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谁也救不了油价!沙特和俄罗斯也不行,本世纪最大的能源革命或已到来!

  

  日前,瑞士举行全民公投,《能源战略2050》以8.2个百分点的优势(赞成58.2%,反对41.8%)获得了通过。

  《能源战略2050》是瑞士的未来能源规划方案,方案规定,要大力提高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能效和补贴力度,而且还需为亏损的水力发电企业提供额外政府补贴。

  

  瑞士未来可再生能源规划

  能源变革到来了

  当今世界,85.9%的能源来自于化石能源,其中石油、天然气、煤分别占32.9%、23.8%、29.2%,可再生能源仅占14%。

  但是,我们现在或许已经站在了能源变革的转折点,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报告显示, 21世纪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纪。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

  而且,这种变革正在德国发生。

  4 月 30 日这一天,德国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厂和核电厂于该日暂时停止运转。

  当日德国创造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的单日记录,德国人消费电力的 85% 来自于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德国能源过渡计划智囊团认为,德国对可再生能源做出了坚定的承诺,到 2030 年,85% 的电力供应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该国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前禁止使用燃油发动机,并希望 2050 年时将碳排放量降低到 1996 年的 20% 左右。

  交通变革→能源革命

  交通运输一直是石油消耗大户,据统计,世界上数十亿量机动车每时每刻都在消耗世界原油开采量的近50%。

  But Now

  

  2016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售量较2015年增长42%,比全球机动车销售率要快8倍。大型锂电池储电量是2015年的2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

  

  麦肯锡与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在伦敦和新加坡这样的大城市,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 在所有行驶车辆的占比中或达60%。

  如今,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博弈已经开始。但这一次,政府对新事物的态度已然很明朗。

  在很多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

  

  正如上图所示,中国同样也是“把电动汽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国家之一。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高铁,我们都知道高铁是用电力驱动的,它正是要解决未来远距离交通问题。

  

  如果说,高铁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解决了能源使用的形式,那么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则解决了能源的转化路径。

  在中国新疆,太阳能发电成本算上利息也不过是5毛钱每度电,而且成本每年还以超过10%的速度在下降。

  所以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用户端与火电竞争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太阳能发电站

  比尔·盖茨曾说:“人们总是高估一个新技术出来的前5年,却低估了这个技术后5年的发展”。

  在未来,如果人类出行实现了电力化,电力化的能源最终被太阳能、风电和核能所提供,那么人类能源结构中, 60%的用于与人类出行有关的化石能源将被永久性替代。

  最新“能源技术”新闻盘点

  最近的一个月,“能源技术”突然出现了一个井喷,小编给大伙罗列一下,大伙感受一下“未来”的模样。

  5月4日报道,我国科学家设计新催化剂,首次把二氧化碳加氢“变”汽油。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剑、葛庆杰研究员团队发现了CO2高效转化新过程,并设计了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CO2)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相关过程和催化材料已申报多项发明专利。

  该研究成果2日发表于英国学术刊物《自然通讯》杂志上,被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二氧化碳加氢“变”汽油

  该技术不仅为CO2加氢制液体燃料的研究拓展了新思路,还为间歇性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5月10日,江苏盐城开建中国离岸最远海上风电场,满足5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

  5月10日上午9时30分,由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承担勘测设计的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300MW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场开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大丰海上风电场

  大丰海上风电场位于江苏盐城,总装机容量300MW,离岸距离45公里,是目前国内核准在建的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场,也是国内首次商业化大规模安装大容量风电机组的项目。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7.97亿千瓦时,可满足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年可节约标煤约23.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2.7万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月18日,全球首次!中国在海域连续稳定试开采可燃冰成功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消息,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燃烧后,可燃冰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我国管辖海域和陆区也蕴藏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因此走近、认识可燃冰显得意义非凡。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在今年2月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查明我国可燃冰的资源潜力,今年,我国将开展海上可燃冰的试开采。

  5月19日,世界最强大超导磁铁问世,人类离"人造太阳"又近了一步

  世界最强大超导磁铁在意大利西北部拉斯佩齐亚问世,这是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一大重要成果,标志着人类向“人造太阳”又迈进了一步。

  目前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25年对反应堆实现首次点火,以证实核聚变的能源利用可行性。

  

  全球最强大的超导磁铁日前在欧洲研制成功

  据欧洲负责ITER的能源聚变官方网站5月19日报道,日前,全球最复杂的超导磁铁在欧洲制造成功。该磁铁有14米高,9米宽,重达110吨,和一架波音747客机一样重。

  这个庞然大物是ITER的核心装置之一,也是ITER最终要使用的18个环向磁场圈之一。这些环向磁场最终会产生一个巨大的磁场,能够在1.5亿摄氏度时产生核聚变反应。

  当电流达到6.8万安时,这些装置将产生11.8特斯拉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大约100万倍。这18个环向磁场圈将以产生的巨大磁场压缩等离子,并提高其密度,从而为启动核聚变创造必要条件。

  一个月不到,各种能源新技术井喷式出现,预示着什么?石油准备好了吗?

  另一张“未来能源需求结构变化”的预测图:

  

  

  欢迎分享,走过路过的大爷手下点个 zan 呗 ~~

  优质文章推荐:

  趁着端午节,美股的黑庄终于被我找到了!小板登坐好,听我娓娓道来…

  版权申明:FX168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关注微信公众号:fx168caijing 获得更有价值的财经分享。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531/n495173400.shtml report 5981 日前,瑞士举行全民公投,《能源战略2050》以8.2个百分点的优势(赞成58.2%,反对41.8%)获得了通过。《能源战略2050》是瑞士的未来能源规划方案,方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