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民银智库研究》第75期:银行业外部发展环境、同业竞争态势及应对策略 —2017年中期分析

  

  内容提要

银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发展环境。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韧性有所增加;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框架;监管政策经历了从“监管从严”到“稳中有进”的转变,监管协调性不断增强。在各类监管政策的共同影响下,金融体系“防风险”、“去杠杆”成效显著。

银行业整体发展态势。2017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顺应外部环境变化,加速转型和创新发展,公司业务聚焦基建领域,政府融资和绿金产品创新加快;零售金融优势凸显,住房贷款增速放缓;监管趋严背景下,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在战略布局上,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新高度;综合化经营持续深入推进,成效有所改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助力经营效益提升。

上市银行运营情况总体分析。从盈利能力看,小幅上行,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环比回升。利息净收入正增长拉动业绩,拨备对净利润的贡献度由负转正。从资产负债看,规模扩张继续放缓,“脱虚入实”回归本源。结构上,贷款增长强劲,存款占比上升,同业业务持续收缩,业务逐步向传统存贷业务回归。从资产质量看,明显改善,不良暴露充分,拨备表现稳定,但部分行业和地区的资产质量风险不容忽视。

银行业应对策略建议。一是深化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降增速”与“提转速”并举;二是更加重视“存款立行”,促进负债稳定增长;三是强化资产质量控制,加强问题资产经营;四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多维度管控成本;五是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扎实推进“补短板”。

  目 录

  一、银行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宏观经济环境:增长稳中略缓,经济韧性增强

(二)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人民币贬值预期扭转

(三)监管政策环境:监管政策稳中有进,协调加强

二、银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一)公司业务聚焦基建领域,政府融资和绿金产品创新加快

(二)零售金融优势凸显,住房贷款增速放缓

(三)监管趋严背景下,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四)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新高度,进程呈现新特征

(五)综合化经营持续深入推进,成效较去年有所改善

(六)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助力经营效益提升

  三、上市银行运营情况总体分析

(一)盈利能力小幅上行,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环比回升

1、净利润增速上行,国有大行业绩提升明显

2、净息差季度环比回升,利息净收入正增长拉动业绩

3、手续费收入增速延续负增,受监管影响全年承压

4、资产质量企稳,拨备对净利润的贡献度由负转正

(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继续放缓,“脱虚入实”回归本源

1、规模扩张继续放缓,股份行和城商行下滑更为明显

2、资产结构中贷款增长强劲,同业资产占比持续下降

3、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上升,同业负债快速收缩

(三)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暴露充分,拨备表现稳定

1、不良率下降,不良贷款增速放缓

2、前瞻性指标改善,不良暴露充分

3、部分行业和地区的不良情况仍在恶化

4、拨备计提分化明显,信用成本企稳

(四)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资本符合监管要求

(五)未来趋势与展望

  四、银行业应对策略建议

(一)深化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降增速”与“提转速”并举

(二)更加重视“存款立行”,促进负债稳定增长

(三)强化资产质量控制,加强问题资产经营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多维度管控成本

(五)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扎实推进“补短板”

一、银行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

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韧性有所增强;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框架;监管政策经历了从“监管从严”到“稳中有进”的转变,监管协调性不断增加。在央行MPA和银监会监管政策的共同影响下,“防风险”、“去杠杆”成效显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金融监管有所加强的背景下,银行业需要在规范经营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持续转型发展。

1.宏观经济环境:增长稳中略缓,经济韧性增强

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强劲,投资增长总体稳定,进出口增长较快,GDP同比增长6.9%,CPI同比上涨1.4%。三季度以来,受“去产能”、环保督查、上半年财政刺激连续加码后三季度财政支出有所减弱等因素影响,多项宏观指标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但同时,经济也呈现出较强韧性,表明当前经济仍保持在“L”型尾部平台,表现为房地产投资仍未失速、制造业表现稳健、通胀水平总体稳定和人民币贬值预期扭转。

2.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人民币贬值预期扭转

2017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随行就市于2017年1月末和3月中旬两次提升了货币政策操作利率,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调节好货币闸门,“削峰填谷”熨平流动性波动,维持了“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同时,央行9月末对普惠金融领域定向降准政策做出调整,加大了对经济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抑泡沫、防风险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季度以来,在央行中性适度取向的“削峰填谷”操作下,市场流动性处于紧平衡状态。银行间市场最具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DR007)总体在2.75%-3.0%的区间内运行,银行体系流动性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流动性总量整体偏低,资金面较为脆弱。二是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结构不均衡。三是由于外汇占款持续走弱的趋势尚未扭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存款、缴税缴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缴纳、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市场流动性,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大。四是2017年以来央行预期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加大了市场监测和市场沟通力度。五是央行货币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升,通过调整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政策,既避免了全面流动性放松导致大水漫灌式的不良影响,又有助于缓解目前流动性的结构性失衡状态,同时进一步支持了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发展。

