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配售制度下一级市场资金往何处去
http://business.sohu.com/
|
[ 张刚 ] 机构:[ 西南证券 ]
|
对于市值配售制度,市场普遍给予了较高的预期,认为该措施一旦实施,将有利于二级市场恢复活跃。但这种利好预期在本周的二级市场上表现的并不理想,显然并没有显现出一级市场资金流向二级市场的迹象。 4月15日,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出《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测试通知》,测试时间将安排在4月20日和4月27日,两天的测试内容相同,市场普遍预期市值配售将于5月开始实施,但当天股指以阴线报收。而主要媒体在17日公布了测试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方案”。根据该方案,能够参与新股配售的流通市值只包括A股股票市值,投资者持有的B股、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其它有价证券市值将不计入流通市值,不能参与即将重新推出的按流通市值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但当日股指也仅以成交金额缩减的小阳线报收,未能给予积极的回应。难道是市场对市值配售叶公好龙吗?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主要由于该利好消息早以消化。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若市值配售实施后,恐怕难以达到市场预期的利好效果,也就是目前滞留在一级市场的大部分资金未必会大举流向二级市场。 首先,要分析一下一级市场的资金性质。长期滞留于一级市场的大部分资金主要追求无风险的、稳定的收益,而且不排除有可能占相当比例的资金是非法的信贷资金和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资金。该部分资金由于要保持较高的流动性,很难始终存留在客户保证金账户上,所以不具备在二级市场持有大量股票以市值参与申购的条件。 其次,一级市场收益率下降,和二级市场可能形成风险,值得权衡利弊。市值配售无需预先交纳申购款,无疑会造成大量投资者踊跃参与申购,以至于一级市场的中签率、收益率大幅下降。同时,二级市场的持仓市值有可能因为系统风险或非系统性风险而缩水。两者结合看,实施市值配售以后,参与一级市场申购的吸引力也就没现在这么大了。 再者,债券市场蓬勃发展,使得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债券供应量的增加,在本周表现得尤为明显。周四有200亿元的记账式国债发行,以及江苏阳光(相关,行情)的83万手可转债发行,周五沪深交易所有票面利率远高于国债的共计50亿三峡债券上市,为寻求无风险、稳定收益的资金提供了投资机会,造成本周交投低迷。长远看,发行新股将实行由境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补充审计,股票市场对公司“圈钱行为”基本采取否定态度。而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债券市场必将得到蓬勃发展。 而本月发展国债市场的利好措施不断出台。4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颁布《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拓宽了个人和企业投资国债的渠道,将促进国债的交易活跃。4月16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出台了《债券柜台交易结算业务规则》,债券柜台交易采用净价交易方式,更加方便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另外,在首发、增发、配股等融资渠道均不畅通的情况下,众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公布了拟发行可转债的计划。在我国证券市场实行核准制以来第一家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江苏阳光之后,将陆续出现大批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发行可转债、企业债将成为公司的重要融资手段,债券市场也将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所以,可以预测一级市场上占较大比例的、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更可能流向债券市场等其他投资领域,而不是股市。市值配售制度将可能造成一定的资金流出股票市场。从近期逐日缩减的成交量上看,目前市场资金在有其他投资机会的情况下,毫无入市意愿。市场对上市公司诚信的质疑,对投资回报的失望,对业绩预告期限过后仍有预亏、预警的恐惧,更是造成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信心逐步丧失殆尽。 市值配售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市场人气,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对于证券市场的诸多问题,还需要管理层出台更多的有效改革措施进行改进。
|
2002年4月22日19:04 |
|
|
个股资讯 |
|
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