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从容向上 智享人生 | 专访国际投行女高管 北大国发院客座教授方莺

  

  导言:Investment Banking是今年学院新开的一门课,课程还没开始老师就主动给大家建了一个课程群,还记得老师在群里发的第一段话是“祝同学们中秋快乐!你们辛苦啦,放假还得来上课,相信你们的努力会有好的回报”

  还没见面,老师就主动与我们“搭讪”,还真是第一次;然后翻看老师的履历,才发现是一位非常资深的投资银行家;再到后来上课,看到步履矫健,快人快语,谦和可亲的方老师,倍感亲切。老师丰厚的经验,严谨的态度,更是让人敬佩!

  这门课结束后,很多同学反馈太短没听够,于是编辑部再次出发,在老师去美国之前采访到她,一起畅聊了2个多小时,收获满满。

采访:鹏翔、小娇; 编辑:小娇

  

  认识我们的方老师

  方老师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书香门第,学贯中西,立足海外,着眼全球。早年留学美国,后来在英国投行担任高管,而后在伦敦创业,有着20多年国际金融从业经验。近年开始回国教书,旨在将自己多年所见所闻所学所经历的宝贵经验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方老师求学与职业经历-

  1987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Binghamton,86及87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师从Charles Goodhart教授,完成其博士论文。

  20多年金融市场工作经验,曾在英国巴克利银行担任金融经济学家,在英国加盛证券担任中国投资银行部主管。

  2003-2007,她在伦敦创业,任英国益华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008-2013任Landowne Partners—欧洲最大的证券对冲基金之一的中国战略投资顾问。

  2014年以来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学院及中山大学讲学和开设讲座,任Visiting Professor and 校外导师等。

  2015年度加入北大国发院任BiMBA客座教授。

  

  金融行业观察分享

  Q:您有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想听听您对国内外金融行业的观察与见解。您对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看法,您看好哪些金融细分板块的发展?

首先我想说的一点是,像我这样的曾经在国内生活和学习,又在国门刚刚打开的时侯就出去留学和创业的人,具有特殊的使命感,觉得作为炎黄子孙,应该对养育了自已的祖国有所反哺,有所贡献,你看我们学院从无到有,就是和我一样的一批同龄人走在前面,一步步做起来的。我其实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现在才稍稍赶上。我希望能够将我在国外留学期间学到的,和20多年来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应对和拼搏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国内的年轻一代,让你们这一代人能够做的更好。

  

  △ “与我同龄的经济学者们,从左到右依次是王亚非、方莺、高西庆、张维迎、赵海英、许晓年”

  现在来说说你的第一个问题,我对宏观金融市场的看法:

我在课上也讲过,“我没有资格评论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投资银行等,因为我不在国内的金融企业工作,尽管我们在很多业务往来上有很多的联系。我也没有资格去评论中国市场,因为我长时期生活在国外,对这个市场接触不多。但我可以讲的一点的是,在G20会议之后,BBC Broadcast的主持人在新闻上报道G20的时候讲到这么一句话,”G20会议,中国已经向全世界表明她是Superpower,这已经是个事实,G20的领导人要回去教育自己的国民和所有的政府机构要根据中国已经成为Superpower的事实去调节自己的决策。

再一个就是,从10月1日开始,国际SDR把人民币加到篮子里面,说明中国的资本市场要进行再一步的调节,满足全世界对于中国金融和货币的需求。

所以我想说的是从全球的角度看,现在全世界对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角色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也好,金融服务业,从保险、投资银行、基金管理所有这些,跟全世界所需要中国金融服务业的要求还相差很多很多。

中国的领导层,包括国发院的老师们也都参与到了这些讨论当中,并不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而是说这里面有很多的挑战和平衡。

世界市场对我们的要求很高,作为你们的老师,我能够做到的是,教育你们这批8090后,从高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今后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看到更多中国金融业的突破和改变,与世界金融市场的差距不断缩小。

第二个问题,我对境内市场未来趋势的观点:

只能这么说,中国的市场,全世界对中国的股票市场要求非常高,从监管机构、政策法规,还有执法,从业人员素质和从业人员的行业行规,包括投资银行的内控,我们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中国的市场在持续健全,与世界金融市场有如何大差距的基础上,要让国际资金入场入市,现在是比较困难的。

还有我们本身,每天最大交易量是全世界最大,A股市场4万亿是很不正常,监管机构靠政策管这不能长久,依靠法制以及执法机构的建立才能持续,我觉得从领导层面来讲,有这个意愿,但是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有难度,这里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金融市场会高速发展,但是要想跟国际接轨,满足国际投资者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大距离。

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方向包括:资金管理,财富管理,保险,债券。

  

  △ “家人给我拍的生活照”

  

  从业经验分享

  Q:您做过金融业的高管,您招聘员工的要求有哪些?对于MBA金融行业学生的职场发展建议?