M2增速屡创新低,低货币增速成为新常态。2017年以来,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放缓,从年初的11.3%降至8月的8.9%,下降了2.4个百分点。M1与M2剪刀差呈现收窄趋势,8月收窄至5.1个百分点。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都将下降,对货币政策的把握需要从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个维度去综合考虑。

整体信用扩张仍较快,融资途径向表内回归。2017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6.5万亿,同比增长13.2%,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9.9万亿,中长期贷款仍是新增贷款主力。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9.4万亿,同比增长13.1%。2017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呈现出向表内回归的特点: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多;二是委托贷款同比明显少增;三是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减少较多,股票融资少于去年同期。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走升,市场利率走势渐稳。央行统计显示,2017年6月末,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7%,较上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1%,较上年末上升0.27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5.39%,较上年末上升1.4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69%,较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债券市场收益率经历了1月和4月的上涨后走势渐稳,国债收益率近期在3.55%-3.65%间震荡。

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贬值预期有所扭转。2017年以来,美元整体走弱,主要货币对美元多数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升值。尤其是5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9066一路升值至9月11日的6.4997,升值幅度超过5%,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扭转。其后随着美元有所回调,加上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双向浮动特征更加明显。

3.监管政策环境:监管政策稳中有进,协调加强

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同时坚持“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原则,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整体上,2017年监管政策经历了“监管从严”到“稳中有进”的转变,监管协调性不断加强。

央行MPA+银监会监管政策,对于金融“去杠杆”成效显著。从2017年3月23日到4月10日,银监会连续下发八项文件,矛头直指金融风险防控,以遏制各类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行为。央行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考核(MPA),叠加银监会实行“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等严监管政策,使得银行业开展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更为审慎。截止目前,金融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同业业务收缩,银行理财规模总体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同业理财规模出现大幅下降,表外业务逐步回归表内。

监管思路稳字当头,协调加强。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在增进监管协调方面,央行和银监会沟通有所加强,监管政策、货币政策有机结合,避免对市场造成剧烈冲击。在监管政策稳步推进以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主要体现在银监会在完成“三三四”自查后,政策重心从“查”换挡为“稳”,实行错峰推进、分步骤推进、合理安排过渡期、实行新老划断,以上都明显反映出银监会“维稳”市场的意图。

监管政策持续推进,去杠杆、防风险仍在继续。一是证监会出台《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管理要求趋严,使其回归流动性管理工具定位,以防范金融风险。二是央行针对当前资管业务存在的五大问题,提出了六大解决对策。预计下一步央行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三是央行规定金融机构不得新发行期限超过1年(不含)的同业存单,有利于缩减金融资源在金融体系内流转时间,起到“脱虚向实”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及金融对外开放不断完善。一是将表外理财、同业存单逐步纳入MPA考核,抑制金融体系内部杠杆过快增长、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央行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以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二是在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三是“债券通”正式试运行,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

二、银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2017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顺应外部环境变化,继续调整业务结构,加速转型和创新发展,呈现出多重发展新态势。在数字化、综合化、国际化领域,一直持续探索推进,成效进一步凸显。

1.公司业务聚焦基建领域,政府融资和绿金产品创新加快

2017年上半年,得益于企业端融资需求的持续旺盛以及贴现规模的压缩,企业新增贷款投放占新增贷款总额的比重明显提升。从各家银行的半年报来看,基建仍是拉动中长期公司类贷款增长的重点。此外,薄弱环节、重点领域贷款增速也大大加快。6月末,银行业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3.3%,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8.7%,涉农贷款同比增长9.9%,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4.7%,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较年初增加38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增长41.2%。上半年,五大行总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也全部正式挂牌,正在开展一级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和向下延伸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去产能深入推进,各银行有序压降退出落后产能、僵尸和劣势企业融资;多家银行通过所属的实施机构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与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建筑、建材、运输等多个行业企业签署了债转股框架协议,有效支持去杠杆。

在业务创新方面,一是加大政府融资产品模式创新。今年以来,财政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加强对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融资的监管,要求融资平台回归市场属性,限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同时也进一步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支持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支持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这使得银行在开展与地方政府相关的资产业务时,更加注意防范合规和信用风险,同时也加大了政府融资产品模式创新。二是推进绿色金融创新。一方面随着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落地,银行业积极支持试验区建设;另一方面,绿色债券市场也有新突破,如招行上海分行成功落地全国市场首单非金融企业绿色熊猫债,国开行发行国内首单绿色柜台金融债,首次面向个人零售,为绿色和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安全、标准的渠道。

2.零售金融优势凸显,住房贷款增速放缓

2017年,在金融去杠杆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零售业务日益成为银行转型的重要抓手。

