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金融危机十周年,下一场将在2020年?

吴晓波频道 阅读(0) 评论()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经历种种巨变,有一些如惊涛拍岸,有一些如静水流深。我们从城市GDP、企业变革、教育改制等角度回溯了这激荡四十年【点击此处,即可阅读】今天,小巴将和大家分享一下,十年前那场改变世界的金融海啸。

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让全球化的步伐戛然而止,从2008年开始,全球贸易陷入长期低迷。从此之后的十年间,通货紧缩的魔咒困扰各国领导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张开了它的黑色翅膀。

——吴晓波《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文/文茜大姐大

2008年9月,全球迎来了风声鹤唳的金融海啸,3千万人失去了工作。

失业的这些人是制造金融海啸的人吗?不全然是,实际上,大部分失去工作的人是根本没有参与那一次金融海啸犯罪的人。

当年,花旗银行的股票一度跌到4块钱,后来又跌到3块钱,甚至有一天跌到了1块,直到2010年才恢复获利,如果当时买的话,现在或许已经涨了 100 倍左右。

金融海啸十周年了,那3千万人都找回工作了吗?没有!更可怕的是,它形成了更严重的收入不平等、全球性的低工资收入,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谬论,例如移民拿走了当地人的工作……

金融危机的所有根源都来自于华尔街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被迫宣布破产,随后,美林被迫出售。

伴随华尔街两大巨头的戏剧性发展,全球金融市场全部应声倒地,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从此揭开序幕。

一夜之间,恐慌笼罩市场,股价跌落悬崖,全球经济衰退,几十兆美元人间蒸发,美国国债暴增一倍。

美林以440亿美元易主于美洲银行

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说:“国家眼前的最优先要务,就是恢复经济的荣景。”

里根1981年上任之后,任命美林执行长出身的唐纳德·里根(Donald Regan)为财政部长,开始美国长达30年宽松金融管制的政策,原本只负责存款和贷款业务的银行可以拿客户的钱进行高风险投资。

林肯储蓄贷款公司(Lincoln Savings&Loan)的负责人查尔斯·基汀(CharlesKeating)被捕入狱前曾雇佣著名的经济学家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美联储前主席),据说给了4万美金。

格林斯潘在给金融管制机关的信中赞扬基汀稳健的企业计划和专业能力,并说他看不出基汀拿客户的钱去投资有什么风险。

基汀因诈骗罪被判10年监禁

基汀坐牢,但格林斯潘却坐上了里根的美联储主席,一待20年,任内松绑资本主义管制,接近零利率的贷款造就快速扩张的房地产市场。看似大好的经济荣景,却埋下了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引信。

一系列所谓金融衍生性商品在90年代出现,华尔街投资银行在追求最大获利的驱使下,雇佣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把专业高深的知识运用在金融市场。

例如,投资银行把次级房贷包装成房贷抵押债券MBS,包裹的债券再转卖给全球投资人。

房地产和信贷泡沫快速膨胀,金融业的主管和交易员各个荷包满满。次级房贷的最大认购者雷曼兄弟的执行长迪克·富尔德(Dick Fuld)在公司破产前领走的红利和薪水将近5亿美元。

富尔德在雷曼兄弟倒闭前就已卷走巨款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说:“这不是真正的获利,不是真正的收入。它只是将这个体系创造出的钱预先两三年被计为收入,违约一出现,全都会不见。如今回头看,这是最大的庞氏骗局。”

时任国际货币基金会(IMF)首席经济学家的拉格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曾在 2005 年的全球央行年会上首先对这场“骗局”提出警告。

大泡沫终于爆裂,创立158年的雷曼兄弟一夕垮台。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什么叫金融衍生性商品?要知道这个世界最会骗人的人最擅长将骗术包装成好听的名称,实则就是到处卖垃圾债券,美其名曰连结了很多商品。

从1933年开始,也就是大萧条之后,美国制定了一个金融法规:做储蓄的银行就做储蓄,做投资的银行就做投资,不可以把客户储蓄的钱拿去做高风险的投资。

但格林斯潘却松绑了这项监管,导致银行拿很多投资人的钱去做了高风险的投资。所以,格林斯潘是需要为2008年的金融海啸负责的。

但他的说辞竟是:“市场有其自我修复的功能……今时不同往日,全球金融体系可以通过电脑在全世界进行,还用1933年的法律,太落伍了。”

