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民银智库《每周要闻分析》(2018.2.26-3.4)

  

  目 录

  一、全球财经要闻

  1.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征税

  2. 鲍威尔国会证词:市场波动将不会阻挡加息步伐

  3. 欧央行德拉吉:欧元区通胀尚未出现上行趋势,但仍有信心

  二、国内财经要闻

  1. 国务院2017年36项年度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2. 财税等部门多举措减免税,鼓励企业走出去

  3. 煤电去产能将出新“组合拳”

  三、金融发展动态

  1.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增强

  2. 节后第二周流动性有所趋紧,资金面回归紧平衡格局

  附:上周重要数据

  1. 2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50.3%,服务业PMI回落至53.8%

  2. 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56亿元人民币

  3. 1月份国际贸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4亿美元

一、全球财经要闻

1.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征税

  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税25%和10%,下周将准备好可能的关税细节。他表示,钢铁和铝公司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将重新打造美国钢铁和铝产业。白宫而后表示,要到下周才会发布关于关税的更多细节,特朗普提到的上述计划征收关税税率是“意图”。美国国内多个行业协会表示不满,欧盟高官发出警告。

  点评:

  今年以来,特朗普继续推行“公平贸易”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征税,是根据“232”调查作出的最新举措。

  特朗普贸易政策实际上是以中国为最大假想敌,因为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3752亿美元。特朗普在2月28日提交给国会的《2018贸易政策纲要暨2017年度报告》警告,美国将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阻止中国“破坏真正的市场竞争”。

  不过,单就钢铁和铝而言,中国却不是美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2017年中国占美国钢铁进口的份额约为4.5%,排在所有国家第11位,占美国进口铝的份额也仅在9.5%左右。一旦征收高额关税,美国国内相关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将会明显上升,其他贸易伙伴利益也将明显受损。所以,特朗普此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对,并导致美股和美元连续下挫。

  从历史上看,自由贸易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贸易保护主义则会导致福利损失和国际争端。特朗普抛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主义,转向以实力为基础的双边主义,可能会伤及全球增长。

  对中方而言,一方面要尽量耐心细致与对方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多边机制提出申诉,如果美国仍然一意孤行,则可以推迟服务市场对美国开放等作为应对预案。但最大的前提,应该是避免双输和多输局面。(王静文)

2.鲍威尔国会证词:市场波动将不会阻挡加息步伐

2月2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赴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出席听证会。公布的国会证词显示,美国经济面临的部分阻力已经成为尾部风险,薪资应当以更快速度增长,FOMC认为风险基本平衡,正密切关注通胀。鲍威尔表示,需要进一步逐渐加息,经济前景依旧强劲,市场波动将不会阻止更多加息,进一步逐步升息将最有利实现美联储的通胀和就业目标。

  点评:

  上周二,鲍威尔在担任美联储主席之后首次在国会为美国经济进行证词陈述。他的两大核心观点,一是美国经济前景保持强劲,预计将进一步渐进加息,缩表计划将继续;二是近期的金融市场动荡并不值得担忧,不会影响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虽然在周四出席参议院听证会时,鲍威尔转而强调美国劳动力市场存在闲置,目前还没有出现薪资上涨的“决定性”迹象,但整体来看,鲍威尔基本延续了之前的政策立场,其释放的政策信号是特朗普政府的大规模税改和支出计划不会促使美联储在短期内加快升息步伐,“循序渐进”依然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基调。

  从数据来看,美国近期经济表现较为稳健。2月ISM制造业指数为60.8%,创2004年5月以来新高,显示出美国制造业的持续扩张趋势。1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7%,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5%,均持平预期和前值,但核心PCE环比上涨0.3%,创1年内最大单月涨幅。

  上周美联储提交给国会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也显示,美国经济稳步增长,将支持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稳健的就业增长、增长的家庭财富、充足的消费者信心、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以及宽松的金融环境将继续支持经济扩张。报告预计,今年美联储将加息3次。

  整体来看,鲍威尔持鹰派立场,不排除今年有加息4次的可能性。对于全球市场而言,美联储鹰派加息有可能加速全球投资重心从货币幻觉转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任亮)

