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上周五沪指继续震荡下行,盘中沪指一度探低至1367点,再度改写了股指调整的低点,至终盘沪指收盘报1370点,跌5.44点,深指收盘3054点,跌15点。B市方面,受A股再创新低的影响两市B指盘中继续回落,终盘沪B指收盘98.62点,跌0.11点,深B指收盘1580点,跌19点。
消息面方面,沪深股指的连续下跌与扩容不无关系,与以往不同的是此番市场扩容消息已不仅仅是几只大盘股上市发行了,据上周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深交所近期极有可能恢复一度暂停的新股发行工作。该报的分析文章认为,目前一切迹象均表明,深圳证券交易所近期恢复新股发行已成定局。 从目前的形势分析,出于敏感性,深交所并不愿意就两个交易所未来竞争格局表态,深交所对外事务负责人李主任在回答记者询问时拒绝对深交所将重发新股发表任何意见,更不愿意评价这会否对上证所发新股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深交所是以一种很低调的方式在努力进行恢复上市的工作,而管理层也是倾向于“两交易所分工合作”的方式发行新股,具体为上交所发行大盘股、深交所发行小盘股,以此避免竞争。
由于“十.一”长假将至,市场人士对于节后大盘走向的争论再度升级,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新近召开的“中国证券市场2003年秋季高级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大都认为由于目前股市的资金面偏紧,政策面仍存诸多变数,因而今后第四季度国内股市仍难步出持续了三年的大熊市,虽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但大盘年内转势的可能性不大。
证券要闻:
1、深圳重发新股被盛传 “一板两市”是否痴人说梦
2、资金紧张政策难料 专家认为四季度难有大行情
3、9月份融资脚步稍稍放缓 年底扩容压力仍然较大
4、基金市场形势严峻 业内人士聚首提出十大建议
财经要闻:
1、周小川九月辩汇率抗“噪音” 表述中国政府立场
2、银行服务收费十一难实行 缺乏操作细则推后实施
3、欧美股市上周大跌 纳指周跌幅创1年半来新高
4、从20亿到670亿美元 艾斯纳能否重振迪斯尼?
搜狐财经声明:本文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股市有风险,投资者请谨慎入市。(搜狐财经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