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摩拜单车摇滚堵城”|15天设计世界之第七天?

  

拥堵

  一

  款橙红色、没有车篓,设计简洁的单车最近穿梭于北京、上海的大街小巷(5月在上海、9月在北京开始投放),一时间成为人气爆款。它被命名为“摩拜单车”,是一款由科技公司自主设计并运营的公共自行车。它的使用跟目前主要由政府运营公共自行车确实有些不同:首先,使用它只需要下载APP并存入299元押金即可;其次,它不需要停在固定停车桩内。你可以通过位置查询在附近的单车,预约后,车辆将保留15分钟。找到车辆后,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就可解锁。手机会记录骑行的公里数与时间,目前有两种摩拜单车在运营,传统摩拜单车每半小时扣费1元,最新的摩拜单车“轻骑版”每半小时扣费0.5元。骑行结束,可以将车停在任何地点,将自行车锁好后,APP就会终止计费。

  30多岁的胡玮炜是摩拜单车的创始人,她早年是汽车行业的记者,曾创立了汽车科技媒体极客汽车。她把自己称为技术痴,“以前做记者的时候,我和俩工程师调试发动机调试了一整个下午,就是非常喜欢”。但是,再喜欢车的她都经常抱怨:“我住在北京的时候,从家到公司来回需30公里。”开车堵得一塌糊涂,但坐地铁又不能直接到家。“我特别希望能骑车到地铁站,然后从地铁站出来再骑车去公司”。她说。

  

  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

  中国交通状况日益恶化,根据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2016年3月发布的交通拥堵指数年报,全球拥堵前20名的大城市中(人口大于80万),中国大陆占位最多,北京、杭州、重庆、成都、天津5座城市榜上有名,公共自行车成为缓解拥堵的手段之一。据设于华盛顿的环保团体“地球政策研究所”2015年的交通工具报告,中国公共自行车项目已达274个,数量超过85万辆,成为公共自行车设施规划最多的国度,需求量最大。全球的公共自行车模式已经经历了几次迭代,根据国际非营利性组织“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2013年发布的《公共自行车报告》,公共自行车在1965年起源于荷兰,最早的模式是不上锁,且可在城市任意区域骑行停放,但因偷窃频发以失败告终。1991年,丹麦研发出第二代模式,自行车被锁在固定地点需投币解锁,但因无法识别使用者身份仍频频遭窃。直到1998年,法国研发了必须在停车桩识别磁条卡才能使用的公共自行车,沿用至今。这意味着,公共自行车必须停在装有磁条卡的停车站点内。该报告显示,理想状态下,每千人拥有10-30辆车,每300米一个停车站可满足需求。但现实中,停车站的分布往往无法实现如此均匀密集,人们常需步行更久寻找一辆公共自行车,这也是使用的最大不便。

  

  北京街头的公共自行车,为了避免盗窃问题,公共自行车必须停在装有磁条卡的停车站点内(图片来自网络)

  摩拜对公共自行车设计的最大创新是舍弃了固定停车桩。胡玮炜解释,车内植入了用于GPS定位以及接收解锁指令的芯片,自行车可以随时被手机查找到,服务器通过基站给单车发短信的方式解锁。致力于研究低功耗智能家居的幻腾家居创始人吴天际分析,摩拜实现车辆定位的最大难点在于单车必须24小时“在线”,即维持其电池的续航。单车不能回收充电,否则将造成巨大的运维成本,如果按胡玮炜“四年不返修”的目标算,即使以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锂亚电池来说,也至少需要40节1号电池才能维持其内置芯片的待机电量,这种体积是不可能植入自行车中的,因此它必须实现发电。传统的摩拜单车使用的是内置发电机,通过用户骑行带动发电机发电,但吴天际估算,每辆车的日平均租用时间必须达60分钟左右才能实现能量平衡,且会造成用户骑行体验较为吃力。可能是这个原因,最新发布的“轻骑版”改用太阳能板发电。但不论哪种发电方式,摩拜最大的技术挑战还是降低车辆功耗,吴天际分析,为节省电量,它使用的是2G芯片模块保持待机,即使开锁的设计也避免了耗电量大的3G流量控制,而是使用仅需2G信号的基站短信方式。

  除了对公共自行车的科技技术改造,自行车本身也进行了重新设计,舍弃固定停靠桩意味着分散在城市中很难进行人力维护。该车的外部设计在投放前经历了三次迭代,橙红色显得它标志性强且年轻时髦,铝制材料保证不生锈,它的实心轮胎不会被扎破,轴承取代了链条防止掉链子。

  