一般来讲,我作为投行的高管和领导,我面试新人,问两个问题:一个是,你觉得自己的缺点是什么?再一个问题是,五年之后你期望自己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我在找人的时候一定会问的问题。我也希望我们每个同学,不管在什么行业,能时不时去问自己这两个问题,通过自问自省,去反推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早作规划,早作储备,先人一步,争取机会。

  

  △ “在伦敦,和我的丈夫 Prof. Giles Chance(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美国Tuck商学院访问教授),还有我的教授 Charles Goodhart(任职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和 摩根士丹利)”

再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对大家的建议:

第一, 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

我们从黑板上学的,从教室里学的,跟实际的工作经验差的很多,我现在不提说我过去的经历,我先说现在市场缺什么,做中国的投行和金融服务业,一个是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过去就像冯仑讲得,只要你胆子够大,有关系,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这个阶段我切身经历过。但是现在从事这一行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产品的要求也很高,所谓的关系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现在完全看知识层面,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根本。

第二,学会沟通和团队协作。

你看华尔街,总裁层面的掌舵人没有中国人,为什么06年Financial Time和The Guardian两大金融时报会报道我,就是因为没有中国人在华尔街也好,在伦敦金融城也好,能够做到很高层,但是有印度人,为什么印度人可以中国人不行?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是,中国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基础教育开始,就没有做这方面的培养。

可能因为我从小练体操,做学生干部,一开始就逼着自己,必须跟人打交道,也逐渐培养了这方面的能力。我刚一开始做投行,跟很多的地方银行,国资企业,地方领导,从省长到市长,甚至是中央部委都要打交道。

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干过学生干部,不是团委书记,就是体委或者文工团的,有过跟人打交道的经验,善于与人协作。所以对于中国学生来讲,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要加强自己在不同场合和平台的沟通协作能力。

第三,要有创新和创造力。

我一加入金融行业,就是做创新,做衍生产品,在巴克利的时候,就是第一批做衍生产品,80年的金融创新产品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展的,可以说是与国际潮流相驱并进的,所以一开始就把我放到这个位置上,我就必须去想别人没想到的。我希望中国同学能够培养这种有创新有创意的习惯,以前中国人挺有创造力的,但是也许因为各种原因,这种胆魄,不像30年前那么突出,那时我们出了一批大家,从文学到经济到外交,北大就在那个时候出了很多人才。现在我们在互联网行业也有很多创新,但是从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不够,其实从政府领导到监管机构,再到真正的衍生产品管理,世界需要我们的,和我们给出来的,还存在很大差距,是管理层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我觉得是各个层面都需要挑战和讨论的。

第四,掌握国际对话的能力。

全世界有几种语言是没有国界的,比如体育、音乐、舞蹈、文学和艺术这些是没有国界的,还有物理数学,这些都没有国界,假如你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没有国界之分的领域,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那你的竞争优势会凸显。

如果你现在没有,那就马上去学,兴趣爱好培养永远不会晚。我30岁开始学打桥牌、打网球,48岁开始学滑雪,50学开始学法语,60岁开始学高尔夫。你们叫我老师,可我常常说自己还是个学生,人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感受到更大的快乐!

  

  △“和我的朋友(前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军区司令David Shaw将军夫妇)在奥地利滑雪”

世界很大,中国也很大,如果你们这些年轻人只是关在课堂里,或者固定在公司里的办公桌上,这样的学习太有限了,你们应该开拓所有的学习兴趣和范围,比如去中戏学学古诗词,去音乐系,去表演系,去网球场,去电影学院,去一些你感兴趣的领域去聆听和学习,除了本职工作外,尽可能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对你的个人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Q:您觉得新加入投行必须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您几次职业转变的心得和创业感悟。

  新进入金融行业的人的建议:

第一关学历学位,第二关是面试,聪明的人听别人讲,懂得别人需要什么,别人寻找什么,给你们讲个故事,美林现在一个的MD,自己从来没学过金融,在纽约看到广告美林在找人,歪打正着去面试,一进门,HR面试的人就对她说,你的手提包很漂亮。于是被面试的她,就声情并茂给对方讲自己如何挑选,如何对比,如何购买的过程,讲了30分钟后,面试人说你可以走了,结果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意外的收到了美林的Offer,让她去做Client Relationship,后来HR告诉她“你能够心平气和的去听别人要什么,你不会强加于人,听客户要什么东西,随和亲切又能打动别人,这正是我们想要找的人。” 在讲到美林的那个MD去面试,

