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的时候需要用药,病好了这药也就要停止使用,因为好人是不需要用药的,如果一个好人无缘无故地乱用药,只怕是无病也得弄出病来,重者甚至会因此带来生命的危险。
股市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股市在非常时期需要用利好来救市,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不成熟的政策市里,政策性的利好更是必不可少的救世良药。但这种“良药”不能滥用,特别是在股市走出非常时期之后,这种“良药”更应该停止服用。否则,就会对股市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对股市构成伤害。
实际上,当前的股市已经被利好所伤害。有人说,股市患上了“利好综合症”,其实这种症状就是被利好所伤害的结果。回头看看今年来的各种政策性利好,一件接着一件,真让人快要“幸福地死掉了”。而正是在这种无尽的“幸福”之中,股市被“温柔地伤害”了,变成了一个连路也不会走的婴儿。其实,受利好伤害的远不只股市本身,就是市场的参与者,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伤害。
股市所受的伤害是明显的。股市的行情完全为消息面所控制,遇到利好之时,股市就“指”高气扬,甚至演绎井喷的风景,但没有了利好,股指便萎靡不振,完全没有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与性格。正是由于这种对利好的高度依赖性,以至发展到如今,那一般的利好还对股市难以构成刺激,于是这利好的级别也越来越高,从国内发到了国外;由一次发一个利好,变成了如今的双箭齐发(如停止国有股减持与提高增发门槛的消息同时出台)。
股市投资者同样也是受害者。从正理来说,投资者进入股市,应该加强的是对自己投资技巧的提高,加强对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然而,由于受利好的扭曲,技术分析失灵了,理性投资失效了,投资者被迫去投机、去搏傻,四处打探消息。股指涨上去了,忙打听是什么消息的影响;股指下跌了,忙打听是什么消息打下来的。股民已成为墙头草,被消息面吹得两边倒。利好来了赶紧去买,利空来了赶快去抛,追涨杀跌,加剧了投资的亏损。
股评人士也为利好所套牢。股评原本是用来指导投资的,然而,如今的许多股评家不是在认真地做调查,搞研究,钻研股市分析,而是在到处地打探消息,打探传闻,推测或想象着股市的利好。然后,将这种东扯西拉的东西,汇集起来称:股市还有×大利好的支持,等等,以满足股民们打探消息的需要。
管理层同样被利好所左右。作为股市的管理者来说,原本是应该为建立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而不停地工作的。可现在的管理者与市场上的投资者“打成一片”,他们每天也把眼睛盯在了股指的波动上。股指连续下跌了,不行,得赶快发布利好消息。于是,为了有源源不断的可供发布的利好消息,管理层便每天都把精力放在寻找利好、把握发布利好的技巧上面。国内的利好用完了,便搬来国外的;利好不够时,便把自己过去的决定否决掉,形成“纠错利好”;或者,把一个利好分成几次发布,以便对股市多几下刺激;或者把未来的利好也提前预支出来使使;或者干脆弄几个有头有面的人物来讲讲话,喊几句空洞的口号也行。总之,就是围绕着利好打转,把精力放在利好上。
这就是当前的股市,这就是当前股市的各方参与者。面对这样一个市场,我不由得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什么时候,我们的股市及各方参与者才能走出利好的伤害呢?我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