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综合

探访消失于历史的蒋庄:陶器、玉器与遍地尸骸

第一财经 阅读(0) 评论()

  发掘中的蒋庄遗址。良渚文化的范围以环太湖为主,蒋庄的发现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的空白

  

  图示处为发掘中的两处墓穴。蒋庄地区的地理条件遗址完好的遗骸成批出现

  春日暖阳,泰东河上,运送砂石的船只静静驶过,泛起点点波光。这条全长55公里的河流曾被称为“西溪河”,古时为运盐要道,汉代已十分繁荣。流经蒋庄的这一段,繁忙不再,两岸尽是碧翠野草、金黄菜花,更远处,高压电线层层叠叠,四周只闻狗吠鸟鸣,少有人烟。就在一年前,很多人还不知道,这条并不宽阔的河流竟在历史上划下了一条长达3000年的鸿沟。

  地处泰州兴化与盐城东台的交界处,张郭镇的蒋庄本是长江以北一个并起眼的村落。村民时常会在河边捡到唐宋时期的瓷片;孩子们洗澡时会捡到动物骨骼、石器与骨器。蒋庄一家砂石厂的老板华正为也经常能在自家的厂房捡到一些骨骼、箭镞以及磨制石器。兴化地区水网密集,自古是宜居之地,不少古遗址错落其间。因而,对于冒出来的那些古物,当地人除了感到有趣之外,并没有过多惊讶。

  华正为是村里一群考古“发烧友”中的一个。他与同村的几个朋友时常会在书中查找关于村庄历史的掌故,也对不时冒出来的古物兴趣颇浓。 “当时,我们就知道厂房下面应该是有古遗址存在。”华正为说。

  起初,没人打扰这片安宁,直至泰东河拓宽和疏浚工程即将实施,村民们才意识到,地下的遗址可能会遭到破坏。在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专家到来之前,孙建中、华正为等几位村民将铲子放在泰东河边,提醒施工队停止施工。同时,他们也将情况层层上报给当地政府。2014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专家前来考察,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遗迹被缓缓揭开。

  蒋庄遗址已发掘的500多平方米范围内,有282座墓葬、8座房址、110余个灰坑,出土玉、石、陶、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近1200件

  长江北的良渚文化遗址

  “居然是良渚文化遗址,我们之前都没想到。”如今,面对遗址出土的一具具遗骸,华正为这样说道。考古队的结论让华正为深感意外,有相似感触的远不止他一人。“传统观点认为,良渚文化的范围以环太湖为主,向北不过长江,但此次就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的空白。”故宫博物院前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这样评价蒋庄遗址的意义。也因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名列其中。

  第一财经记者探访至泰东河边的考古工地时,两个考古探方正在发掘,其余已经完成清理的探方已经回填。几名工人所在的区域,人类骸骨清晰可见。在靠近骸骨的地方,他们用毛刷清理尘土,动作轻缓。在其他区域,用于铲土的“工具”则是较大的蚌壳。一位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这两天临时负责蒋庄的考古工作,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考古工作将集中在目前所能见到的两个探方之中。

  已经划定的3500平方米发掘范围,只是遗址的小小一隅。经勘探,泰东河东边的2万平方米范围内,正是距今5200年~4200年的良渚先民聚居地;对岸,又是整整45万平方米的唐宋文化堆积层。东岸地域如此广阔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先民遗物密密麻麻埋藏在地下。在已发掘的500多平方米范围内,排布着282座墓葬、8座房址、110余个灰坑,出土玉、石、陶、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近1200件。

  距今5000~4000年之间,有多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并存。其中,核心区域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曾与良渚文化并存,专家为何判定蒋庄遗址属于良渚文化?“这其实就是一个立体的谱系,看他们的生活用具、衣食住行、墓葬情况,你就能判定它的文化类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告诉第一财经。

  “主要是玉器,还有陶器组合。出土的这些文物都带着鲜明的良渚文化特征。虽然也有所在区域的地区特色,但并不明显。”在谈及出土器物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说。

  蒋庄遗址发掘的陶器以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

  蒋庄遗址的男性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玉琮、玉璧、玉钺,女性墓葬中则有玉镯出现。玉器是良渚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物 ,作为华夏文明的源流之一,夏商周及后世“苍壁礼天,黄琮礼地”的祭祀文化正是来源于良渚文化。这些曾在杭州良渚遗址大量出现的玉器,也在蒋庄遗址发现。其中,玉琮是良渚文化所特有的遗物。

  作为生活用具的陶器也是标志。“蒋庄遗址发掘的陶器以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而灰黑陶是良渚文化遗址中最为常见的陶器。”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对第一财经说。