零售客户占优的银行竞争优势明显,多家银行零售转型成果初现。零售业务需要精耕细作,但一旦建立起“护城河”优势,银行就会长期受益于稳定的业绩贡献。四大行和招行因拥有庞大的零售客户基础,加上良好的品牌优势和客户黏性,零售业务大步领跑。上半年,多家银行,尤其是股份行与城商行在中期报告中都强调了零售业务提升对业绩的贡献程度。如提出“零售突破”的平安银行,今年上半年零售贷款增量是公司贷款增量的9.2倍,零售业务利润总额占比高达64%,零售业务成为业绩发展支柱;一季度最早提出“缩表”的中信银行也希望通过发力零售来加快向“轻资本”、“轻资产”转型。

住房贷款增速有所放缓,短期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增长。2017年以来,随着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政策收紧,住房按揭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新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各项新增贷款的25.1%,较去年全年降低10.9个百分点,较去年下半年的高峰期降低19.9个百分点。但上半年,信用卡、消费贷等业务发展速度较快。一方面是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较为迅速,另一方面是由于房贷审批从严之后,部分房贷的需求转向消费贷。但考虑到近期监管机构下发通知严防个人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后续居民短期贷款投向将面临更严格监管。

金融科技在零售转型中正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金融科技将是银行业在脱离规模增长依赖后,强化内生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实现精准营销和场景化营销十分关键,也关系到银行能否在零售业务中实现快速获客和批量风控,为此多家银行把科技战略提升到了新高度。如招行继轻型银行、一体两翼战略收获成功后,在业内率先提出“金融科技银行”的战略定位,把科技变革作为未来三到五年的重中之重,并按照上一年度税前利润1%提取专项资金设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同时,商业银行零售渠道线上化转型仍在持续,营业网点进一步瘦身。但目前,各家银行在手机银行、直销银行领域出现了大量同质化产品,零售金融科技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仍有待加强。

3.监管趋严下,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受利率市场化、竞争加剧、市场波动、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2017年来,包括同业、理财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业务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的放缓态势,金融生态链的重塑仍在继续。金融市场业务结构出现较大变动,同业大幅收缩,理财发展放缓,债券投资保持小幅增长。

同业业务监管加强,规模收缩明显。从监管上看,为缩短同业链条、减少资金空转,银监会针对同业业务、跨行业交叉性金融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在资金利率维持紧平衡、同业存单利率大幅抬升的背景下,叠加监管趋严等因素,2017年以来同业业务持续收缩。截至8月末,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分别较年初减少3.2万亿元和1.4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8%和-1.6%。前期同业业务增速较快的中小银行下降尤为明显,其中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与年初相比降幅达45%。

理财规模增速下降,同业理财大幅回落,零售端维持增长。截至2017年6月末,银行理财余额合计为28.38万亿元,较2016年末下降0.67万亿元,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从投资者类型看,同业理财收缩最为明显,较年初减少2万亿元至4.6万亿元;居民客户理财较年初增加1.7万亿元至17.28万亿元。从发行银行看,2016年规模扩张最明显的股份行在2017年上半年理财规模收缩0.45万亿元,下降的绝对规模和幅度最大,但仍占据41.38%的市场份额。从产品类型看,非保本理财产品较年初下降1.5万亿元,占比下降约3个百分点至76%,保本理财产品增长0.8万亿元,占比相应提升。从收益率看,2017年银行封闭式理财收益率相比2016年抬升超过50BP,理财产品负债端成本压力颇大。从资产配置看,受制于理财规模下降及理财监管加强,理财投向中流动性较高的现金和货币类资产下滑较为明显,银行采取了牺牲资产流动性来获取较高收益的策略。整体来看,银行理财规模增速下滑仍在继续,甚至出现了阶段性萎缩。在金融去杠杆尚未最终完成的情况下,居民理财对同业理财的替代或将持续,将进一步增加理财规模的增长难度和理财负债端的成本压力。

4.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新高度,进程呈现新特征

在互联网金融逐步成熟以及监管趋于规范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许多银行将数字化提升到战略新高度。同时在渡过摸索期后,各家银行的思路都更加清晰,且注重结合自身优势,整个银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一是努力构建完备的渠道体系。随着数字渠道逐渐成为客户的首选,各银行一方面纷纷以移动端渠道为重点,持续优化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功能,另一方面则努力打造集交易、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网上银行。在将业务逐步迁移至网络的同时,各银行也大力推进网点智能升级,提升自助银行客户体验,并将网点与电子银行、移动金融等有机结合,构建O2O的营销网络和服务平台。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少银行前期的互联网金融探索都呈碎片化特征,近期各家银行不同程度加大了整合力度。如平安推动三大APP整合,民生将个人版和小微版手机银行服务进行整合,中行全面整合手机银行的入口、产品、信息、流程,兴业则将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的客户账户信息进行整合。三是持续创新产品体系。公司金融方面,产品创新普遍聚焦于网络小微信贷、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以及线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零售金融方面,产品创新主要聚焦于移动支付、个人消费贷、智能投顾等。许多银行尤其重视加强场景营销,如通过移动支付与消费场景相结合自动触发消费贷等。四是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上半年,工、农、中、建分别“联姻”京东、百度、腾讯和阿里,从底层技术搭建,到金融科技实验室共建,再到场景、客群共享以及发布联名卡等,双方合作已经深入到各个层面。华夏、兴业、中信、光大等股份行也纷纷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合作的常态化有利于实现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互补。五是加速金融科技的研发与应用。各银行普遍加大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力求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大数据在风控系统、精准营销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招行、兴业等数家银行也已上线智能投顾。但区块链应用仍十分有限,目前仅有招行的跨境支付、中信的信用证结算等为数不多的落地场景。

