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 行业

加强人才合作开发 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经济时报 阅读(0) 评论()

  孙忠法

  人才是第一资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加强“一带一路”国内18个重点省份沿线节点城市的人才合作开发,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带一路”需要跨文化人才支撑

  今年5月,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这一发展格局的变化,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急迫的需求。

  (一)开展人才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许多国家情况高度复杂,要想成功地开展有关工作,往往涉及到安全、市场、工程、宗教、社会等多方面的具体问题。要想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当中成功,就不仅需要专家,而且需要有全局视野的人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显示,高达88%的企业高管认为,海外并购或投资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缺乏人才。我国近年来企业走出去难,人才匮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区域人才交流合作,促进智力互通共享,可以有效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促进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

  (二)开展人才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不是武力输出,更不是经济殖民,而是友好伙伴关系的整合与提升,人才、人脉与人心恰恰是这种提升所必不可少的决定性要素。相关部门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个方面的合作重点。广泛开展人才交流合作、文化沟通、学术往来等,可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可以说,开展区域性人才交流合作,本身就是在建设“一带一路”。

  (三)开展人才合作是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我国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从“大后方”变为“开放前沿”。这样的战略实施,将对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新常态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各地以衔接配套的政策供给,促进人才智力的合理流动和创新创造活力的释放,为区域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提供动能,从而实现区域的合作共赢。

  以互联网思维开展区域人才合作

  在“一带一路”这趟国家列车上,区域范围十分广阔。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区域人才合作。

  (一)秉承开放、共享、共赢的理念务实合作。开放、平等、共享、共赢,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在经济一体化时代,我们要以更高远的眼光、更包容的态度、更开放的理念,努力构建人才开发的新模式。在人才合作上,虽然东部人才基础好,但并非意味着单向输送,只能搞东技西移、东才西用,事实上,西部也有独特的优势。以翻译人才为例,据媒体梳理,“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种,加之相关的民族或部族语言,重要的语言将近200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各地存在着巨大的翻译人才缺口。而我国边疆地区有30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跨境而居,他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和邻近国家语言文化相通,是天然的翻译人才,也是庞大的人才存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地要积极寻找共赢点。有了共赢,就会由外在推动转为发自内心地来做。各地要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充分释放自身优势,积极加强协作,努力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相对平衡与合理匹配。

  (二)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思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学合作。开展区域人才合作,根本上是服务企业,促进它们更好地走出去。为此,在合作时,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针对企业的痛点开展合作。坚持政府搭台,让企业唱戏,帮办不包办,到位不越位。比如,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倡导、推动下,有关高校、企业开始携手开展小语种、法律方面等人才的合作培养,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开展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政府合作主要是为人才的市场配置打基础、架桥梁、做服务。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人才培训、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规则、市场运作,逐步推动区域人才项目合作,引导人才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流动集聚。

  (三)消除思维定势创新合作。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互联互通。现实中,北上广三个大城市,都存在“虹吸”效应,容易导致周围的城市人才被吸走,导致“大树底下不长草”。但作为硬币的另一面,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却开创性地利用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实现了腾飞。“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覆盖范围广,面对天然的行政割裂,开展区域人才合作,更应该学会“无中生有”,“要想富,先修路”,必须修好“网路”。比如,可以实施“飞地”策略,通过互设人才创业园,给初到当地的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港湾”。还可以像美国将软件外包给印度一样,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方式,开展网上的跨地区人才培训,开展跨地区的就医诊断、科研合作等,消除区域人才合作的地理限制。

  改革人才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节点城市进行人才合作,要着力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同频共振,奏响区域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乐章。

  (一)着眼提升支撑力,聚天下英才而用。国际化资本运作人才、国际贸易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人才、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管理人才都是“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区域发展,人才包括“请进来”和“走出去”两部分。各城市要建立优势互补的人才资源开发模式。在抱团合作共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一是可以共享海外人才联络站。通过共建共享海外人才联络站或工作站,联合发布区域人才供求信息,联合举办区域性“国际人才交流洽谈会”,降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成本,在国际上打造区域高端人才引进的整体品牌。二是各城市可联合设立片区性的高等教育园区,提供资助、奖学金,针对企业的需求,吸引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留学,为我所用。三是共享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资源,加快推进区域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的对接共享。中西部地缘相近的城市,可考虑推动联合成立区域性猎头公司,为区域内的单位猎才。

  除了引进,区域要在培养人才上进行合作。一是可以设立“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共同建设一批相互开放的大学毕业生实习基地、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党政人才培训基地,实现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二是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人才之间的“物理对接”,让人才在交流中成长。可组建区域专家联谊会、区域专家智力联盟,定期开展区域人才互访、论坛、调研等活动,不断引导激发专家智力资源在区域内充分释放。三是改革流动、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通过项目合作、聘请兼职、学术休假、技术扶贫等多种方式,实现跨区域的科研合作、科研成果的异地转化。总之,各地人才引进不是目的,关键是用好用活,要注重柔性引才,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政策,使区域人才的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二)着眼提升创新力,布局人才项目平台。不少人去过杭州的“梦想小镇”,梦想小镇是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人才流动,离不开成长的温床。区域内人才流动起来,如何让他们干成事,还需要在项目平台上发力。可以说,“一带一路”催生了人才项目机遇“蓝海”。一是区域内城市要加强统筹,集中精力打造几个适宜海内外人才项目产业化的平台,为人才提供筑梦空间。二是中西部沿线地缘相近、商缘相连的城市,可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并推动重点实验室和大型公共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协作共用,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探索建立 “区域人才合作基金”,对于区域人才合作共建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异地转化项目,从其税收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区域内人才的合作开发培养、高端人才引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创投基金,拉动地方的人才项目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三)着眼提升竞争力,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创新。为消除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对区域人才流动的阻碍,应加大力度推进公共服务的对接。一是探索建立区域“联合绿卡”制度。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人才,经区域内共同审定后发放“联合绿卡”,享受工作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便利。这将对区域间的人才流动形成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推动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互认。加强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评审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培训、师资、考试、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共享,逐步实现资格互认。三是互通创新创业政策。合作城市可推广负面清单制度,简化相关事务的解决流程,尽量做到“盖一章”解决问题,降低人才创新创业的交易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国内的一些区域人才合作,“雷声大、雨点小”,仅仅停留在联合招聘等浅层次合作阶段。原因之一,是制度机制缺乏约束力和操作性。对此,新形势下,区域人才合作开发应着力完善合作的决策机制、组织机制和项目实施机制。相关合作要纳入党委、政府相关战略规划之中,保障合作的权威性、稳定性。在项目实施机制方面,要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分工,形成彼此受益、合作共赢、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此外,为更好地“开掘”合作空间,进行区域人才合作开发的城市,应积极组建人才开发智库,为区域人才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中国组织人事报社)

business.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627/n498730360.shtml report 3984 孙忠法人才是第一资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加强“一带一路”国内18个重点省份沿线节点城市的人才合作开发,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