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强劲而稳定的增长态势,工业生产继续攀升,投资维持较快增速,出口持续强劲增长,对经济的拉动效果显著
12月份经济特征
12月份,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强劲而稳定的增长态势,工业生产继续攀升。全年全国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1482亿元,增长12.6%,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与上年同期相比,消费增长略有回落,物价跌幅继续趋缓。投资维持较快增速,拉动经济效果显著。出口再增三成,外商投资有所减速。预计全年GDP增长8%,经济状况显得特别耀眼。但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等,不容小看。
12月份,工业继续加速上扬,出口再增三成以上,预计全年GDP增长8%,为2002年的中国经济运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与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和增长缓慢相比,2002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显得特别耀眼。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雄厚,潜力也很大,预计2003年的情况也不会比2002年差。
1、工业增速再创新高,制造业全面开花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1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9%,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了6.2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1482亿元,增长12.6%,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002年工业生产主要特点:1、各经济类型企业生产增速全面提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加快3.6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增长8.6%,加快1.4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长14.4%,加快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3.3%,加快1.4个百分点。2、轻重工业生产均保持快速增长。轻工业增加值12294亿元,增长12.1%;重工业增加值19188亿元,增长13.1%,分别拉动增长7.5和5.1个百分点。3、七大行业是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在40大类工业行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冶金工业等7个行业,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5%,拉动增长7.4个百分点。4、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大幅度增长。全年达到19916亿元,增长23.4%,远远高于上年9.9%的增幅。其中占中国工业产品出口半壁江山的4大出口行业均有不俗表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增长42.7%和21%,传统的纺织和服装行业分别有14.2%和12.2%的增长。出口对工业的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消费增长略有回落,物价跌幅继续趋缓
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预计去年全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40886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0亿元,增长8.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1%。1至12月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1.0%,农村下降0.4%。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其中,粮食价格下降1.3%,而鲜菜、鲜果价格上涨,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6%,但柴油、汽油价格分别上涨19.1%和18.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0.2%。
3、投资维持较快增速,拉动经济效果显著
1至11月,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单位累计完成投资26119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比1至10月回落0.7个百分点,12月份继续回落,全年增长约21%。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快于上年4个百分点。
4、出口持续强劲增长,外商投资有所减速
12月份外贸出口继续高速增长,当月出口318.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连续四个月增长率超过三成;进口287.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6207.9亿美元,突破60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出口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3255.7亿美元,增长22.3%;进口2952.2亿美元,增长21.2%;实现贸易顺差303.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8亿美元。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均呈良好势头,与日、美和欧洲的双边贸易分别为1019.1亿美元、971.8亿美元和867.6亿美元。
1至12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同比增长30.72%;合同外资金额827.68亿美元,增长19.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增长12.51%。(课题组成员:张曙光,汪新波,金岩石)
金融与资本市场运行
1、货币供应充足,贷款结构改善
12月末,M2余额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加快了2.4个百分点。M1余额为7.1万亿元,增长16.8%,比上年末加快了4.1个百分点。M0余额为1.7万亿元,增长10.1%,比上年末加快了3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投放现金1589亿元,比上年多投放现金553亿元。
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7.1万亿元,增长18.9%,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增加2.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763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6.0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8.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150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7.5%,全年累计增加107亿美元,比上年多增加43亿美元。
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全年贷款累计增加1.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277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年末提高4.2个百分点。从贷款投向上看,短期贷款累计增加77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164亿元。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增加3520亿元,比去年多增加871亿元。外汇贷款余额为102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8.8%,全年增加91亿美元,比上年多增加150亿美元。
全年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贷款12.1万亿元,增长25.4%,贷款周转次数为0.88次,比上年加快0.05次;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减少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5个百分点。12月末,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账面盈利达385亿元,比上年增加245亿元,经营效益有所提高。
截至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2864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742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73元人民币,与上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2、同业市场活跃,债券收益率回升
2002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交易系统累计成交接近8万笔,成交金额11.84万亿元,较上年上涨141%。拆借市场总成交1.21万亿元,上涨近五成。回购市场总成交10.19万亿元,增长1.54倍。现券市场成交量增长了5倍多。全年回购平均利率为2.117%,比去年的2.495%降15.15%,呈先降后升态势,上半年一路下行,至6月底,月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已降到2.198%,7天期回购利率最低达1.89%,与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利率持平。7月初开始回升,10月底为2.286%,12月回升至2.364%。
3、股指回落,筹资下降
12月份,上证指数(相关,行情)以1432点开盘,年末收于1357点,下跌5.32%。截至12月底,我国A、B股上市公司总数1224家,总股本5875.46亿股,投资者开户数达6884.08万户。全年证券市场累计筹资961.75亿元,同比下降23.17%。其中,发行A股筹资681.64亿元,同比减少9.23%;发行H股筹资21.98亿美元,同比劲增159.19%;在A股市场配股筹资56.61亿元,同比减少86.85%;发行可转债筹资41.50亿元。全年股票成交额共计27990.46亿元,同比下降26.92%;日均股票成交金额118.10亿元,较去年下降26%;随着成交额的下降和印花税率的下调,全年印花税收入111.95亿元,同比下降6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