5.综合化经营持续深入推进,成效较去年有所改善

国内银行业综合化经营仍以牌照相对齐全、综合化平台相对稳定的五大行和兴业等股份行为代表,综合化战略的实施以加强平台建设、推进母子公司业务融合为特征,着力提升跨业、跨界、跨境经营水平,联动协同机制实施推动综合经营成效继续显现。2017年以来,受益于海外股票市场、国内保险市场、租赁市场、基金业的复苏和稳步发展,国内银行业综合化经营效果较2016年同期有较大改善。如工行和建行,前者境外及控股机构净利润同比增长21.4%,快于集团和境内平均水平,占集团的比重提升至7.9%;后者综合化经营子公司业务发展总体良好,业务规模稳步扩张,资产质量保持良好,综合化经营子公司资产总额4095.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1%;上半年净利润33.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9%。

不同银行间综合化业务单元基于资源投入、战略定位及进入时间的差异,经营效果继续分化。整体来看,虽然多元化协同效应带来银行集团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全面增强,但综合化板块对母银行的贡献仍然较低,总资产和利润占比平均不到3%。综合化平台相对欠缺的部分股份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继续致力于对牌照的追逐,如民生银行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民银国际收购天顺证券(持股比例超过60%)获得“民银资本”海外投行牌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债转股背景下,年初以来,银行系资管公司也陆续获批筹建。如建行旗下“建信投资”于8月2日正式开业,工行旗下“工银投资”于9月19日获准开业,标志着银行系市场化“债转股”资产投资业务进入新阶段。除此之外,工、中、农三大行均已成立了相关的债转股机构,并在紧锣密鼓筹备开业。

6.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助力经营效益提升

2017年,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在围绕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对公业务的同时,凸显两条特色化拓展主线:一是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投融资活动提供银团贷款、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二是以私人银行业务为突破口,开启以零售金融业务征战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

“一带一路”为银行业开启了一个跨地区、跨币种、跨文化的金融服务市场,各家银行纷纷从规划布局、业务拓展、同业合作等方面参与其中。其中,国有行是“走出去”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已初具规模;中小银行目前还相对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通过内外联动、设立基金等方式提升参与力度。依托“一带一路”,银行业主要从四方面推进国际化进程:一是制定“一带一路”相关发展规划,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沿线网点布局;二是提供“境内+境外”、“商行+投行”的综合化金融方案,为沿线企业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投融资服务;三是通过与多边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等开展同业合作,提供配套资金及金融支持;四是发展国际结算及跨境人民币相关业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其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日益旺盛,银行业围绕这一新需求积极展开海外私人银行业务布局,服务于国内高净值客户的全球资产,如家族信托、境外置业等。私人银行业务海外拓展多以香港为起点,并逐步覆盖欧洲、北美等地,国有行在全球服务网络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中行、工行等已较早开展了相关业务探索;股份行中,招行在私人银行海外业务开展方面较为领先,通过建设境外私人银行中心有效拓展业务并提升客户体验,在已有香港、纽约等私人银行中心基础上,2017年新加坡私人银行中心及香港私人财富管理中心也相继开业,且拟在卢森堡、悉尼等地进一步进行私人银行业务布局。

总体来看,在我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中行先发优势明显,在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国际化业务占比等方面远超同业;工行在服务“一带一路”方面持续提速,全球化布局与渠道建设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股份行中,招行、中信、兴业、浦发等都在积极推进,多项指标稳步向前,而发展过程中又各具特色。如网点布局方面,中信、浦发主要通过境外分行的模式重点布局伦敦等地,而招行则以亚太地区为据点侧重海外私人银行中心建设;特色化业务方面,各家银行发挥比较优势有序推进,如兴业继续做大绿色金融及跨境FICC配套业务,中信通过基金模式及股权收购等提升“一带一路”参与力度,浦发通过国际业务平台建设优化业务结构。

  

  

三、上市银行运营情况总体分析

1.盈利能力小幅上行,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环比回升

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整体出现了净利润增速小幅上行、净息差季度环比回升、信用风险下降的良好态势,总体改善幅度超出预期。从内部利润增长的构成来看,拨备反哺利润以及利息净收入实现正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规模扩张仍对净利润形成正面贡献,手续费收入贡献度在部分收费项目调整落地以及资管行业监管趋严影响下持续负增。从银行类别看,城商行业绩增速依然领跑,但国有大行业绩提升最为明显,进而拉动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回升。