3.欧央行德拉吉:欧元区通胀尚未出现上行趋势,但仍有信心

2月26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对欧盟的听证会上,表示欧元区经济的疲软可能比先前估计的更大,这可能会减缓通胀的上升,但只是暂时的。德拉吉说,欧元区经济正蓬勃发展,经济增速好于预期。2017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2.5%,私人消费和投资都出现强劲的增长,但是“欧元区通胀尚未表现出持续的上行趋势。”

  点评:

  2月26日德拉吉在欧洲议会经济委员会发表讲话,重申了近期欧央行的政策立场:欧元区的强劲增长势头加强了欧央行对通货膨胀前景的信心,但其政策还需要耐心和持久性。通货膨胀的上升仍取决于欧央行的刺激,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特别是欧元近期走强,仍是不确定性的根源,需加以密切关注。

  结合近期数据来看,尽管欧元区经济动能略有放缓,但依然强劲。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分别较上月下降1.0和1.3个百分点至58.6%和56.7%,仍处于较高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至0.1%,但仍然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正区间;1月份8.6%的失业率与上月持平,仍为2008年12月以来的历史低位。

  然而在通胀方面,2月份欧元区CPI同比上涨1.2%,符合预期,但已连续三个月放缓,创14个月以来新低,显示出欧元区通胀上升路径依旧平缓。因此,尽管欧央行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的会议上均表示可能于2018年初调整前瞻性指引,但考虑到近期金融市场动荡、欧元走强以及通胀率下滑,预计欧央行在3月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释放结束QE信号的可能性较小,取而代之的是可能不再做出“如果经济状况令人失望或金融状况恶化,将在期限和规模方面增加购债”这一带有加码QE和宽松倾向的承诺。(张雨陶)

二、国内财经要闻

1.国务院2017年36项年度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国务院1日对外公布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表,36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5%左右的目标,实际“成绩单”显示,去年GDP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达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符合年度预期目标。

  点评:

  过去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着力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圆满完成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安排的各项指标任务,我国经济增长的规模、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经济增长好于预期。2017年GDP同比增长6.9%,七年来首次实现增速回升,高于年初制定的6.5%的目标,也高于6.8%的市场平均预期。从三大需求贡献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下外需的强劲增长是我国GDP增速得以较上年加快的关键力量。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一是实体经济活力有所增强。2017年制造业、新兴产业及消费相关服务业增长更快,而建筑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增速显著回落,非金融业GDP增速提高;二是金融去杠杆效果显著。2017年底,M2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3.1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低记录,货币增速显著回落,经济增长对货币与债务的依赖减小;三是工业生产明显反弹。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2016年0.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成为主要推动力;四是民间投资回暖向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0%,较2016年提高2.8个百分点,在整体投资显著减速的情况下殊为不易;五是消费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较去年小幅收窄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且呈现明显的消费升级势头;六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归双向波动,打破了2016年的持续贬值预期。

  居民生活不断改善。一是居民收入显著增长。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比GDP和人均GDP增速分别高0.4和1.0个百分点;二是物价水平保持平稳。2017年CPI温和上涨1.6%,涨幅比2016年回落0.4个百分点;三是就业形势稳中有进。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就业人数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四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17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国将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于提升内功,全面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孙莹)

2.财税等部门多举措减免税,鼓励企业走出去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两个方面对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进行了完善:在原来单一的分国不分项抵免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抵免方法,并赋予企业自行选择的权利;将境外股息间接抵免的层级由三层调整到五层。

  点评:

  为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投资,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制定三项税收支持政策:一是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广至全国实施;二是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三是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其中,前两项政策已经公布,此次《通知》则是对最后一项政策的落实。

  目前我国现行政策允许企业境外所得缴纳的所得税在一定限额内抵减其应纳税额,从而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有效降低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税负,具体采取分国抵免法,且抵免层级不能超过三层。但随着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不断增加,现行政策缺陷日益明显:一方面,对于同时在多个国家(地区)投资的企业可能存在抵免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抵免层级较少,难以契合企业境外投资组织架构相对复杂的现实需求,导致一部分税款无法抵免。

  为此,《通知》从两个方面对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进行了完善:一是在原来单一的分国不分项抵免方法基础上增加综合抵免法,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综合抵免法或分国抵免法,但一经选择,5年内不得改变;二是将境外股息间接抵免的层级由三层调整到五层,使抵免更加充分,有效降低企业境外所得总体税收负担。虽然抵免层级增多会导致征管压力加大,但随着近年来企业核算水平的提高和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税收征管操作方面已具备相应基础。(孙莹)

