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这波商品大牛市该落袋为安了?五篇雄文帮你想明白!

  涨!涨!涨!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和上游资源原材料产品价格呈现上涨之势,包括锂电、石墨烯、稀土、铜铝锌、焦炭铁矿石等的“牛气”势不可挡,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如何看待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昙花虽美仅一现?

  《经济日报》连刊5篇文章,为大家解读~

  

  “上涨源于去产能过猛”立不住脚

  经济日报记者林火灿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8月11日至20日,螺纹钢价格比上期上涨1.6%,比年初上涨27.1%左右;线材价格比上期上涨3.1%,比年初上涨27.8%。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电煤价格指数显示,7月份,中国电煤价格指数为493.26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44.8%。

  钢铁和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是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迎来“牛市”行情的表现。下半年以来,黑色系、金属品种、化工品种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有观点认为,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回升,与我国去产能工作用力过猛密切相关,甚至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去产能的相关工作。

  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其实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主要还是与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带来市场需求回升密切相关。上半年,我国GDP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口贸易、发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关键经济指标也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水平。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能源、工业金属、化工产品等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同时,在去产能过程中,不少地方又严格执行减量化生产的策略,使得部分大宗商品的供给减少。需求和供给的“一增一减”,必然会对价格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短期的供需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并没有使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矛盾发生实质性改变。

  因此,不能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简单归咎于去产能,动摇了去产能的信心,甚至盲目加大生产力度,而是要抓住市场行情好转的有利时机,坚持去产能的信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不盲目组织扩大生产,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详情)

  “将引发通胀”可能性不大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大宗商品和上游资源原材料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很多人在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否会传导到消费终端,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加大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结合各方面情况综合判断,我国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控制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左右CPI增长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导致CPI变动的因素中,PPI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必然的因素。比如,我国PPI持续了54个月的负增长,但同期CPI仍然保持了正增长。从2016年9月份,PPI转正以来,已经持续上涨了12个月。但这个期间,CPI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CPI在年初达到2.5%的高位后回落,并且在1.5%左右持续了一个季度。这背后的机理是,PPI是引发CPI上涨的诱因之一,但并不必然引发CPI的上涨。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的因素、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因素等,都会对传统的PPI传导CPI的路径带来重要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新的表现形式。

  目前,短期内CPI保持平稳的总体条件是具备的。从外部看,在CPI主要影响因素中,货币因素的权重比较大。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已有比较长时间,2015年、2016年M2增速分别为13.3%和11.3%。2017年7月份,M2同比增长9.2%,增速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增速连续7个月出现下跌。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下,CPI快速上涨的概率并不大。

  从CPI自身构成看,食品和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比其他因素影响要大一些。然而,从近期看,食品价格保持了相对的稳定,2017年1月份至7月份,食品价格增长-1.9%。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比2016年增长0.9%,所以粮食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从油价看,由于我国石油外贸依存度较高,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油价影响较大,目前国际油价强劲回调的可能性并不大,对我国CPI的传导影响也较小。所以说,无论是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下半年CPI异常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小。(详情)

  “新一轮繁荣到来”判断过于乐观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

  今年以来,以钢铁为核心的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暴涨趋势。不仅如此,“黑色系”还带动了A股市场周期股走出了一大波行情,钢铁股在两个月里上涨了超过40%。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开工量和利润率的提升,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新一轮繁荣即将到来的一个信号。

  

  其实,关于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该“盛”、什么时候该“衰”,已经讨论了有20年。特别是关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此前已有多轮讨论。这几年,我国PPI数据有所下滑,工业企业利润不断收窄,地方债务问题隐忧仍存,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克服“以GDP论英雄”的错误思想,必须以发展新理念为指导,探索发展新路径。这比简单地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来判断新一轮繁荣是否要到来更有意义。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表现相当亮眼。其中,企业效益正在好转。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较上年全年分别上升8.6个和14.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有近万家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产,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7.6%。同时,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这表明,我国经济在稳中向好,韧性强于外界预期。