(1)净利润增速上行,国有大行业绩提升明显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9703亿元,同比增长7.92%,较上季末上升3.31个百分点,行业净利润增速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持续回升。上市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25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归母净利润7746亿元,同比增加363亿元,增速4.9%。半年度利润增速分别较2016年和2017年一季度提高3.1和2.1个百分点,业绩回稳上升态势更加明显。

由于银行业具有明显的亲周期性,201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宏观经济的企稳为银行业绩回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规模扩张以及息差企稳强化了利润基础,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下拨备继续反哺利润。

从上市公司数据看,2017年上半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5%、5.3%、9.5%和7.0%,分别较一季度上升2.8、0.6、0.4和-0.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受“强监管”等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利润增速回升相对更快。中行更因去年出售南洋银行带来的基数效应,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1.5%。股份行业绩分化较大,零售业务优势明显的招行继续领跑(增速为11.4%),其利润总额已超过国有行之一的交行;华夏(增速为0.1%)以及中信(增速为1.7%)利润增速较慢。城商行利润增速多保持在两位数,其中贵阳银行23.3%的增速最为亮眼。农商行利润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吴江银行业绩相对较为突出,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1.7%,较去年提速4.2个百分点;江阴银行则成为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同比净利润实现负增长的银行。

(2)净息差季度环比回升,利息净收入正增长拉动业绩

净息差环比回升,大型银行息差拐点显现。银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由一季度2.03%上升至2.05%,其中,国有行净息差由1.99%回升至2.02%,股份行由1.85%小幅回落至1.83%,城商行由1.97%小幅回落至1.95%,农商行回升9BP至4.86%。受益于负债端成本优势显著,国有行和农商行息差改善明显,尤其是作为金融市场资金净融出方,国有行同时受益于市场利率上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净息差虽出现小幅回落,但收窄幅度已显著缩小。二季度息差企稳回升主要得益于资产端收益率受整体利率中枢上移以及今年偏紧的流动性环境影响,定价上行幅度较大,而负债端成本相对稳定。

受益于息差回升,25家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0.9%(一季度为-2.4%),为过去6个季度以来首次回到正增长,主要贡献来自国有行。2017年半年末,国有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达到4.7%,较一季度大幅提升;股份行与城商行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0%、-4.0%(一季度分别为-7.8%、-3.4%),虽延续了一季度的负增,但幅度并未显著扩大,负债端同业负债成本快速上行的冲击有所消退。

(3)手续费收入增速延续负增,受监管影响全年承压

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2.1%,较一季度持续放缓(一季度下降1.8%),对业绩的负面贡献继续扩大。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中,代理、托管、理财和咨询业务同比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代理业务最为明显。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度下滑主要是因为保险行业价值转型中,中短期存续产品大规模收缩。同时,监管提高对理财产品的规范力度,导致理财产品增速放慢,理财、托管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这主要反映在国有行上,五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达4.1%。股份行和城商行则保持微弱增幅,分别增长0.8%和0.3%,主要得益于业务向零售化转型,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大增,部分抵消了理财对中收的负面影响。农商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增29.8%,一方面是因为基数低,另一方面是5家农商行去年上市后开始大力发展综合化业务,代理和结算手续费增量较大。

(4)资产质量企稳,拨备对净利润的贡献度由负转正

2017年上半年,银行资产质量企稳带来不良率持续走低,不良拨备需求减少,成本降低直接提升净利润留存。上半年,上市银行计提的拨备损失正面贡献净利润2.4个百分点(一季报为-2.0个百分点),拨备对净利润的贡献度自2013年以来首次转正。其中,股份制与城商行的拨备释放更为明显,对净利润正贡献分别为2.7%和6.4%,在行业不良生成率稳定的背景下,银行拨备压力有所减轻。

从拨备前利润看,2017年上半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5%、-0.9%、0.9%和14.1%,多家银行出现了拨备前利润负增长。因拨备压力减轻,拨备继续反哺利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归母净利润分别较拨备前利润提升1、6.2、8.6和-7.1个百分点,股份行、城商行的拨备压力大幅降低,国有行拨备原则相对更为谨慎。

2.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继续放缓,“脱虚入实”回归本源

2017年上半年,受MPA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和负债端成本抬升挤压影响,上市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速度继续放缓,部分银行在二季度出现“缩表”,如中信、民生、上海银行。资负结构上,贷款增长强劲,存款占比上升,同业业务持续收缩,业务逐步向传统存贷业务回归。

(1)规模扩张继续放缓,股份行和城商行下滑更为明显

2017年上半年,25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资产总额139.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14%,较去年同期增长9.87%,增速较去年整年(13.41%)下滑3.54个百分点。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资产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5.39%、1.09%、4.77%和4.44%,资产规模同比分别增长9.84%、8.75%、15.41%和10.49%,比去年整年增速分别下降0.97、9、8.14和2.74个百分点,股份行和城商行下滑更为明显。

