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国内投资及金融体系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可能在未来几月或明年年初出台。”花旗环球金融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昨天发表了最新一期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黄益平分析,短期内一些原来的经济政策将得到改善,国家将会对地产、汽车、钢铁以及建材工业等投资过热的领域进行适度操控;而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更大的机会。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中国目前并不缺乏资本,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本的利用和运作效率。黄益平对此也表示认同。 记者从黄益平报告了解到,就现阶段在投资及金融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已向有关领导层提交了改革方案。此次改革的主旨是松绑审批,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让投资者能更独立地做出投资决策。 黄益平表示,政府在一些项目审批权上的程序有望被逐步减少或取消,将明确告知哪些行业鼓励投资者进入,哪些将禁止投资。打破行业垄断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也是该项政策的执行重点。 报告指出,民营经济的角色将被进一步重视。新近有望向民营企业开放的投资领域包括公共交通、电力供应、环境保护、收费高速公路建设、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文化教育及体育产业和基本医疗设施的生产。 事实上,在该项改革方案出台前,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就有民营资本进入,有关部门也亮了绿灯。在该计划总投资的118亿元人民币中,17家民营企业组建的5家投资公司拿走了资本金50.26%的股份。 据悉,每年各地基建项目的财政缺口达5000 亿人民币,约占国家GDP总额的5%,加上北京奥运会所需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民营资本的进入不容忽视。黄益平认为,一旦这项改革正式入轨,它将进一步加速未来几年的国民经济增长。
|