  摩拜单车

  这些设计创新最终让自行车由摩拜独立运营成为可能。长期以来,由于公共自行车成本过高很难盈利,多为政府包办,或是政府出资设施,企业运营的模式。根据《公共自行车报告》,公共自行车的成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建设成本,包括自行车造价、停车点造价、自行车及停车点内置软硬件及维修工具费用等,其中,自行车造价仅占很小比例,以上海公共自行车采购的“永久”品牌为例,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在300-400元之间。而停车点建设费用虽因项目不同有所差别,但往往占比最大。另一部分是运营成本,包括人工费用、重新分配车辆、维修等,其中,把自行车重新调配回停车点是公共自行车运营的最大难点,占运营总费用的30%以上。由于摩拜单车模式不需要进行停车点建设,因此省去了一笔费用占比最大的基础建设成本。此外,根据《公共自行车报告》,传统公共自行车每新增一个停车点,都需要至少新增一名人工,而目前摩拜上万辆车的运营团队仅为个位数。胡玮炜解释,目前摩拜单车仅规定了大致运营范围,即上海不能超过外环,北京规定在五环内。在运营中极少人工干预,让车辆自然流动,后期还可根据数据重点投放流量大的区域,解决了重新分配车辆至停车桩的最大难点,降低了运营成本。新设计使基础建设和运营两块成本都得以削减。

  

  摩拜单车APP界面

  除了上文提到为维持电池续航导致的骑行体验不佳,摩拜的实际运营中也出现不少问题。目前用户体验中的投诉大多集中在“预约了车辆却找不着,找着了车辆却开不了锁”。胡玮炜解释:“由于民用GPS达不到适合的精度,受高楼和周边环境的影响都会有5米左右的误差,且无法分清墙内外,这可能导致用户找不到车。而因为信号问题,有些基站发送的解锁信息无法被车辆收到,导致无法开锁。”不仅如此,它还需要面对来自诸如ofo、小鸣单车、优拜单车等对手愈演愈烈的共享单车市场竞争。其中优拜单车宣称自己为“最好骑的校园共享单车”,在外观设计上,该车还增加了摩拜没有的车篮,方便用户置物。

  除此以外,摩拜单车设计的成本也较为高昂,能否长期稳定运营有待观察。目前一辆传统摩拜单车的成本约为3000元,若除去雾霾天、雨天,一辆单车一年能运营200天左右,按平均每辆车运营5次,每次半小时计算,一年一辆车的收益在1000元,单靠租赁,一辆单车至少得三年才能收回成本。虽然最新上线的摩拜轻骑版成本降低至1000元,但租赁收入也随之减半。且高成本并未带来真正的“质量稳定”,仅运营四个月,单车的损耗率高达10%。根据摩拜的调查,这些损耗主要来自人为的偷盗与恶意破坏。

  

  摩拜单车“轻骑版”成本降低至1000元(图片来自网络)

  “单用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大概会让人失望,还得依靠规则,”胡玮炜说。当用户增多后,用户体验问题迫在眉睫,但民用GPS定位精度及基站信号的问题非朝夕能解决,胡玮炜只能在扩大投放量的基础上辅以一定的规则。首先,车辆不允许停在小区内,降低GPS无法识别位置的可能性。摩拜还建立了用户信用分体系鼓励举报违规停放,被举报将一次扣除20信用分,当信用分低于80分时,用车成本按半小时100元计算。但目前执行上显然不尽如人意。胡玮炜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写着:“故宫博物院的朋友,请把mobike骑出来”。除此以外,一个被胡玮炜称为“分散式的集中”的方式应运而生,即摩拜接下来将在城市里设置“建议停车点”,教育用户把车停放在集中的区域,保证在特定区域一定能找到车。

  “其实公司有很多种类型,有种是像科学实验室一样,不停用新技术推动发展,还有一种是像宗教一样,让你相信一些东西是对的,然后所有人都愿意为此付出一些”。面对千丝万缕亟待解决的问题,胡玮炜选择了成为后者。

  你会在什么时候用公共自行车?是早晚高峰or换乘?or用它cover“最后一公里”?还是旅行或锻炼?

撰文/王忆万

供图/摩拜单车

编辑/王若霈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

坎耶·韦斯特告诉你啥叫设计感|15天设计世界之第一天

“没人意识到,中国乡村民居才是最高等级的建筑设计”|15天设计世界之第二天

“十年前买房,为了省装修费,我没找设计师”|15天设计世界之第三天(有彩蛋)

“2019年,你只需要8分钟穿过全球最大的机场航站楼”|15天设计世界之第四天

“只有菜市场才能最真实体现城市的性格”|15天设计世界之第五天

“让商品像书一样被打开的体验才是诚品的关键”|15天设计世界之第六天

贰日 321

版权所有,不得翻录

business.sohu.com true 商业周刊/中文版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110/n472807333.shtml report 7461 拥堵一款橙红色、没有车篓,设计简洁的单车最近穿梭于北京、上海的大街小巷(5月在上海、9月在北京开始投放),一时间成为人气爆款。它被命名为“摩拜单车”,是一款由科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