2017年上半年,25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负债总额129.8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18%,较去年同期增长9.79%,增速较去年整年(13.49%)下滑3.7个百分点。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负债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5.60%、0.77%、4.80%和4.62%,负债规模同比分别增长9.90%、8.37%、15.12%和10.10%,比去年整年增速分别下降0.95、9.5、8.42和2.74个百分点,股份行下降最为明显。

(2)资产结构中贷款增长强劲,同业资产占比持续下降

贷款增长强劲,占比持续回升。在监管层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背景下,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增速较年初增长7.3%,大幅超越总资产增速(4.1%),银行主动压缩表外规模,部分表外资金转回表内。截至6月末,贷款占比重回50%以上,达50.29%,比去年末提高1.49个百分点。其中,股份行贷款占比提高最多,上升3.38个百分点。从信贷结构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信贷。基建类贷款与国家战略相契合,成为批发贷款增量的最佳渠道;消费信贷因利率高、资本占用少、符合大零售大资管的转型方向,在按揭贷款受调控之后,成为银行零售贷款的增长主力。受此拉动,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零售贷款比重35.32%,较2016年末上升1.06个百分点,股份行和国有行增长较快。

同业资产占比继续下降。监管趋严背景下,同业资金空转套利空间缩小,上半年同业资产占比降至6.2%,较年初和一季度分别下降1和0.3个百分点。其中,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降幅最为明显。从同业资产下降幅度看,无锡银行同业资产规模降幅达74.7%,南京、中信、华夏和宁波银行同业资产分别较一季度下降23.6%、18.1%、16.9%和15.7%,三个月降幅逾一成。

应收款项类投资收缩幅度较大,占比下降。在监管加强对非标业务和同业理财投资的审查下,银行大力压缩投资类资产中的应收款项类投资。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同比下降7.6%,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二季度环比收缩幅度较大。上半年,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较一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占比2.5%,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保持低位稳定状态;股份行占比16.9%,较一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城商行占比17.2%,较一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

债券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占比提升。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债券投资同比增长18.4%,较年初和一季度分别下滑9和6.1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较高增速;债券投资占比21.6%,较年初和一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债券投资的稳定增长显示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抑制,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3)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上升,同业负债快速收缩

相比于资产端,负债端结构调整更为剧烈。因一季度开始的资金荒首先反映在负债成本上,迫使银行加快改变负债结构。

存款增速保持稳定,占比提升。2017年上半年,银行继续大力加强核心负债能力,存款同比增长9.1%,较年初增长5.7%,存款占比较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行二季度末存款同比增速9.73%,略有放缓但处于近两年高位;股份制与城商行增速继续放缓,分别为6.62%、14.19%,中小银行负债端结构调整依然存在压力。

同业负债全面收缩,应付债券占比回升。2016年以来,受监管趋严和同业负债成本快速上升等因素影响,同业负债增速快速下降。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同业负债继续较年初减少9.1%,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同业负债降幅都超过10%,国有行降幅为4.8%。一方面,由于上半年同业存单还未纳入同业负债而是计入应付债券,因此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替代原来的同业存放,导致同业负债占比回落而应付债券占比回升;另一方面,以今年4月开展的“334”自查为代表的严监管举措将以同业存单为代表的同业业务视为本轮去杠杆的首要目标,效果已经显现,上半年同业负债占比回落幅度高于应付债券占比回升幅度。

更依赖向央行借款进行融资。2017年上半年,向央行借款占比3.3%,较年初提升0.3个百分点,自去年年底以来持续升高。说明随着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转变,以大行为代表,银行更依赖向央行借款进行融资,这有助于提升央行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力。

3.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暴露充分,拨备表现稳定

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贷款率回落、拨备覆盖率上升成为行业共同趋势;各项前瞻性指标有所改善,不良暴露充分。分银行板块看,前期不良暴露较充分的国有行资产质量全面改善,股份行整体指标改善较弱。银行资产质量在具体行业和地区分布上有明显分化趋势。

(1)不良率下降,不良贷款增速放缓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银行业不良率持平于1.74%,连续三季度维持稳定;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13BP至3.64%,关注贷款率自2016年三季度见顶于4.1%以来持续走低。从机构类型看,大行、股份行(12家)不良率为1.6%、1.73%,分别较一季度下降4BP和1BP;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率为1.51%、2.81%,分别较一季度上升1BP和26BP。大行在不良率下降的同时,不良贷款余额也在2017年二季度见顶,大行五年来第一次实现“不良双降”。

上市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生成率0.76%,较2016年下降25BP,不良生成速度明显下降。上市银行中,国有行和农商行不良资产改善最为显著,上半年不良率较去年平均下降7BP,不良资产规模同比增长4.86%、10.20%,增速较去年下降6.44和6.82个百分点。城商行的不良资产改善也相对明显,上半年不良率平均为1.21%,在银行中最低,并较去年小幅下降3BP。股份行资产质量改善最弱,上半年不良率仅下降1BP,不良贷款同比增长25.84%,在银行中最高。