  第一财经在考古队驻地的文物仓库中还看到一件陶釜,呈砖红色。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这件器物有着大汶口文化特征。这是不是意味着蒋庄的这个聚落也受到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原本我们也认为蒋庄遗址属于一个南北交融的文化走廊,但目前来看,这里还是良渚文化的影响更强势。可以说,这是一个纯粹的良渚文化遗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同时,他也表示,一些出土器物也带有蒋庄当地的特点: “比如,蒋庄出土的陶鼎鼎足截面呈十字形,流行在足根部穿方孔,与良渚文化常见鱼鳍形、丁字形鼎足不同。”

  高蒙河不久前曾到访蒋庄遗址,他同样认为,这是一个纯粹的良渚文化聚落。“之前的考古发现中,从来没有在长江以北发现这样大规模的、纯粹的、少有其他文化影响的良渚遗址。”他说。

  一些出土器物带有蒋庄当地特点,与其他良渚文化发现的文物有差异

  因战争而毁灭?

  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 “良渚文化”即得名于杭州良渚镇。经过70年的考古,良渚文化被认为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区域,距今5200年-4200年的新时期晚期文化类型”。而其扩张区则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

  专家发现,良渚人在农业耕作、陶器加工上均有了优于同时期其他文明的工具与技术。其玉器制作之精美瑰丽更是整个新石器时代之高峰。有人甚至认为,文明国家的胚胎已在良渚文化中孕育,然而,突如其来的文化断层扼杀了继续发展的可能性。这个曾经辉煌的文化类型为何在4000年前突然消失?至今依然是难解之谜。对于这个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类型,考古发现是触碰它的唯一方式。

  如今,因为蒋庄遗址一枚玉器的出土,人们对“良渚文化核心区”这一概念或许会有新的认识。 “过去讲的核心区主要是江南地区,现在我们所认知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江北地区。”高蒙河说。那是一件出自女性墓葬的玉璧,其上有“台”形刻画符号。 “之前,这种刻画符号只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在苏北地区出土,这是首次。”他告诉第一财经,带有这种刻画符号的玉器在美国、法国、台北故宫与北京首都博物馆均有收藏。

  “这应该是一种与信仰有关的符号,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用的旗帜,是共有一套信仰体系的标志”。在高蒙河看来,拥有“台”字型玉璧的墓主应该是一个地位较高或是有神职的人。

  本文摄影/任玉明

  尽管存在共有一种信仰的可能,在社会等级上,蒋庄遗址与良渚遗址依然差距悬殊。 “部落高等级墓葬出土的玉器远没有良渚遗址出土的多,往往只有几件。在核心区域,最多出土几百件。”在林留根看来,这些情况都指向了这样一个结论:“蒋庄遗址还是一个务实性的聚落,没有核心区域首领能够达到奢侈的墓葬规格。”

  蒋庄遗址发现的骨骸,尤其是随葬者,多有无首、独臂、无掌或首身分离的情况。这里是否曾经弥漫战争硝烟,或者,这个聚落本身就是一道边防?林留根这样推测:“这可能与战争或戌边有关,蒋庄部落的作用可能正是保卫核心区域。如果说良渚文化核心区的良渚古城、莫角山、反山、瑶山的贵族坟山是良渚文化的社会金字塔尖顶,蒋庄遗址则是良渚社会的基础。”不过,高蒙河有不同的看法:“遗骸的残缺不能直接说明有战争存在。”他认为,战争的发生还需要更多其他证据,比如一批兵器,或是刀斧加身的暴力痕迹。

  如今,造成这种残缺肢体的情境暂时没有定论。但已经出土的200多具遗骸对揭开良渚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蒋庄遗址考古的一项突破。“蒋庄遗址的遗骸保存状况很好,从中提取DNA等实性分析样本的机会很大,有助于人们提取更多关于身体特征的科学指标。”高蒙河说。在此前发现的众多良渚墓葬中,保存完好的骸骨极为少见,而在蒋庄,完好的遗骸居然成批出现。这种强烈反差根源于地理环境。环太湖流域的土壤多呈酸性,而靠近东海的蒋庄,土壤则为碱性,这是遗骸能够得以保存的重要前提。而且“这片遗址地下为湿度很高的沼泽,密封性好。”林留根介绍说。

  专家认为,在蒋庄,人类活动的600~1000年贯穿了良渚文化的早、中、晚三期。良渚文化的衰落同时,生活在蒋庄的先民也似乎在突然之间离开了这里,与众多其他良渚遗址一起被时间掩埋。考古发现可能解答一些问题,但也会引出更多谜题。人们只知道,3000年后,河对岸,唐宋时期,人们又来到此地,休养生息。与东面良渚遗址已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的,河对岸45万平方米的唐宋文化堆积区域依然静默。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203/n479821450.shtml report 4908 发掘中的蒋庄遗址。良渚文化的范围以环太湖为主,蒋庄的发现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的空白图示处为发掘中的两处墓穴。蒋庄地区的地理条件遗址完好的遗骸成批出现春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