对于准备开始新进一个行业的人也是一样,进门之前看别人要什么,按需展示你的能力;进门之后,要学会Teamwork,找到自己的角色,去协作。

Teamwork要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很关键的是基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明白这个团队需要什么,你能提供什么才能让团队做的更好。理解和了解客户和团队要什么,你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前提,具体的技术和技能问题都是可以学会的。

  

  △“和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他杭州的办公室(2003年,我是第一个将他介绍给欧洲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银行家,因此,李书福永远记得我是他值得信任的商业伙伴)”

换工作与创业心得:

任何一个投行就是一个生产线,你就是一个螺丝钉,很多东西不是像我给你们做道题,实际工作中时很专,小投行就是小麻雀,你需要做很多很多东西,一个脑袋10个帽子,你要做客户关系,资产负债等等。一般来讲,任何一个金融服务市场,要不你就大,要么就小,凡是中间的,就是难做的。

大家在做职业选择是,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岗位的具体地位与职能,了解公司是什么类型与规模,小还是大,大公司缺螺丝钉,小的缺全天候,与你的专长和能力做匹配。

伦敦金融城创业:

自己管自己的小投行,我有自己的投行部,营销部,CFO,头寸,从0开始,创业,我自己原来有客户群,我其实做这个投行呢,有点像我们找了个大母鸡下了小鸡蛋,筹到钱,把中国的证券市场业务,英国投行业务在中国建立子公司,把主要骨干进行合作,实际上很成功,2003创业伦敦, 2007年离开,09被卖掉。当时财务现状非常好,业务两年都饿不死。

因为跟大股东在利益摆平上存在分歧,我忍痛离开,但是留下了一个各方面数字都非常漂亮的公司。两点感悟:一,一开始就要分配好各方利益。刚开始创业这个问题往往不凸显,但是当公司开始赚钱,你成为市场明星时,你跟股东的利益冲突就会发生。二,处理冲突的智慧,这个问题我当时解决是失败的。等到自己出来后,觉得自己当时应该聪明点,应该用变通的方式去协调。

当然,至今我仍然觉得骄傲,自己创办的益华证券,创造了中国证券在英国证券市场的地位。

最后再补充几点:

做投资银行的,买不买,签不签,花6个月到一年的时候去fight to get it,所以一开始要做最初的判断,一定是要有风险意识。

创业,辛苦很重要,很大程度是要有机遇和也要敢做敢当,是靠自己对于市场敏锐的理解,敢作敢当的能力。一天能赔几千万,第二天还得冷静的继续工作。金融市场上,你能做英雄,顶多也是15分钟的英雄。

人生红过很多次,都是浮云。在市场上,永远不能骄傲,永远要做好准备承受打击,前一秒是英雄,下一秒很可能会变成狗熊,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选择来BiMBA教书的初心

  维迎很早就邀请过我,还有张晓波老师,我跟朗润园的渊源要追溯到我七个月大的时候,我和母亲随父亲到北大教书,就在一墙之隔的北大新闻系。(方汉奇,方老师的父亲,现任北大新闻学研究学会学术总顾问,国家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回朗润园教书让我找回了很多童年的记忆,也是对父亲的一种敬仰和跟随。

  

  △“与丈夫、维迎教授一行在美国参加活动”

易纲,陈平,张维迎这些我们国发院的创始人,都是跟我同一批出国留学的挚友。我已经落伍了,现在要回来追赶上来,希望能够为学院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回来最大的感受是:学院氛围非常好,张晓波老师邀请我参加了一次EMBA组织的演讲,当时在台下看到大家的分享,我觉得非常好,很接地气,实实在在,对于企业家,对于在职人士都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黄益平、维迎他们组织过的很多研讨会,我也参与过,国发院这些研究经济的专家,既能够接地气,也能够与国际接轨,探讨的都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上的前沿问题。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做出了很多贡献。

回到初心,我教书的想法,还是希望你们下一代比我们这一代强,在全球市场上做的更好。

  

  女性如何做好家庭事业平衡

  Q:做为一个成功女性,您是如何做时间管理的?身为母亲您又是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的?有哪些想要跟女同学们分享的?