(2)前瞻性指标改善,潜在风险状况有所缓解

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关注类贷款占比3.17%,较年初下降25BP;不良+关注占比4.81%,较年初下降31BP;逾期90天以上占比1.60%,较年初下降3BP。其中,农商行前瞻性指标改善最为明显,国有行和城商行改善也较为明显,股份行改善最弱,半数银行关注贷款占比和不良+关注占比出现上升,改善最明显的是招行。不良认定方面,逾期90天以上/不良比为0.97,上升0.01,不良认定仍较为严格,资产质量真实向好。分类来看,国有行与农商行认定最为严格,城商行其次,股份行最次且内部差异较大,招行、兴业的认定较为严格,而华夏银行这一比值较高。

(3)部分行业和地区的不良情况仍在恶化

虽然整体上银行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但从细分数据看,部分行业和地区不良情况仍在恶化,资产质量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上明显分化。

从披露细分数据的几家大型银行看,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采矿及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较明显。在多家总体不良贷款率下降的银行里,这几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反而在上升。基建和租赁商服业的不良贷款率极低,不良贷款率环比未变。近两年来银行资产质量稳步好转主要是贷款行业结构调整所致,投向制造业领域的资金得到一定控制,增量主要在公共建设、按揭等低风险领域。

从地区分布上看,多家银行在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的贷款质量有较为明显的好转,但在环渤海和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仍在上升。尤其是东北地区,绝大部分上市银行在该地区的不良贷款率都有上升,个别银行该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甚至在半年内增长了近一倍。

(4)拨备计提分化明显,信用成本企稳

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167.56%,较去年末提高5.16个百分点,25家银行中有16家拨备覆盖率在上升,同时各家银行拨备计提分化明显;信用成本率1.60%,较去年末小幅提升0.01个百分点,呈企稳态势。

其中,国有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升4.78个百分点至160.27%,中行、交行已接近150%的监管红线,工行仍在红线以下;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速小幅下降1.52个百分点,主要受中行降低96.29%影响。股份行拨备覆盖率174.51%,较年初上升6.01个百分点,其中招行提升44.66个百分点;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速下降29.62个百分点,兴业、民生降幅较大;信用成本率降低0.34个百分点至1.64%,但仍处于同业最高。城商行保持了较高的拨备覆盖率水平,其中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达450.19%,上市银行中最高,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47.11个百分点;信用成本率降幅仅次于股份行,达到1.26%,绝对值最低。农商行拨备覆盖率提升最快,其中常熟银行达到266.43%,领先于其他农商行;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速提高9.01个百分点,其中吴江银行提高了85.43%。

4.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符合资本监管要求

2017年6月末,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其中,国有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至13.88%,股份行平均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至12.21%,国有行及招行资本充足率均在13%以上,资本充足水平短期无忧。

2017年以来,随着MPA考试体系正式实施,资本充足率指标对银行规模增速及未来发展具有更为至关重要的意义,加之金融去杠杆的潜在压力,上市银行纷纷通过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定增等工具补充资本。上半年,多家上市银行进行了相关融资或公告融资方案,1-8月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超过2000亿元。从上市银行来看,未来已列入计划的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发行均达到2000亿元规模,预计将渐次对银行资本形成有效补充。

  

  

5.未来趋势与展望

展望2017年下半年,银行业规模增速放缓、资负结构调整、定价显著上行、盈利回升改善、资产质量向好是比较确定的因素。同时个体间的分化也将延续。那些零售化、轻型化基础好及转型速度更快的银行更容易有优异的业绩表现。

经营业绩方面,下半年,考虑到息差及资产质量的双重改善将延续,银行业绩表现预计会继续回升。但鉴于前期息差下滑幅度较大,理财、同业、表外业务仍是未来监管重点,银行稳增长压力依然存在。受益于更扎实的负债、更广泛的区域布局、更好的资产质量、更稳健的资产负债增速,预计年内大型银行的业绩将显著超出股份行,尤其是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将逐季提升。

资产负债方面,下半年,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环境及MPA考核趋严背景下,行业整体生息资产增速可能会继续下行,但考虑到监管压力在进入下半年后有所缓释,因此增速降幅较上半年将有所收窄,预计全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速在10%左右。从后续政策变动来看,央行针对同业存单的治理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但本轮以清退负债端为主要方式的去杠杆对大行影响较小,未来中小银行在资负结构调整方面存在压力,行业分化持续。当前环境对“负债成本高+资产收益中等”息差组合的商业银行尤为不利,那些拥有低成本负债、高资产收益率或极少数兼而有之的银行将会有更加突出的业绩表现。

净息差方面,后续月份,资产端收益率的上行仍将延续,而负债端结构调整的压力对于部分中小银行依然存在,但冲击幅度好于上半年。在此背景下,下半年将看到更多银行单季净息差企稳回升。全年行业净息差同比收窄幅度预计在2-3BP,表现最优的依然会是负债端存款占比较高的大行和招行。