实际上,不是法规太落伍了,而是银行体系、金融体系、一般人的人性都是贪婪的。关于“人性贪婪”这件事绝对没有落伍可言,它是历史永恒不灭的定律。

格林斯潘对2008金融危机

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时的金融监管迷信市场、被银行业游说、为应对制造业外流而期盼制造出一个新的繁荣。

就连最了解金融海啸的高盛投资银行前任董事长约翰·保尔森(John Alfred Paulson)都没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

股神巴菲特难忘十年前的人心惶惶,日前接受CNBC关于金融海啸十周年的特别专访时提到,他对那些银行家实在是不以为然。

“这是前从未见的事情,即使是1929年的经济大恐慌也没有造成这样的后果。系统停止了,但3500万美国人却已经把资产放进了资本市场。”

“我把它描述成经济领域的‘珍珠港事件’,掌理大型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惹出麻烦,却躲过了灾难,还依然巨富。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很可耻。”

巴菲特受访时说

人的本性就是嫉妒和贪婪

曾经有段时间,美国纽约出现了很特别的城市观光景点,就是专门带观光客去参观这几家乱七八糟、专门骗人的银行,还有这些始作俑者们的住宅。他们高举牌子和扩音器,“这是某某人的家”“他做了哪些事情”……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谴责这些人了,反而谴责移民、谴责亚洲人偷走工作。

历史是很容易被遗忘的,而且很容易被转移焦点,尤其把自己所做的罪恶都推给外国人。这是历史上最常重复的一件事情。

2009年

警方突击工作场所搜捕非法移民

其实,美国原本安排了美国银行来购买雷曼兄弟,无奈后者将架子摆得很高,结果最后破局了。

不过,如果没有一个破局的话,美国国会也不会拿出 7000 亿美元来挽救这个局面。毕竟危机己经太大,大到如果全美国只剩下一家银行不倒闭,那就是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其他所有的银行都要倒闭;如果一定要让一家银行倒闭,那就只能是最高傲的雷曼兄弟了。

金融海啸十周年了,但它并没有成为历史!

第一,人类的贪婪会再次发生。即便不是这么大的金融海啸,现存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依旧会激发人性的贪婪,选择性遗忘,继而爆发金融危机。可能规模会小一点,但还是会再次爆发。

第二,金融海啸的后遗症至今都在。很多人的工资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收入不平等造成各个国家内部政治不稳定,这个现象在全世界几乎都发生了。

一些国家并不知道金融海啸的真实现象,甚至已经被美国某些人引导成是全球化造成的结果,这些人刻意想要大家遗忘,然而这是必须记得的。

特朗普联大演说再批全球化

2008的金融海啸严重打击人们对政治和商业精英的信任,引发危机的人依然安领厚禄,所有负担全压在民众身上。

因此,美国形成一大批心怀不满的选民,助攻特朗普在2016年成为美国白宫的新主人。

欧盟则在2008年10月推出纾困计划,英国的纾困总额近7000亿美元,欧元区则超过2.5兆美元。

对于深陷在债务陷阱难以自拔的欧元区国家,包括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经济下滑加上代价高昂的纾困行动等于雪上加霜。为了获得金融援助,这些国家被迫厉行不得人心的财政紧缩政策。

直到2018年8月20日,欧元纾困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才宣告希腊成功脱离最后一轮纾困计划,长达8年接受纾困的日子正式划下句点。

希腊总理感叹:终于赢回命运自决权

《经济学人》指出,未来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时会注意到两大震波:带来战争的911事件、招致经济和政治报应的雷曼兄弟破产。

目前战争尚未完结,报应也还没结束,金融领域的系统性崩溃是人类历史的一环,必定会重现。

亲历金融海啸的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担忧的则是债务高筑:“我更关心财政赤字,因为债务炸弹是一个大问题。一些严重的结构性经济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存在,它们导致了危机,而且一直没有改善,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低工资始终未能获得解决。”

《金融时报》也指出,2008年金融海啸的主因之一是债务过多,如今这个情况甚至变得更糟,全球债务总额现在约为250兆美元,比雷曼倒闭时高出75%。至于“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规模更大,美五大银行控制着47%的银行资产。

[show]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 sendError() forbidden after buffer has been committed.


Resin/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