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还钱始于2001年初,而市场关于脑白金宣传的质疑却一直有之,到2002年3月前后更加如火如荼。
不管是史玉柱本人还是脑白金的管理本部————上海健特生物(相关,行情)科技有限公司,如今他们更愿意将两件事情单独开来,特别是媒体关于脑白金的质疑甚嚣尘上之时。
然而回顾史玉柱或者上海健特方面在对这两件事情上的态度,不难发现这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U”型轨迹:
————在史玉柱还钱之初,史玉柱和上海健特一直在传媒上回避与脑白金的关系,甚至有媒体在要求采访史玉柱本人时,史玉柱提出的条件就是不要提及任何有关脑白金的东西;
————随后,随着媒体铺天盖地关于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报道,史玉柱或者上海健特已经不能再控制别人将其与脑白金混在一起。史玉柱也顺水推舟坦然受之,甚至注册成立上海巨人投资公司控股了上海健特,自己从“策略总监”的幕后走到了“董事长兼主要股东”的前台;
————2001年下半年至今,随着媒体关于脑白金的质疑不断升级,脑白金的谎言终于大白于天下。此时,如果将整个事件联系在一起,很难不让人怀疑史玉柱当初还钱的动机:是蓄意性炒作?抑或是为脑白金的谎言欲盖弥彰?策略
回过头来看史玉柱或者上海健特及脑白金在2001年的举动,真可谓是一大成功的策划案例:首先,通过史玉柱还钱,在市场建树起诚信的印象;然后推出“伟大的失败者”史玉柱东山再起的事迹,将史玉柱的形象再次拔高;当然,宣传史玉柱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包装史玉柱的目标主要是想告诉消费者————诚信的“伟大的失败者”史玉柱先生领导下的脑白金产品自然也是诚信和伟大的,甚至要求消费者“收礼只收脑白金”。
以上是从策划的传播形式上进行分析。如果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分析,通过史玉柱还钱的炒作带动脑白金市场影响力的策划同样是异常成功的————将史玉柱还出的钱与此举带来的社会效益相对比,二者可谓天壤之别。
翻阅有关史玉柱还钱的报道,不难发现史玉柱真正还出的钱只有一个亿左右,其他大部分债务都是以实物资产清偿的。而通过还钱之举,去年上半年史玉柱却成了全国上下大江南北曝光率最高的名字之一,凭着还钱的举动,史玉柱还成功当选中央电视台评出的“2001年十大风云人物”,一时更是声名鹊起。
试想,如果将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都换算成广告版面的话,这个价格将远远超过史玉柱还钱所花出的一个亿。而知悉传媒和广告操作的人都知道,以新闻刊出的报道比之广告的传播效果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更何况,如果当初欠下的钱不还,不管史玉柱跑到上海还是北京甚至纽约,也不管他依靠脑白金或者其他产品赚得了再多的利润,也不管新的公司叫巨人投资或者健特或者其他名字,他的心灵将永远得不到安宁,他的行动将永远偷偷摸摸————只要他亮出史玉柱的名字,难保不会有债主找上门来。
这样来看,史玉柱还钱的策划就更加臻于完美————不仅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解除了史玉柱的心头之痛。
巨人或者史玉柱再次站起来了!阴谋
2001年,伴随着媒体关于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报道,史玉柱还做了件在资本市场上影响颇大的事情————将下属无锡健特90%的股权出售给上海华馨投资公司,然后通过华馨投资辗转将这部分资产卖给了上市公司ST国货,ST国货后来更名为青岛健特,在2001年实现盈利之后摘掉了ST的帽子。
之所以说这件事影响深远,因为在2001年下半年大盘大幅缩水的过程中,青岛健特是唯一保持了上涨的几只股票之一。证券业内人士分析,青岛健特股票能够在2001年逆市上涨,与市场对“伟大的失败者”史玉柱的追捧密不可分———一段时间里,外界甚至传言是史玉柱本人收购了ST国货。
由此断定对史玉柱还债东山再起的炒作就是为了配合二级市场对ST国货的炒作未免太过武断,但两件事之间诸多的不谋而合难免会让人产生颇多猜疑————正是在媒体疯狂炒作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时候,ST国货的股价就像过山车一般猛往上蹿。如今可以肯定的是,史玉柱还掉原来巨人债务的很大部分资金来自于无锡健特的卖出————史玉柱在公开场合表示还债的钱是先从上海健特借出的,然后再用其他资金补上的。这难免又让人产生怀疑,炒作还债和东山再起是不是为了让无锡健特能卖一个更好的价钱?
卖出无锡健特之后,史玉柱旗下的上海健特仅持有无锡健特10%的股份,史玉柱也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海健特将逐步淡出脑白金市场,新的保健品即将推出。严格来讲,脑白金现在已经成为青岛健特的主打产品。但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当脑白金的质疑纷至沓来之际,出面接招的依然是史玉柱和上海健特,难道史玉柱与青岛健特还有说不清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