非息收入方面,在高基数及严监管环境下,下半年手续费收入增速仍将保持低位,但由于去年下半年手续费收入增速已开始放缓,预计2017年下半年同比下降速度将减慢。随着银行加快向轻型化和零售化转型,中间业务收入也将从理财单一驱动改为多头驱动。

资产质量方面,展望全年,在宏观经济企稳背景下,随着周期行业复苏,2017年行业不良生成率将继续改善,全年不良生成率维持在80-90BP区间。考虑到不良生成率改善的持续,预计整体拨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信用成本继续降低,资产质量向好的趋势较为确定。

四、银行业应对策略建议

1.深化资产负债结构调整,“降增速”与“提转速”并举

上半年银行业向“轻型银行”、“零售银行”转型步伐加快,资产负债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未来,银行业仍应坚持“降增速、提转速、调结构”并举的经营策略,总量增长上要适度控制,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结合市场情况动态调整,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具体看,一是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进入新的平台期,利率周期接近上行后半期时,关注后续可能出现高收益资产配置的市场机会。二是在监管政策趋严大背景下,监管层将更为重视“去杠杆”和“稳增长”之间的平衡。各银行需合理设计业务结构,确保符合监管要求、严控资金“脱实向虚”、切实支持实体经济。三是加大资产流转力度,创新资产流转渠道,盘活存量资产,大力推动资管产品向净值型过渡,积极推动信用卡、个人贷款等新型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

2.更加重视“存款立行”,促进负债稳定增长

银行业负债业务正面临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双重压力。受外汇占款增长不佳、货币增速放缓影响,今年以来全行业存款增长乏力,“负债荒”现象持续发酵。银行业要正视负债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重新重视“存款立行”的经营思路,多措并举促进负债稳定增长。一是通过“做大客户基础、强化客群建设,加快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覆盖,加强联动营销、推广示范项目”,加大一般性存款吸收力度,实现存款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加大对公有效客户考核力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客户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改善客户体验水平;三是多维度FTP分层定价,提高稳定的结算性存款占比,适当增加央行借款等低成本主动负债规模。

3.强化资产质量控制,加强问题资产经营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但部分行业和地区的不良情况仍在恶化。而且近几年来,全行业营业净收入增速持续放缓,未来可用于核销的拨备资源紧张,像往年那样主要依靠财务资源来化解风险的方式难以为继。因此,要积极创新运用多种方式,继续强化资产质量管控工作。一是深入实施差异化授信政策,全力做好信用风险防范工作,控制新增不良。对于技术优、效率高、有潜力、有市场的优质龙头企业,继续给予支持;对于其他企业,严把准入关口,实行严格的名单制管理,谨慎对待企业的短期经营改善,继续从严控制“两高一剩”行业的表内外授信余额。二是加强现金清收力度,进一步提升问题资产处置能力。在运用清收、重组、转让、抵债等常规处置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处置手段,在尽可能减少财务资源占用的前提下控制不良水平,创造经济效益。三是积极支持企业“去杠杆”进程,推动债转股相关工作。借鉴先进经验,响应政策号召,做好做实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工作,明确债转股实施企业范围、债转股工作的实施、股权退出等管理要求。四是关注零售信贷快速增长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但仍需排查房地产金融中存在的“假按揭”、“零首付”、“首付贷”等违规加杠杆行为;针对综合消费信贷、信用卡贷款的快速增长,需审慎评估居民个人的还款能力,抑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

4.加强精细化管理,多维度管控成本

管理的精细化是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尤其是在当前全行业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和现实。银行业应全面加强成本管控工作,在以下方面多维度发力。一是运营成本上,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有保有压。以营业用房租金压降为切入点,压降固定成本支出;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提高费用使用效率。二是税务成本上,进一步提升税务管理水平,重点关注营改增后的具体影响。三是资本成本上,强调以资本约束为主的资源配置,发挥资本的硬约束作用,推动经营机构持续优化业务结构。

5.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扎实推进“补短板”

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对金融业增加值过高进行了重新审视,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将在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上更加统一,监管当局也将就金融供给“补短板”陆续出台各项鼓励政策。各银行应积极占据金融服务“补短板”领域的桥头堡,增加对小微金融、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一是打好小微金融服务牌。应持续深化小微企业专营体系建设;围绕“房、链、政、创”等强化产品创新,加快开展投贷联动试点,积极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融资服务体验。二是布好普惠金融推广局。应积极落实国务院战略部署以及银监会《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商业可持续、利于管理、体现特色、惠及市场和客户的原则,制定普惠金融业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三是谋好绿色金融转型篇。绿色金融产业未来五年内有望超过十万亿元,发展空间十分巨大,银行业应加快绿色金融布局,推动业务结构转型。

  联系人|张丽云(微信:zhangliyun0203)

business.sohu.com true 民银智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71017/n518166141.shtml report 29188 内容提要银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发展环境。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韧性有所增加;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框架;监管政策经历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