3.煤电去产能将出新“组合拳”

从“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到“大力化解煤电产能过剩”,2018年煤电去产能进入新阶段,相关政策“组合重拳”也将打出。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的背景下,今年将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煤电机组400万千瓦,而“十三五”末的目标是2000万千瓦。同时,用发电权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市场化办法增加清洁电力供应。

  点评:

  2017年12月,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部署2018年能源重点工作任务时指出,“聚焦煤炭和煤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夺取煤炭去产能任务决定性胜利,大力化解煤电过剩产能”。这是我国首次明确要“大力化解煤电产能过剩”,不仅标志着煤电在继煤炭、钢铁之后被正式列入“去产能”计划,也显示出我国电力行业格局即将迎来深刻变革。

  中电联近期发布的《2017-2018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我国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高达64.5%。在煤电发电量占总体比例居高不下、发电能力过剩、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煤电行业的亏损局面依然存在。2018年初,四大发电央企报告称,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已亏损402亿元,亏损面达60%左右。

  在此背景下,未来煤电去产能需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动电力市场化,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对于新核准的煤电机组,投产后一律纳入市场交易和由市场形成价格。积极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完善规范交易机制,为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二是在绿色低碳、金融、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优先发展有质量、有效益的新能源项目,生产能够用于发电的高效、清洁、环保能源。201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仅占全部发电量的26.4%,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是加速煤电联营和兼并重组。在煤电去产能过程中,注重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技术改造、重组整合紧密结合,稳步推进相关企业战略兼并与重组,提高行业效率与竞争力。(张雨陶)

三、金融发展动态

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增强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回落,中间价由6.3482上调至6.3334,累计上调148bp。

  在岸即期汇率由6.3380降至6.3472,累计贬值92bp。离岸即期汇率由6.3264降至6.3286,累计贬值22bp。

  一篮子货币方面,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出现下跌。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在2018年2月14日至2月23日期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6.12降至95.80;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8.56降至98.28;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7.02降至96.87。

  点评: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先涨后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周二最高升至6.3146,此后下调至6.33一线。在岸即期汇率周二最高触及6.2939,周四最低跌至6.3615,双向波动态势显著,整体保持稳定,累计跌幅不到100bp。

  近期,人民币汇率依然主要跟随美元走势。上周初,受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诺渐进加息等因素支撑,美元指数回升至90.93的高点,该水平为1月19日以来最高。但周四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课征高额关税,引发市场对贸易战可能一触即发的恐惧,美元和美国股市应声大跌,美元指数周五再度跌回90以下。

  短期来看,特朗普的减税效应逐渐显现,美国经济将保持稳健复苏态势,美联储有望加息4次,对美元形成利好。特别是近期英国脱欧出现波折,周末意大利大选和德国组阁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英镑和欧元都处于弱势,有望推升美元。但长期来看,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高企、财政赤字继续加大以及美元指数处于下跌轨道等因素都将削弱美元回弹势头。

  年初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一是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增加,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615亿美元,较2017年末增长215亿美元;二是银行结售汇和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月银行结汇同比增长28%,银行售汇增长11%,结售汇逆差9亿美元,同比下降95%;三是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呈现顺差,1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付款顺差246亿美元。数据表明我国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总体平衡的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

  近期,我国国内经济复苏势头有所放缓,PMI指数显示经济开年偏弱,而近期债市大涨也导致中美利差收窄,预计下一阶段人民币兑美元将小幅贬值,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流动性的阶段性收紧将使贬值幅度受限,预计双向波动、总体稳定仍将是今年汇率波动的常态。(任亮)

2.节后第二周流动性有所趋紧,资金面回归紧平衡格局

  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有所趋紧,各层次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行,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小幅下行。

  资金投放量方面,上周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3900亿元,回笼资金2700亿元,实现净投放1200亿元。

  货币市场方面,上周各期限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面上行,其中R001较2月24日上行33bp至2.85%,R007上行38bp至3.28%,R014上行35bp至3.74%,R021上行72bp至4.52%,R1M上行46bp至4.60%。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全面上行,其中DR001上行25bp至2.76%,DR007上行5bp至2.92%,DR014上行34bp至3.71%,DR021上行1bp至3.81%,DR1M上行50bp至4.30%。各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涨跌互现,其中Shibor001上行21bp至2.77%,Shibor007上行2bp至2.90%,Shibor014下行2bp至3.84%,Shibor1M持平于4.05%,Shibor3M上行1bp至4.72%。

