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国内关于外资并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国家发布了相关利好政策之后,长期低迷的证券市场终于出现了短线的强劲反弹,然而在关注这波反弹行情的时候,投资者不免要问:外资并购题材到底能走多远,外资究竟更青睐哪些行业呢?不论是金融业内人士还是普通投资者,对以上问题都是非常关注的,笔者对此也进行了一些相关分析,经研究发现:目前外资并购主要还是更青睐于以下行业,或者说真正具备外资并购题材的上市公司将基本上集中在这些行业内。
商品零售行业
商品零售行业是一个充分深入到社会生活、生产内部的一个重要性行业,作为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超大规模人口的国家来说,零售业无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目前国内的零售类企业和上市公司层出不穷,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机制陈旧、运作成本高、销售模式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而且也在积极寻求重组和新的经营方式。随着一些国外著名的连锁经营企业部分性地进入国内之后,从其经营业绩来看,充分说明了百姓对一些新的经营模式的肯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人们购物观念的转变,使得一些沿用传统经营方式的商品零售企业不得不考虑转型,像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华联超市(相关,行情)、友谊股份(相关,行情)、大商股份(相关,行情)等都在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其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在积极尝试与外资进行合作接触,外资青睐与本土商业企业合作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一些世界著名的零售企业早已盯上中国这块“大蛋糕”,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外资更是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和实施。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类上市公司仍然是国家控股的形式,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向外资转让商业类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此举将使零售业有望成为外资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
2、本土大型商业企业与上市公司大都具有商业店面、销售网络、配送服务等优势,在商业用地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外资究竟是采取新建还是与本土企业合作将从根本上影响到运作成本与商业效果,近年来国内商业企业大量圈地,使好的商业用地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因此新进入的外资商业企业出于这一方面的压力,一般会选择并购拥有该资源的国内商业企业或与之合资、合作的形式。
3、通过并购国内商业类上市公司并进行经营重组之后可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注入。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还有诸如:优势互补、便于融入本土文化等多种因素促使商品零售业上市公司将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对象,因此对这一行业上市公司的关注将能够更好地把握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发展趋势。汽车行业
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现阶段乃至今后几年,汽车业在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仍然会保持一定的行政审批因素,很快实现完全开放的可能性不大。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全国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因此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汽车需求将继续保持这种快速增长趋势。虽然对外资参股汽车企业还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从以下中外双方的立场来看,适当允许外资参股将对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方立场:尽管对于外资参股汽车业将面临行政审批等诸多限制,但是适度地向一些国外著名汽车厂商开放,将有助于我国汽车行业技术的进步。我国汽车行业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与壮大,但是从技术、工艺、售后服务甚至销售模式上依然与发达国家的大型汽车厂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销售服务模式,生产出具有优良性能的、适合我国大众需要的汽车产品就要求我们与一些国际著名汽车厂商进行各种方式的合作,这样将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外方立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稳定发展的人口大国,在未来不论是商业用车还是个人用车市场都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任何一个大型汽车企业来说都不能够忽视这个市场的存在,与中国大型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将是一种低成本进入的首选方式,因此适时地开发这个市场或与其大型汽车企业尤其是该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广泛的合作将是实现进入这个市场的第一步。
从中外汽车业的发展意识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外资参与我国汽车生产及其相关领域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与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是互有推动作用的,因此适时、适度地在汽车行业引入外资,是一个客观需要的现实。金融行业
这些年我国金融领域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各种面向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品种也在不断增多,可以说我国金融业正在加快向国际先进模式和理念接轨的步伐。目前面临外资参与的金融领域主要有: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金融服务机构等,虽然现阶段国家对外资参与金融领域业务还有很多限制,但是从一些城市的外资金融机构开展的各种宣传和服务来看,它们正在积极规划与实施进入这个大市场的战略方案。
据统计资料显示,到去年年底外资银行在华的营业机构已经超过了190家,总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但是外资金融机构以参股的形式进入我国金融行业实际上在去年才逐渐的热的,特别是以香港的汇丰银行、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以及IFC(国际金融公司)参股上海银行为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目前,一些国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基金、券商以及保险公司都在积极探讨和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合资经营的可能性,所以外资参股这样一个新的合资模式将逐渐的成为该行业一个发展趋势。
基础设施行业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行业存在着明显的行政性垄断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基础设施行业引进外资的重要性,引进外资将有利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同时也能够加速基础设施领域的传统经营企业的重组与改革,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行业发展速度与企业经营业绩。
制造行业
我国的制造业在这些年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并且具有较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特别是在家电、部分IT产品、医药和化工行业上,而且这些行业或者地域性强,或者已经建成了成熟的营销网络和渠道,外资进入除了能获得成本优势以外,还可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截止到2001年,《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我国。另据调查显示,一些西方经济人士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方面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亚太制造业中心。在世界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如此瞩目的情况下,外资参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将会呈现加速趋势。
对于以上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都将有可能成为外资并购的首选目标,但是相关股票二级市场的走势究竟能呈现出什么特点,作为投资者还是应当理性对待,因为毕竟外资参股或并购都不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企业业绩的提升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各种相关的条件,因此,外资并购题材可以作为贯穿未来一段时期的热点去关注,但盲目地追高炒作实为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