我出生在毛主席时代,当时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妇女能顶半边天”,从小从穿衣做事,都要跟男生一样,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女人。工作后,在女生不多的投资银行界,同辈离婚率高达59%。好友见面第一句话常常是“你怎么样?离了吗?有孩子吗?”我总是笑呵呵的说“没有,有两个女儿”。作为母亲,妻子,作为一个女人,有了家庭孩子,所有家庭和事业的细枝末节事情你都要一一摆平,这比做一个独立女强人的挑战更大。

  

  △“与丈夫一起参观法国波尔多酒厂”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要在事业上打拼,就要占用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所以说所谓的同时期平衡很难。

前几年从投行下来,我说自己是有内疚的母亲,有欠缺的夫人,不完整的女人,现在开始慢慢在做补偿,分出一部分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给她们来自妈妈的关心和支持,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陪伴老公。我要发自内心的寄语职场女性一句话:“要花时间照顾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事业很重要,对一个女人来讲,家庭也很重要。”

最后也寄语给我们国发院的每一位同学:一个人做事情要找跟自己兴趣相符,不要因为金钱去做一件事。找一份事业,它与你的性格和兴趣相投,你才会干的开心。

  

  △“我的两个女儿在伦敦为我庆生”

现在,我回来北大教书,我的父亲非常开心,我们两个都拥有了自己的“方门子弟”。对于中国的未来我充满信心,就像在北京时不时看到的雾霾,它或许让人觉得看不清前路,但是我知道总有一天蓝天就会回来,因为我在伦敦已经经历过。中国发展潜力非常非常大,你们这一代人,我们对你们的期望也非常大,我希望你们敢想,不要只想着挣钱吃饭,有资产有地位,当然这些都可以有,但是这不应该你们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如果是,那就是标准太低。我期望你们这一代人有创新,开拓思路去做改天换地的事情,这个是你们这一代人应该有的使命和责任!

  

  “在父亲的书房,90岁高龄微信比我玩得还溜的他,给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End

  采访手记

  ■采访方老师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首先她是国际金融界的资深专家,也是国发院创始前辈们的挚友。其次,金融时报曾对她进行过专访,早有珠玉在前。

  因方老师公务繁忙,我们相约晚上在学院的咖啡馆见,碰面时天色已晚,夜灯下的朗润园尤显静谧雅致。整个采访过程轻松、愉快又有趣,老师把自己的职业经历、金融业需要的品质、对我们年轻人的期许一一道来,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两个小时。最后因为时间原因,只能意犹未尽地道别。深秋时节的朗润园,居然还有虫鸣声;我们穿过黑夜中的薄雾,边走边聊,聊人生、聊运动、聊职业女性的平衡感……老师的步伐非常矫健轻快、充满活力。

  老师给大家建的课程群一直保持活跃,同学们抛出案例和提问,老师总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给我们分析反馈。美国大选结果出来的当天老师就发来了高盛的分析报告。就像老师说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我们亦师亦友”

----鹏翔

  

  ◎ 本文来源:“BiMBA2015PT我们的家”微信公众号

  

  多精彩内容,欢迎扫码,关注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官方微信。

  想关注以下精彩微信号?点击链接,带走不谢!

  荐号|想到北大国发院来挖金矿?这些号你必须关注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分类
北大国发院智库 NSD_ThinkTank 智库机构

  北大国发院

  BiMBA商学院

bimba-pku 教学项目

  北大国发院

  MBA

bimba-mba 教学项目

  北大国发院

  EMBA

bimba-emba 教学项目
北大国发院管理博士项目 DBA_bimba 教学项目

  北京大学国发院经济双学位

jingshuang-pku 教学项目

  国发院

  研究生会

nsd_graduate 教学项目
体育商学 体育商学 教学项目
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 SSCD-PKU 教学项目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PKU_CHARLS 研究机构
未名湖数字金融研究 iif_pku 研究机构
国发院研究生校友会 NSD-Alumni 校友组织

  北大国发院

  校友

bimbaalumni 校友组织
国发院博士之家 NSD博士之家 学生组织
NSD高级计量经济学 NSDEconometrics 课程
经济学原理 jingjixue_yuanli 课程
马浩教授on战略管理 马浩教授on战略管理 教授个人
京晶课堂 jingjingclass 教授个人
杨壮谈领导力 John-on-leadership 教授个人
business.sohu.com true 北大国发院BiMBA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1125/n474168622.shtml report 19441 导言:InvestmentBanking是今年学院新开的一门课,课程还没开始老师就主动给大家建了一个课程群,还记得老师在群里发的第一段话是“祝同学们中秋快乐!你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