  利率债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bp至3.84%,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5bp至4.84%。信用债方面,10年期3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下行8bp至5.26%,10年期3A级铁道债收益率下行9bp至5.26%,10年期3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0bp至5.37%,10年期3A级城投债收益率下行8bp至5.54%。

  点评:

  上周前三个交易日,各层次货币市场利率有所上行,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跨月资金需求上升叠加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陆续到期的压力导致资金面有所趋紧。对此,央行进行前瞻考量,继2月22日、23日大量投放流动性后,上周再次实施7天、28天和63天逆回购操作,一改月末回收流动性的常态,实现资金净投放。在央行的“填谷”调控下,上周后两个交易日货币市场利率纷纷走低,资金面出现回暖,实现平稳跨月。

  本周将有2400亿元逆回购和1055亿元MLF到期,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与MLF操作予以对冲,维护流动性平稳运行。由于3月16日还将有1895亿元MLF到期,本周央行或将采取一次性对冲当月到期量的方式续作MLF。

  展望3月份,除缴税、缴准等常规扰动外,资金面还存在多个影响因素:一是上旬仍面临CRA到期压力;二是一季度同业存单将纳入同业负债考核,部分银行季末MPA考核面临达标压力;三是3月地方债发行进入高峰期,对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四是美联储3月加息若兑现,我国公开市场利率将存在一定上调压力;五是监管新规集中落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自3月1日起实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也可能于近期正式发布,其核心在打破刚兑和去杠杆,可能对流动性带来冲击。

  不过,在两会召开的背景下,预计央行将通过灵活搭配工具组合维持资金面平稳;同时,随着多项重要金融监管规定落地,央行可能相应采取对冲操作予以配合,为政策落地营造稳定的流动性环境。综合来看,预计资金面将延续紧平衡格局。(袁雅珵)

附:上周重要数据

1. 2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50.3%,服务业PMI回落至53.8%。据国家统计局,2月份,受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环比均有所回落。其中,制造业PMI为50.3%,环比回落1.0个百分点,降幅为六年最大,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服务业PMI为53.8%,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服务业延续稳步增长态势;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9%,环比回落1.7个百分点,但明显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与官方制造业PMI不同,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1.6%,环比略升0.1个百分点,上升至去年8月以来最高,连续九个月扩张。总体来看,2月份官方、财新PMI走势平稳,我国经济仍具韧性。

2. 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56亿元人民币。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份,银行结汇10011亿元人民币(等值1555亿美元),同比增长28%,售汇10067亿元人民币(等值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结售汇逆差56亿元人民币(等值9亿美元),同比下降95%,总体延续了近期小幅顺逆差交替态势,如果再考虑到企业远期、期权交易等因素综合影响,1月份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其中,主要渠道的外汇供求状况保持平稳:一是货物贸易以及主要的资本和金融项目结售汇延续顺差。1月份,银行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187亿美元,银行代客资本和金融账户结售汇顺差42亿美元;二是企业投资收益和个人购汇均低位运行。1月份,投资收益项下购汇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31%和23%,个人购汇环比增加11%,体现了春节前个人旅游用汇的上升,但同比下降12%。

3. 1月份国际贸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4亿美元。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月份,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2170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与去年同期持平;支出2146亿美元,同比增长27.7%,较去年同期增加16.1个百分点,较上月增加27.9个百分点;由于支出增速反弹较大,1月顺差相对缩小,仅有2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967亿美元,支出1725亿美元,顺差242亿美元;服务贸易收入203亿美元,支出422亿美元,逆差218亿美元。

(孙莹 整理)

  民生银行研究院《每周要闻分析》团队

  minshengyinhang

  孙 莹 sunying16@cmbc.com.cn

  联系人|张雨陶(微信:DorothyZ003)

business.sohu.com true 民银智库 https://business.sohu.com/20180305/n532013860.shtml report 12624 目录一、全球财经要闻1.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征税2.鲍威尔国会证词:市场波动将不会阻挡加息步伐3.欧央行德拉吉:欧元区通胀尚未出现上行趋势,但仍有信心二、国
商业周刊/中文版

商业周刊/中文版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和讯网

和讯网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今日全球头条

今日全球头条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谁谁谁

谁谁谁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