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相关,行情):近期在外资并购热点的不断升温市况下,并购题材的炒作也从一拥而上向更为现实转化,那些行业独特,壁垒明显、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在并购热点的涌动中不断显示出优势。其中银行业,外资最为看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日在海外招股的中银(香港)的涌跃认购中可见一斑。正是在外资看好内地的金融企业的大背景下,深发展(相关,行情)受蒙胧的利好开始走强。如果说深发展作为国有控股的银行,外资并购还有一点行政色彩的话,那么,以民营参股,在机制、股权构成上、经营业绩极具外资并购优势的民生银行(600016),更应成为重点关注的外资并购题材股。
首先从民生银行的股权构成看,股权十分分散,大股东持股平均。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持股的比例分别为:7。98、7。51、7。51。这样的股权构成,不用说外资很容易达到相对控股的目的,就是在目前的大股东之间也有隐含的股权之争,所以其想象的空间较大。
其次,在中国加入WTO这一大的背景之下,中国银行企业必须与世界大银行、财团合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的银行企业都在积极开展与外资合作。而外国银行要进入中国市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国内找到具备机制、市场、竞争上优势的合坐伙伴。实际民生银行与外资的合作已经开始,五月份,在亚洲开发行年会上,已在外币国际清算业务上与花旗银行的多家国际大金融机构合作、接恰。同时民生行的副行长魏盛鸿也表示,该行目前正与外资机构商谈入股民生银行事宜,汇丰银行(0005。HK)和花旗银行(Citibank)均是考虑的对象。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已同民升银行现有一家股东达成协议,拟购买民生银行的法人股,可见外资的“并购”很快就有分晓。
外资看好民生,除股权的特点外,还在于他的优良业绩和市场的不断开拓潜力。200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13099万元,净利润64637万元,较前一年增长60以上,每股收益为0。29元。2002年第一季度已实现了每股近0。1元的收益,最新资料显示,今年1至5月份,在银行普变存在“放贷难”的情况下,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贷款余额达到本世纪181。5亿元,比年初增加62。2亿,占上海所有金融机构贷款增量的23。3,速度居沪上金融业之冠。截止到5月末,民生银行的票据贴现量突破600亿元,实现贴现利差收入3。1亿元,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74和52,目前“民生”已垄断了上海宝山地区的票据市场,这一业务可望为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保障。
从上述分析可见,该股有可能成为一只真正、最具潜力的并购股,短线会借消息面的利好走强,中线其稳定、高增长的业绩也会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