  当然也要看到,目前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高位,对经济增长贡献仍相当大;去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一些工业企业利润回升,但一些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却超过了合理区间,致使一些地方或企业对进一步去产能有所犹豫。要知道,我国仍在整治金融领域乱象,必须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对于经济形势出现的一些积极变化,我们必须保持审慎乐观,理性清醒对待。(详情)

  “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必须严防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广东外语经贸大学教授张锐

  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既与人们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回暖的预期有关,也与我国去产能引发的产量缩减预期有关,同时还存在投机资本炒作力量的推动。

  一方面,在“去杠杆”政策之下,管理层作用于资管产品的监管约束不断强化,同时A股又是一个蓝筹股主导的结构性行情,热点标的小步慢行并不符合投资资本的大尺码风险偏好,部分资金便将注意力转移到期货市场;另一方面,作为国内资本的主要集结地,房地产市场随着限售、限购及“租购同权”等调控政策的出台,未来获利空间被大大压缩,不少资本将目光转移到大宗商品期市。

  

  由于具有稀缺性和流动性特征,不少大宗商品这些年越来越具有金融属性。不仅如此,大宗商品的预期功能强烈,极易形成“羊群”式跟风炒作效应。具体到今年以来的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多次相关政策出台却让投机资本找到了炒作机会。

  年初,彻底取缔“地条钢”的政策口风频吹,市场传言钢材供给将陷入紧缺,之后一波炒作行情接踵而至。

  年中,美国出现大面积干旱,直接威胁土豆的正常产量,包括郑交所在内的全球期货市场出现大豆与其它农产品空头创历史纪录的平仓行为,同时净持仓一举翻多。

  前不久,环保督查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加强,又引起市场上有关钢铁企业大面积停产限产的猜想,于是资金开始疯狂涌入黑色系商品。

  由资本炒作制造出的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幻象对实体经济有百害无一利。

  首先,资金炒作驱动下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最终抬高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同时市场因此受到的伤害并不会随着炒作资金的获利退场而消失。

  其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必然带动PPI上扬,由此最终传导至CPI,引发成本型通货膨胀,进而倒逼利率上行,并可能触发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

  最后,经过资本炒作的大宗商品价格会向企业传递出市场供给偏紧的错误信息,动摇有关方面和企业去产能的步伐,并扰乱整个结构调整的政策进程。

  监管部门下一步应当紧密跟踪科学研判期货市场走势,充分发挥上期所、郑商所与大商所的交易保证金和交易手续费等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同时严防投机资本操纵市场价格,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详情)

  “危及下游企业盈利”要高度重视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下游企业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乃至能否从竞争中胜出的一大关键因素。

  首先,要全面加强成本管理,从源头上化解成本上涨压力。成本管理始终是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降成本举措,尤其是对那些成本管理相对粗放的中小企业来说,全面加强成本管理能显著节约成本。

  

  其次,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提升加工增值率。加强成本管理,虽然能带来成本的直接节约,但终归是被动应对式的成本控制策略;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通过提升加工增值率来应对原材料成本的上涨。

  最后,商业模式创新和生产要素重整,也是下游加工企业化解BPI上涨压力的可选路径。“互联网+”战略与中小加工企业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拓展了广阔空间;电子商务、联合采购、设备共享等,都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缓解BPI上涨对下游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中小加工企业的大量存在,为通过并购重组完成生产要素重整,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供了舞台。并购重组及其生产要素重整所创造的规模经济性,可以有效对冲BPI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关键是企业要放弃“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错误理念,不对市场化并购重组采取排斥抵制态度;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清除各种不利于并购重组的有形无形障碍,减少对企业市场化行为的干预。(详情)

  其他人都在看

  编辑 / 万政、杜秀萍

  来源 / 经济日报

business.sohu.com true 经济日报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0911/n510977403.shtml report 6444 涨!涨!涨!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和上游资源原材料产品价格呈现上涨之势,包括锂电、石墨烯、稀土、铜铝锌、焦炭铁矿石等的“牛气”势不可挡,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如何看待这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