出台的两个文件相比,条件苛刻了许多,或有过度执行之嫌。

  一个政策的出台,首先需要符合更高层级文件的相关精神。

  在交通部的文件中,更多的是列出负面清单,例如不得向第三方提供乘客信息,不得违规收费。

  但在各大城市的文件中,则多出了户籍要求、文化要求甚至车的排量要求。

  容我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加入巴黎气候协定不过月余,应有节能环保的共识,技术指标相仿时,小排量汽车理当受到欢迎。你得承认,这不是一次特别低碳的征求意见稿。

  好在这是“征求意见稿”,如果字面意思理解无误,笔者(司徒格子)愿坦然提出意见。

  以笔者数百次的网约车经验,和次数更多的正规出租车经验,是否北京、上海户籍,并不与乘车体验正相关。网约车刚兴起那会,上车总有免费矿泉水和口香糖,如今资本向司机收紧口袋,再没有这样的好日子,但一百次乘车,也几乎遇不到一个司机抽烟、粗鲁或是满口脏话。

  我们自然不应有偏见,但笔者认为网约车司机素质更高,无非因为我等手中有影响司机收入的打分。相比正规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普遍不认路,但感谢时代,手机导航已比人的路感靠谱。

  本质上说,网约车属于分享经济。真正让它改变城市交通生态的,并非在手机上打车,而是让人们将手中资源合理利用。

  这本是你情我愿之事。出行需求和闲置车座间,终于开始有了对接的可能性,即便正规出租车也得此便利。但对地方交通委的来讲,却只有应付出租车的经验,稳妥起见,最终制定出的,就是接近于出租车的管理政策。这看上去或许安全,但却无视了时代潮流。

  

  新华社:即使最终落地,也应留出修改“窗口”

  8日,京、沪等多个一线城市发布网约车细则,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在这个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主管部门广泛听取各方不同意见,力求使最终落地的细则能达到各方最大公约数,这一态度值得肯定。

  本轮网约车新政策是开门立法的体现,出台的细则本身就是多方博弈的结果。网约车的有序管理,不仅涉及乘客的便捷出行、传统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收入、网约车平台的利益,更涉及特大城市的规范安全运行、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公交优先的政策导向等因素。所以,对于网约车做出因地制宜的规范,是保障网约车有序融入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必要之举。

  舆论普遍认为,从内容来看,各地对网约车的约束较严。京沪两地对于车籍和司机的户籍都有限定,私家车从事合乘也被限制在一天两次。当然,对这些规定,在征求意见期间,网约车各利益相关方仍可充分表达意见。

  与此同时,即使网约车细则最终落地,也应留出修改的“窗口”。

  以往,一些部门和地方出台的各种新政策往往冠以“暂行办法”。但是,政策出台以后却鲜见根据实际效果和客观情况及时做出修订,出现了“暂行办法”一“暂”到底的现象。

  在大数据时代,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容易被量化评估。网约车作为“互联网+交通”的典型,众多运营数据都在后台可见。在地方细则中,网约车平台的数据接入管理平台,数据来源广,反馈速度快。主管部门易于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可见,根据施政效果来灵活调整网约车管理政策,是大数据时代政府应有的态度。保持政策与时俱进,是政策生命力的来源,更是实事求是的为政姿态。如今各地网约车细则陆续出台,但是细则的修改条件尚不明晰。开门立法之后似应充分集纳社会意见,适时进行必要调整。

  因此,给网约车细则留出修改的“窗口”是必要的,而且这个“窗口”应该使网约车各利益相关方都能够感受到清风的吹动。

  综合自财经等,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中港股市通(微信订阅号ZgStock收市点评)

business.sohu.com true 中港股市通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009/n469834953.shtml report 6876 “你看到网约车新政了么”?我妈的声音很兴奋。“看到了呀”。“我记得你叫车的时候,都能和司机互相看见对方的电话是不是。以后啊,你出门前都要好好收拾收拾,不要不洗头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